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哪些事让孩子在学校更安全

思而思学网

“毒跑道”、校园欺凌、不良网贷、裸贷等,成为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应的学校安全事件,反映出当前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学校安全管理者未重视贯穿上游、中游、下游的“全流程”风险防控,只在“下游”重复处理事故,未在“上游”和“中游”做好预防、预警、评估、整改等工作;学校内部的整体意识滞后、学校与外部职能部门的联动不足、学生的风险承受力被忽视,导致学校安全风险防治与危机处置面临困难。

维护校园安全,关键是要依法治校,包括明确界定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职责。同时,要将校园安全纳入公共安全范畴进行管理。

,一些校园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行为研究会联合发布一份专门报告,题为《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

在校园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记者结合以上报告分析的内容,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安全风险防治面临困难

在《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中,涉及学校安全的新闻舆论关键词被概括为:“毒跑道”、校园欺凌、不良网贷、裸贷等。

在,上述关键词都曾引发较大社会关注。以“毒跑道”为例,去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公开征求意见。

《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认为,,在新闻舆论的作用下,学校安全面临“聚焦效应”“渗透效应”“连锁反应”三重严峻的社会风险,对学校安全风险防治造成困难。

聚焦效应要求主动关注学校安全相关的新闻舆论,评估社会舆情,预警高危风险。

所谓渗透效应,指的是社会问题打破学校物理围墙的“边界”,社会风险通过多条路径向校园内渗透,因此出现学校安全风险新动态与新生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暴力和色情文化等多种社会风险向校园渗透。,校园“不良网贷”是经济与金融风险向学校渗透的突出表现。贷款属于社会行为,不良贷款涉及借贷的金融风险与法律风险,当贷款借助互联网平台渗透到校园后,由于一些学生缺乏金融与法律知识,网络不良贷款平台不断冒出,由此产生校园“不良网贷”的风险。

互联网成为社会风险向校园渗透的主要渠道与形式。,校园网络贷款致负面影响、校园网络游戏致负面影响、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存隐患等风险与互联网直接有关,并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微信、QQ等渠道传播视频或图片至互联网而被曝光。

社会风险向学校的渗透、学校风险向社会的渗透,两者双向交互。“中关村二小”事件发酵后,新闻舆论与社会心态将矛盾和指责转移或扩大至“名校特权”“全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等社会问题,引发风险新动态;“准女大学生因学费被电信诈骗而离世”事件引发社会热议,随后“学生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深层次问题被广泛提出与讨论。

《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提出,在学校安全的“渗透效应”下,媒体的泛化模糊了校园与社会的边界,扩大了学校安全风险范畴,增加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难度。这要求更新安全理念,主动评估与预警危害学校或学生安全的社会风险;同时积极开展风险联动,通过联动属地委办局和社会多主体,整改社会不良风气,消除社会风险隐患,全方位多领域保护学生的安全。

“连锁反应”是指风险升级与次生风险不断出现,造成危机的扩散与叠加。

再以“不良网贷”为例。,校园“不良网贷”是学校安全的高危风险,“不良贷款”造成多方面的“连锁反应”:一是因为“不良网贷”,部分学生欠下大量债款,进而出现学生自杀逃避、父母卖房还贷等事件,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二是由“不良网贷”到“裸条借贷”,风险不断升级,事件不断恶化,造成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

《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提出,学校安全的“连锁反应”,致使多重危机的扩散与叠加,给学校安全的应急处置带来挑战。这要求在平时做好全面风险评估与高危风险整改,降低风险产生连锁的可能性;同时,及时、准确地预警危机,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全面、妥善地处置危机和善后事宜,提高学校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

  三重短板影响学校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认为,学校安全面临三重社会风险的根源,是学校安全存在的三大深层次的系统问题:“鸵鸟效应”“孤岛效应”“短板效应”。

据唐钧介绍,“鸵鸟效应”是指事前“粉饰太平”,重复处理同类事故。当前大部分学校安全管理者未重视贯穿上游、中游、下游的“全流程”风险防控,只在“下游”重复处理事故,并为了粉饰太平,未在“上游”和“中游”做好预防、预警、评估、整改等工作。如同“将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只在重复“消灭危机”而未寻找根源“消除风险”,做表面的粉饰太平工作,希望危机不再重复发生。学校安全的“鸵鸟效应”表现为三个方面:事前忽视学校安全的风险源,未重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未做好预防工作;事发前部分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面对危险征兆,预警预防不足,应急准备不充分;学校安全管理的上中下游脱节,在平时和事发前未主动进行风险防治,在事发后才被动应急。

仍以“不良网贷”为例,在校园“不良网贷”事件曝光后,教育部进行风险预警,提示“校园不良网贷的四大风险”,但部分高校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网贷致学生自杀”等连锁反应的出现。

