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投入越早 成本越低 回报越高

思而思学网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发布,报告显示??

儿童发展投入越早 成本越低 回报越高

“在城市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到来的情况下,我们依靠什么来支持发展?答案在于持续地投资于人,尤其是投资儿童发展。”12月18日,《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在京正式发布,项目负责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说,“我们今天培养的儿童将成为2050年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因此需要提早规划、提早布局。”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的主题是“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撰写的首份大型儿童发展报告,也是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的汇总,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政策价值。

儿童早期是大脑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期

是什么决定了大脑的发育?目前主流的研究认为,基因和环境两个因素同等重要,对儿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因犹如一台“动力机器”,而环境则是控制这台机器的“开关”和“调节器”。正是丰富的早期经验,改变了儿童的基因表达、塑造了儿童的能力和发展。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充足的营养和积极的儿童早期养育会促进大脑和能力的发展。充足的营养、正确和积极的刺激、关爱、安全感等因素协同作用,就能积极影响神经通路的行程和结合,从而使大脑得到正常发育,帮助儿童释放所有潜能。

投资儿童早期发展是回报率最高的社会投资

儿童发展投入越早,成本越低,回报越高。全球多个干预项目跟踪研究显示,儿童早期发展阶段,每投入1美元,将获得4.1-9.2美元的回报。在国家竞争力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累计的今天,儿童早期发展应该成为国家反贫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上海市的学生首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75个项目参加国(地区)中取得了高分。在参加测评的上海学生中,受过1年或者1年以上学前教育的学生分数比没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高60分以上,即高出10%。

“儿童所处的环境和早期的学习经历会决定他一生的发展轨迹,以及他的学习能力、行为、健康状况,并最终决定他的生产力。”卢迈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郝克曼很清楚地说明,早期学习比后来的学习更有效,如果等孩子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之后再进行干预可能已经太晚了。而且早期教育带来的收益也远比后期的补救性培训更多。

改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经过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随着进入*,人民群众对自身及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儿童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在学前教育和0-3岁的儿童早期养育还是短板。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儿童发展水平差异。处于贫困农村最底层20%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抚养人教育水平低、公共服务不完善而缺乏适当的营养、必要的养育和教育机会,陷入多维贫困,无法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集中连片14个地区有4000万贫困儿童,其中有2000万留守贫困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加上父母的支持不够,很多都是跨代养育,学前教育的机会比较缺乏,面临很多挑战。”《报告》的主报告作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

针对学前教育,《报告》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目前剩下农村贫困儿童入园的“硬骨头”,由于当前幼儿园“不入村”,很多贫困农村地区幼儿难以实现就近入园。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仍然较低,增加了家庭负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公益普惠”程度不高,区域差异显著。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报告》分析,造成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发展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方面,财政投入不足。硬件方面,幼儿园建设和运行是地方财政的不小开支。软件方面,教师队伍制约了学期教育的发展空间。幼儿园布局方面,投入大、普及慢,难以解决贫困农民家庭子女的入园问题。

《报告》建议,丰富学前教育的供给模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推进村级“幼教点”的建设,扶持“流动幼儿园”的发展。调整投入力度,调整经费投入重点。多渠道拓展学前教育师资来源,创新幼教志愿者管理体系和用人机制,探索“对口支援”服务模式,推广“支教实习”政策,设置学前教育“特岗教师”。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建议,以后各个地区都应该编制儿童发展指数,省、市、县级,用发展指数来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如果发展指数低于平均水平,可以追查地方政府在儿童发展方面究竟做了哪些贡献。李实也建议,儿童发展指数应该包括: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相关的指标。儿童受教育机会以及受教育的质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儿童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几个方面。

投资儿童早期发展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代际传递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也对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未来资金投入做了测算,年度财政投入大概需要503亿元,约占2016年GDP的0.07%。“这个投入对于当前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可以承担的,也是可以持续的,对于2000万0-6岁的贫困地区儿童,更是值得的。”卢迈说。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也很赞成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的投入:“我们每年是不是能够拿出千分之一的GDP,这样一算将近700?800亿元的份额,也可能9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专门用于贫困地区的儿童早期发展?因为我们贫困地区非常需要。”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实现上述目标,投资儿童发展尤其是重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投资和政策干预,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反贫困和共同富裕目标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卢迈说。

为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儿童发展的鸿沟,从起点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确保一个孩子都不落下,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既定目标,《报告》明确提出“阳光起点”的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内容包括建立全程干预、全面保障的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养育和学前教育方面的综合投入,确保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能覆盖到所有儿童、母亲及其他看护者。积极实施孕妇营养包项目、母乳喂养项目、婴幼儿营养包项目、幼儿园营养午餐计划。建立家访型为主的贫困农村早期养育体系。开展山村幼儿园计划,建立可及、普惠和有质量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体系。完善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机制,倡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媒体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事业。加强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和政策评估。

“我们的愿景是:2020年,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显著缩小;2030年,建成普惠和有质量的儿童早期发展体系,每个儿童都能享有一个‘阳光起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卢迈说。

据悉,为更好地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并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还宣布联合成立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此中心的启动,也标志着国内有关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探索进入一个里程碑的阶段。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