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忠实原文才能产生忠实的解释 ——《尼伯龙根之歌》翻译手记

思而思学网

在开始学习以及后来教学《德国文学史》《德国文学》的学习生涯里,《尼伯龙根之歌》始终是一种不可忽略的题材和内容。这部大约创作于1200年,为某奥地利骑士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记录了日耳曼民族大迁移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史实,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面对这样一部历史底蕴深厚的史诗,我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更想要小心谨慎地感知它,就像沉湎中华祖先留下的《生民》《公刘》《皇矣》等,去体悟一个民族的重振与创举。

幸运的是,2002年10月,我的有关研究和翻译《尼伯龙根之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计划得到了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支持,他们邀请我前往德国帕绍(Passau)大学。在此期间我获得恩格尔(Dr.Nger)博士的鼎力支持,下榻在城内维特大街8号三楼先生的住所,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帕绍大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瓦尔特?哈埃亭厄(Prof.Dr.Walter Harti Wittgasse)的帮扶。在我居住的地方,多瑙河和茵河从左右两旁缓缓流过。夜晚寂静时,多瑙河拍击河岸的浪涛声伴随着读书人的书卷和灯光,仿佛远古的首首颂歌。多少回我站在横跨多瑙河的大桥上,眼前便多少回浮现出《尼伯龙根之歌》里动人的情景。翻译《尼伯龙根之歌》正是在这段奇妙的学习时光里完成的。

在翻译中我给自己定下的原则便是读通原文、忠实原文,不拔高、不低抑,因为只有忠实原文才能产生忠实的解释。我希望努力还原创作时的语气和素材,不做解释性的改头去尾,以此保持诗文原有的精神面貌。

《尼伯龙根之歌》因其独特的诗歌体裁给翻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困难。事实上,由于德语和中文在语言、词汇以及发音上的巨大差别,绝对严谨地对应着翻译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否则,它要么不能成书,要么成了书也让人无法阅读。因此,在翻译时既要照顾到全句的断档之处,又要考虑到断档前、后两个部分适当的位置和字数,所以有时候甚至出现把人名也以音节和发音分为前后两处,这实在是翻译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尼伯龙根之歌》在诗文中的有些情节容易使我们想起《一千零一夜》、想起昭君出塞、想起文成公主。它到底会给中国的读者带来多少想象,至少在目前,谁也说不清楚。然而,人类文明虽分东西南北,但从古至今,它们都不曾是孤立的而是交融的,这种交流不会被有否文字记载所牵制。因为文字记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类自有反映自身生存的大文化,这才是人类文化的力量和伟大之处,它就像世界上到处流淌的河水一样,看似不一,实则相通。

我相信,《尼伯龙根之歌》一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我更相信中国的读者一定会在《尼伯龙根之歌》中找到许多思考、许多契机和许多新的发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