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米??一个我朋友的女儿。
我看着她,时常在想十多年前的自己,是不是也和她一样,并不知道好孩子的意义,却拼命地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她今年10岁,长着一米五的大个子,在人群中显得出挑,可她终究是一个孩子。
她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孩子,她希望被肯定,也希望被所有人夸奖,可是却没有人告诉她,不是所有夸奖都是好孩子的定义,不是所有夸奖都需要你忍气吞声。
有一段时间,我的好友时常看到她的手臂上有淤青,抑或是好好的课本上,被划得乱七八糟。
好友问她,为什么不把欺负你的人告诉老师。
她说,她害怕那个女孩子哭,害怕那个女孩子不再和她玩,也害怕那个女孩子和她反目成仇。
好友没有吭声,在她看来,孩子的事情是不允许大人出手的,除非不可控。大人的出现,有时未必会让事情扭转,或许陷入更加恶劣的情况。
好友很苦恼,我觉得她给我打电话,并不是来寻求帮助,倒真的是实在没办法了,让我拿个主意。
我说:“你应该告诉她,能和你成为朋友的人,不是那些总是欺负你的人。而你也不需要这样的朋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不是应该去妥协,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不再被欺负。”
好友说,自己和小米说这段话的时候,故意理直气壮,她并不知道,这个十岁的小孩能不能听懂。
若干天后,小米换了一个座位,据说是她自己告诉了老师,她说,她还是会欺负我,我不想打回去,但我可以把所有的情况告诉老师。如果老师解决不了,我再想办法。
好友说,这个说着“我不需要和所有人成为好朋友”的小米,忽然变得开朗了许多,她忽然有了一种骄傲的自我保护,她不再和从前一样,默不作声地把自己袖子里的淤青藏得很深,书本里,也没有再有所谓的涂涂画画。
02
这些年,我常常在想,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因为年少的时候,种在心底的“取悦他人”,最后都会无疾而终;年少时候,藏在心里的“好孩子”,最后都变成了懦弱;至于什么你们到底喜不喜欢我,也都一一变成了他们都知道你的好,却没人记得你的好。
而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是那个忍气吞声的孩子。而是那些总是昂着头,说一不二地活着,他们爱憎分明,他们也爱恨有别。
我现在的脸上都有一道浅浅的疤痕,但我至始至终没有告诉老师,是谁划伤了我,因为我害怕那个同学说我的不是和斤斤计较;
我很喜欢的玩具被折断了,我没有告诉母亲,我说是我丢了,结果有一年,这个女孩子,抢走了我美术比赛的蜡笔,我告诉母亲,那一年比赛没有奖品;
我常常退到最后的位置,让了一个又一个同龄人,把自己走在最后面;
我常常为了取悦别人,唱歌跳舞,直到别人拍手叫好。
我永远记得那一年,我12岁,老师带着我走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脸上抓伤了,却一声不吭。
我哭着说,没关系。以后,躲着他就好了。
她说,你以为这样就是好孩子吗?你知不知道他以后还是会抓伤你,也会抓伤别的同学。不是你不说,他就会感激你,把你当好朋友的。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我怎样提名你,你都很少获得高票。
我大概就是她眼中那个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吧。
“一个人总是想取悦所有人,其实取悦不了任何一个人”。
我也是那时,开始忽然一脸傲气的样子,开始撕下了老好人的面具,开始会还手,开始不再被欺负。
《纸牌屋》里的那一句: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
最后,你发现自己的时间里,从来都只有别人,没有自己;而自己的生活里,除了别人的感受,也从来没有自己。
03
我们为什么要取悦他人?
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还是因为别人太强大。都不是。
无非是内心打着精明的算盘,无意间却把自己变成了卑微不堪的灵魂。
一不小心的行尸走肉是日积月累里甩也甩不开的自己,也是要多年之后才能意识到最终的自己一无所有,最终的自己没有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也没有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4
女儿跨入两周岁,快上幼儿园了。周围的环境里,也不断地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孩子成为人人喜欢的姑娘。
无非是谦让一点,再谦让一点;懂事一点,再懂事一点;顺从一点,再顺从一点。
可我还是竭尽全力地希望孩子拥有她自己的骨气和骄傲,比如那天,她见到曾经伸手打她的小哥哥,始终不肯开口喊一声;比如她不愿意在人前跳舞和唱歌的时候,就也不勉强她;比如有人打了她,我也不会骂那个还手的她。
一个人不够有原则,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一个拼命的取悦,也换不来别人的尊重。
05
孩子,我不需要你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姑娘,你也不必为了任何取悦谁。
毕竟多年之后,见人脸色,不如从心所欲。不论你如何,不喜欢你的人都会在。而你终究要成为你自己,高高兴兴地活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