培养大学生反恐意识是社会之福(一)

思而思学网 2024-01-17 22:07:24

日前,在清华大学军训结业典礼上,进行了反恐围剿和遭遇生化袭击等战术演练,这是清华大学首次在军训中加入综合战术演练内容。该校武装部副部长王中和对媒体表示,加入这些新内容是考虑当前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反恐意识。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至少有上海、广州、扬州、成都、西藏、广西等地的高校,在军训中引入了反恐演练。此次清华大学的反恐演练引发舆论关注,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反恐演练将成为高校军训的重要内容,这是社会和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更是一种必然。

新闻中提到的所谓“考虑当前形势”,至少有两重含义,一是暴力恐怖事件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多发的态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化;二是我国转型期社会呈现出鲜明的“风险社会”特征。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后工业社会,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社会中充斥着各种以不确定性和无法计算性为特征的社会风险,如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由此,“培养大学生的反恐意识”就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并且,提高大学生反恐意识,既与反恐有关,又与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密不可分。

新生演练反恐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让作为青年群体的大学生深切体悟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激发一种“共同体意识”。这不仅是对大学生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军训引入反恐演练,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珍惜生命、呵护生命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威胁安全的因素隐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尽管个人的选择经常潜伏着风险,但一般人对风险的认知基本是盲目的,并且无力抵御风险,这使得人人都是风险中的弱者。因此,唯有强化对风险的认识,教会大家珍爱生命。笔者认为,强化大学生群体的反恐意识是社会之福,利于重塑其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和责任感,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成熟程度的反映。

新生演练反恐也可以认为是大学教育的一种回归。社会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需要大学把知识传授与品格陶冶融合在一起。单一知识传授的弊病,人们多有抨击,但教育的现实告诉我们,知识传授仍旧被不少大学当作重要追求,甚至常常以知识传授代替情操培养和责任感的提升。正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