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瞄准国家战略立足农业服务地方发展—— “顶天立地

思而思学网

云南省个旧县水稻百亩产量达1073公斤/亩,创下连续3年在同一个示范方每公顷超过16吨的世界纪录。这块水稻试验方,持的是一个科学“利器”??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的“作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作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高校,南京农大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破解区域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双一流”建设。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该校“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

聚焦前沿:学科建设瞄准国家战略

2008年,云南省暴发大面积的马铃薯晚疫病,收成大减。

受农业部委托,南京农大教授王源超到云南等地考察,寻求解决办法。王源超将染病的薯块带回了实验室,从中找寻病原菌的“苗头”。

传统的作物疫病研究方向是从作物入手,鉴定植物的抗病基因,研究如何“抵抗”。2009年,随着国际疫霉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王源超带领团队从疫霉菌基因组入手,琢磨它是用什么“武器”进行攻击。

没想到,这“攻守”思维的转换,竟从冷门项目里“耕犁”出了一块科研沃土。王源超团队最近发现的病原菌攻击植物的全新机制“诱饵模式”,作为该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上发表。而近5年,作物疫病领域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学术杂志的18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中,这个团队贡献了5篇。

“农业高校必须瞄准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做好基础研究的学科和团队布局,坚守其作为学术殿堂的应有之义。科研若不以问题为导向、不能对接社会实际需求,再尖端的科研成果只能停留在纸上、止步在实验室。”在南京农大校长周光宏看来,一流学科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立足农业:激活“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今年7月,农业部发布有关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最新技术规范,规范中新增的“硫酸水解法”由南京农大资源环境与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团队提出。

“一头100公斤的猪,除了70公斤水以外,剩下的30公斤都是宝贝。”沈其荣说,这套硫酸水解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每100公斤新鲜病死畜禽能生产出27公斤至30公斤的氨基酸、油脂和3公斤左右矿物质,处理过程没有废水、废气、废物排出,真正实现了零污染处理。

在南京农大,像这样“变废为宝”的“魔法教授”不止一位。资源环境与科学学院教授潘根兴被大家称作“秸秆教授”,他从2009年开始带领团队聚焦秸秆焚烧处理难、利用难、推广难问题,研制热裂解生物质炭循环资源化技术,秸秆热裂解后产生的气体是生物质可燃气,液体可以加工为叶面调理剂或有机肥,固体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

不仅“一废变三宝”,团队还积极与企业“联姻”。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南京农大合作成立了秸秆生物质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了大型秸秆热解生物质炭化的配套生产系统,单台套年处理秸秆能力可达3万至5万吨。今年4月,来自北京、河南、山东、新疆等地20多家企业与学校合作兴建秸秆生物质企业。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发展优质安全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南京农大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立足农业,激活“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努力构建大学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共生共荣的内在机制。

服务地方:学科链对接产业链

2013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就“藏”在南京农大。这一年,学校与江宁区湖熟镇政府合作,将占地150余亩、保存了5000多份种质资源、3000多个品种的菊花培育基地向公众开放。

南京农大湖熟菊花基地将传统的菊展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赏菊,拉动周边旅游、餐饮、零售、农副产品等行业,带来了几千万元的旅游收入。

“围绕菊花产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生产什么。”菊花课题组负责人陈发棣说,课题组每年接受企业委托的菊花科研项目7?8个,菊花饼、菊花酒、菊花饺子等创意菊花“潮品”走向市场,百姓在赏菊的同时亦能“品”菊、“食”菊。

“通过菊花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现。”南京农大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东说,为了促进学科链与产业链更好对接,南京农大由科学研究院牵头,专门成立了“菊花全产业链”研发项目,充分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起3支团队,分别致力于技术研发、文化品牌挖掘和市场开发。

如今,课题组一方面躬耕菊花的育种和栽培,拉动传统产业的“复壮”;另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以菊花新品种展示、菊花文化传播为主,结合农产品展销的休闲旅游农业模式,逐渐形成了菊花品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