此外,学校内部的整体意识滞后,学校与外部职能部门的联动不足,学生的风险承受力被忽视,这三重“孤岛”导致学校安全风险防治与危机处置面临困难。

对此,唐钧具体分析说,第一重“孤岛”是学校各部门在面临危机时缺乏整体意识,保卫处“孤掌难鸣”;第二重“孤岛”是学校安全相关部门条块分割、本位主义严重,导致联动不足;第三重“孤岛”是学生作为学校安全最直接的相关主体和最有可能的受害者,其风险承受力往往被忽视。

《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认为,学校安全的“孤岛效应”,致使应急响应时出现运转不高效、口径不一致、联动不足、配合不佳等问题,让社会风险更容易“渗透”至校园。对此,应形成常态化联动机制,在常态的风险防治和非常态的危机处置中做好联动;联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联动属地相关委办局、联动家长等社会多主体,形成“立体化”学生安全防护体系。

唐钧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当前,我国学校安全还存在三重短板影响整体水平:第一重短板,就当前我国整体学校安全风险防治手段而言,物防、技防相对充分,但人防相对不足;第二重短板,就当前我国整体学校安全风险防治主体而言,教师、职工作为成年人能力相对较强,但未成年学生能力相对较弱;第三重短板,就当前我国整体学校安全风险防治力量而言,专业队伍力量相对较强,但“第一响应人”的力量相对不足。

《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提出,对此,应定期开展学校安全能力的全面评估,对学校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筑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素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对学校安全的人防、物防、技防进行评估,对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志愿者等主体进行评估,找出短板,并通过制度整改、设施更新、能力提升等手段消除短板。

如何防控学校安全风险

鉴于学校安全的现状,唐钧提出2017年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四项建议:主动评估、主动预警、主动整改、主动提升。

“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提前发现问题。”唐钧说,通过主动评估,找出易被“聚焦”的学校安全风险,并对易“渗透”的社会风险做出识别与分析。同时,唤醒“鸵鸟”,排查短板,为学校安全整体风险防治做好基础性工作。

按照唐钧的解释,主动预警,是指预警高危风险与风险临界点,提醒整改与防范。运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展主动预警,预警学校安全的中高危风险,预警易引发“聚焦效应”的安全风险,预警易“渗透”的社会风险,进一步破解“鸵鸟效应”,增强整改与提升的实效。

“主动整改,是指整改高危风险与显性短板,降低风险等级。针对风险评估和预警的情况,学校应主动整改,降低风险等级,消除安全隐患。避免‘聚焦效应’;介入和干预易‘渗透’的社会风险,规避‘渗透效应’,切断‘连锁反应’。”唐钧说。

对于“主动提升”,唐钧的建议是:强化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提升风险承受力。当前,学校安全主体的“风险承受力”是学校安全风险防治的“致命短板”。对此,应主动提升管理者、教职工、学生等主体的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提升风险承受力,消除“鸵鸟效应”,抵御“聚焦效应”“渗透效应”“连锁反应”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希望通过主动评估、主动预警、主动整改、主动提升,实现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立体化’。同时,呼吁家长广泛联合,媒体有序监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保障学校安全。”唐钧说。

思而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维护校园安全,关键是要依法治校,包括明确界定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职责,要求学校履行应当履行的安全责任,但也不能把学校作为无限责任主体,让学校迫于安全责任而取消应该进行的教学工作。对于在校园内发生的侵犯师生权益的事件,要纳入法律程序处理。

“有关部门也不能只发文要求学校重视安全,而必须为学校安全提供服务,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把校园安全纳入公共安全管理,避免学校、社区、政府部门为学校安全事件扯皮。”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对于维护好校园安全而言,学校还需完善内部治理,包括实行民主管理。就中小学来说,要建立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就高校来说,要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学生自治,学校还要加强安全教育。

链接

“毒跑道”事件:6月,媒体曝光河北省保定、沧州等地的一些企业用废轮胎、废电缆打碎成黑色塑胶颗粒。在没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质量检验的情况下,由这些黑色塑胶颗粒制成的塑胶跑道堂而皇之走进校园。“毒跑道”事件被曝光后,各地先后发现了更多的“毒跑道”,其制造工厂,利益链条等逐步浮出水面,各地的“毒跑道”先后被铲除。6月23日凌晨,保定市政府就媒体曝光的校园“毒跑道”事件召开专题会议。保定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从原料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方面入手,全面排查可能导致“毒跑道”流入校园的安全隐患。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定市公安局等部门正全面排查劣质黑色橡胶颗粒的生产企业,以及使用劣质黑色橡胶颗粒和有毒溶剂的施工单位,严厉打击违规生产、施工的“三无”企业。

裸贷事件: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媒体曝光多起裸贷事件??女大学生用裸照获得贷款,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