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阳一号工程算出教育民生满意账

思而思学网

 “桂阳又一所新学校??朝阳小学去年秋季开学了,首批招生1100余人。”日前,记者来到湖南省桂阳县,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几届县委、县政府都把教育作为“一号工程”,基本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近4年,桂阳县仅在县城就投入9亿多元,新建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都在60个教学班以上。连续多年,教育系统在干部群众年度评估中的满意率都是各行业之冠。

寸土寸金之地建学校

考虑到县城人口以每年15%左右速度增长,桂阳县近几年连续在城区新建6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所职业中专,同时改扩建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办4所公办幼儿园。这些学校,大多位于黄金地带。

鹿峰中学地处旧城区人口最密集的盐行街,因寸土寸金,这所学校新建时占地仅18亩,却有学生3500余人。县领导几次现场调研,甚至将县政府常务会议搬到这里召开,最后确定将与之毗邻的县肉食水产公司、盐业公司的办公用地、仓储用地划过来,学校面积扩大一倍多。如今,鹿峰中学扩建的近20亩校园已投入使用。

蒙泉中学地处县城最佳位置,有几个房地产商早打好主意,要不惜代价得到这块地。时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陈柳梅认为,必须在这里布局一所初中,与士杰学校配套,解决城北区义务教育问题。但有人秉持以地生财的陈旧观念,认为士杰学校已把300多亩黄金地块占了,蒙泉学校又要占一两百亩,而且建设学校的资金投入又得一两亿元,这一反一顺财政就太亏了。陈柳梅坚持算民生账、人才账,咬死这所学校非建不可。最终,这所占地120亩、先后投入1.8亿元的学校顺利建成。

在考察了一所又一所用地上百亩、投资动辄一两亿元的新学校后,原郴州市教育局局长周余武说:“有眼光、有水平、有良知的领导班子,才舍得这样投入抓教育。”

办好百姓想办的学校

桥市镇距离县城45公里,辉山村离镇里又有15公里,是桂阳县最偏远的角落之一。辉山村小学最繁荣时曾有150多名学生、6位老师。布局调整后,四、五、六年级被合并到镇中心小学,学生年年减少,学校日渐萧条,到2011年只剩15名学生和1位老师。

当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30多名领导到各乡镇进行乡村教育状况大调查,发现不少乡镇的村小、教学点都有类似辉山村的情况。不少村民说六七岁、八九岁的孩子就送到镇中心学校上学,一是不安全,二是读不起。他们强烈要求办好村小,让孩子就近入学。

“绝不能有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要把每所老百姓想办的学校办好”,县教育局将这次大调查的情况,以及老百姓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县四大家分别讨论后,作出这样的表态。县领导研究决定,将2011年定为“村小建设年”、2012年定为“村小管理年”。县财政给507所村小和教学点每所划拨15万元,把一些急需办的事办好。然后,逐校规划建设项目,把小学建成合格学校。

记者走进辉山小学时,发现学校有了新的教学楼、运动场和校门,成了花园式学校。学校人气也旺了,学生增加到113名,老师也有了5位。桥市中心校校长朱建新说:“辉山小学建设投入10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且不只辉山,镇里大富、枫树、大滩、野鹿、桐林等小学和教学点也投入很大,都上了新项目。群众特别高兴,他们说,不仅孩子上学方便了,因为学校办得好,村子也跟着兴旺了。”

近4年,桂阳全县农村学校建设投资3.9亿元,共有大小项目391个,基本解决了校园、校舍建设,完善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活动设施。

让农村寄宿生洗上热水澡

东风中学有2000多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二的农村孩子在学校寄宿。寄宿生一多,用热水就困难,每到下午放学时,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就提着桶、端着盆到处找热水。校长付前进告诉记者,这是以前在桂阳县每所寄宿制学校都能见到的一道不协调的风景。

从起,这种状况改变了,学校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能用上热水。解决学生用热水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县里领导到一个乡开春耕生产现场会,会议结束后顺道进中学看望师生。一进学校,只见学生排着长龙等着接热水,他们就走过去了解情况。于是,校长、老师向县领导诉说了他们的无奈。随后,经县教育局、财政局调查,全县有49所学校,主要是农村寄宿制中学、中心小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快,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各单位压缩公用经费30%左右,由县财政调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解决。如今,这项被命名为“学校热水工程”的临时工程已全部完成。

在桂阳,只要涉及学生的事,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10万名生的课桌椅全部更换了;2万名寄宿生的床架全部更换了;还有,为了留住老师,农村中小学的2000套公租房也建好了。(李让恒 记者 阳锡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