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可以说,校长的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为展现河北省各学校的教育要旨和办学特色,人民网河北频道推出“对话校长”系列访谈,通过对话校长,分享校长们精彩独到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
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邵喜珍校长给教师的印象是平时笑容灿烂,工作一丝不苟。自1997年成为石家庄二中校长以来,她在校长的位置一干就是20年。“从未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厌倦,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年我对教育都有新的领悟和感受。”邵喜珍边笑边说。
“学生好,一切都好”
“学生好,一切都好。”邵喜珍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也都围绕这句话开展。在她看来,“学生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学生好’的指标,不仅包括关注学生身体、学业、人际关系等的‘宽度’,关注思想品德、胸怀志向的‘高度’,还包括关注学生现在与未来的‘长度’。学生好了,生命就有尊严,家庭就有希望,学校就有发展,国家就能富强,社会就能进步。”邵喜珍这样解释对“学生好”的理解。
“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需要通过学生的‘好’来衡量,需要通过追求学生的‘好’来引领。”邵喜珍认为,学校不能只满足于高考成绩和奥赛金牌,更不能一味追求一流的硬件设施,而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学生好’的事情,坚定执行;反之,坚决不做。”
据介绍,为了实现“学生好”的目标,石家庄二中建构了“科学与人文融合、基础与特色并举”的多维校本课程,并融合到学生社团之中,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同时,学校也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舞台、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生好,一切都好”也体现在了学校成绩上。,该校高考本一上线率99.2%、985、211高校上线率95.1%;理科全校平均分630.47分,文科全校平均分605.29分,位列全省第一。
图为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接受人民网河北频道专访。王雅洁 摄
“校长应当为班容量超标问题负责”
与欧美一些学校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只有十几人不同,国内很多学校的班容量存在超标问题,动辄六七十人,甚至还出现了“百人班”。超额的班容量不仅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也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少隐患。
邵喜珍看来,由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不同等原因,国内学校与欧美学校在班容量上存在差别是正常的,但是班容量不能盲目扩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置。邵喜珍说:“河北省要求高中阶段班容量不超过56人,学校也将班容量控制在50人左右,以此保证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协调均衡发展。”
“一个科学的班级首先应当保持科学的班容量,校长应当为此负责。”邵喜珍解释,如果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超标,一方面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工作量庞大,容易出现“一刀切”教育,因材施教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易及时发现,也会对孩子的成长留下隐患。
“教育是个长远活儿”
针对当前教育突显出的短视功利弊端,邵喜珍表示,教育是爱心活儿、良心活儿、长远活儿、神圣活儿,教育更是急不得也慢不得的活儿。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启迪与点燃,而不是一种人生观对另种人生观的战胜与占领。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单一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在于能够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在收获学识的同时陶冶情怀、提升气质、树立志向、培育特长,而这个过程注定漫长。只为成绩忽视成长,只为眼前无视未来,这不是理想的教育。”邵喜珍说。
在邵喜珍眼中,这些十几岁的中学生们,正值人生的大好年华,他们的未来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学校不仅要对孩子们的当下负责,也要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脚踏实地办教育,真真切切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成长的过程。”邵喜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