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借款风险报告发布84.1%缺乏防范意识

思而思学网

 近年来,由于网络金融贷款的流行,大学生校园贷款在高校中日益走红。由于校园贷普遍方便、快捷、门槛低,使得那些“囊中羞涩”却有着超强物质需求的大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贷款而去任性消费。然而,在校园贷为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信息被同学盗用去信用借贷,导致自己的信用受损、裸条借贷侵犯女学生隐私、身背着“利滚利”的网络借贷,无力还贷只能被逼从事援交等鲜活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3月至今,全国校园贷诈骗案件被骗人数上千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其中广州涉案金额4万元,而辽宁省有350余人被骗,诈骗金额高达700余万元。开学季已到来,在新学期学生是否对校园借贷有了新的防范意识呢?

近日,全国首份大学生借款风险报告发布,将各类校园贷诈骗类型详细梳理后发现,尽管骗子手法层出不穷,但是主要诈骗类型还是集中在帮别人借钱、利诱陷阱、黑中介黑代理、不正规审核等方面。报告显示47.32%的大学生警惕性较差,容易被人利诱,才中了诈骗分子的陷阱。在风险评分方面,大学生借款风险评分平均分仅为65分,在及格线徘徊。大学生对于这些风险仍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稍有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诈骗事件发生频率高的省市大学生风险意识也较高

数据显示,北京、四川、山东、湖北及广东是相对借款风险意识较高的省市地区。其中,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尤为注重借款前的风险意识强化,占总调查人数的11.6%,而四川、山东、湖北、广东都是此前诈骗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省份,因此这些地区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也相对较高,所得数据比较接近,均占总调查人数的5%左右。

  大学生风险评分普遍较低

报告显示,约有14.1%的大学生风险评分在60分以下,风险意识极为薄弱,而70%的大学生风险意识评分分数集中在61-85分。在所有参与测试的大学生中,风险评分的平均仅为65分,大学生借款风险的教育任重道远。

大学生借款主要存在不当消费和不看合同风险

“不当消费”以45.66%的占比登顶大学生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型。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接触新事物的渠道和机会,但是却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自制力方面的挑战。大学生借款赌博、借款过度超前消费等报道都足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观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同时,近30%的大学生没有阅读借款合同的意识,这不仅导致学生可能对借款需要承担的还款责任不明晰,还极易造成不公平的“霸王条款”甚至违法合同的产生。

据悉,为了强化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名校贷于2017年底上线《借前风险测试》,目前已有累计884146位用户参与测试。数据表明,大学生的风险教育还有待提高,对于借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要时刻保持警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