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相约自杀事件多发 传递不容忽视的信号(一)

思而思学网 2024-01-08 09:17:25

因不堪学习压力,湖南两名高一学生于9月下旬相约跳楼身亡。10月上旬,河南一对男女大学生在小旅馆内相约自杀。

这种悲剧事件除了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打击外,也给社会心理带来强烈震撼。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年轻就携手走上绝路?这里传递了哪些不容忽视的信号?

可怕的相约,花季人生“携手”陨落

据媒体披露,9月22日零时,湖南常德两在校中学生自杀身亡,一个15岁、1个16岁。

公安民警通过对事发现场仔细勘查,对同宿舍的同学、班主任老师、宿管会老师等进行了调查,并在这两名学生睡觉的床上发现了两份遗书。

下半年,这两名学生进入临澧县一中高一年级,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其学习成绩与家长预期差距较大,于是产生了厌世情绪。河南相约自杀的女大学生可能面临考研压力。

“相约自杀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力很大。”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心理咨询师吴亦君告诉记者,同伴关系是青春期特别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同龄人的引导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格外凸显,“他们通常重友情、重义气、重分享,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感受,使得他们约好一起走上绝路。”

“一个人自杀需要很大勇气,会迟疑、害怕,同伴本来是压力的宣泄口之一,而当同伴同样痛苦,又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帮助,心理问题没有疏导,就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辽宁省实验中学浑南一中教育科研部主任佟颖说。

据分析,消极的情绪也有传染性,扩散很快,可能个人原先没有意识到压力有多大,或者在独自承受,还没有到崩溃的边缘,一旦得到共鸣、不断互相影响,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一同爆发了。

上海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理事长单怀海主任医师分析认为,“相约自杀,意味着暴露的问题不仅较为普遍、而且积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他说,相比一时的冲动,相约更有预谋性、计划性,更容易被周围人所发现,“如果对青少年心理活动、行为异常有足够的重视,有较高的警惕,及时的干预,这些孩子的生命就可能被挽救。”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