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复旦科研学霸背后的故事

思而思学网

近日,“作伴青春,播种梦想???复旦大学2016-2017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作为复旦学子的优秀代表,荣获国家奖学金的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张晔与物理系博士生张骏展现出新一代学子的精气神,是新生代的学习榜样。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琰

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张晔:

科研带给她工匠雕刻艺术品般的享受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每天清晨,2015级博士生张晔都会出现在此,她每天至少有12小时在实验室度过。

张晔头上有许多光环: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金奖、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奖特等奖、复旦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之星、第21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发明创新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然而,“享受科研”却是张晔身上最大的标签。

“从发现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很有挑战性。”张晔甚至常在生活中寻找科研灵感。比如超级电容器有比较高的功率密度,而锂电池有比较高的能量密度,将两者优势结合的结构设计灵感就来自天津麻花。“经过和组内同学的讨论,我们做出了多根缠绕结构。”

当然,科研也常常伴随失败,张晔想做的电致变色显示屏就因为出现了每个点相互干扰的问题而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方案。但她说,“设计方案将难题攻破是科研最有趣的部分。”

对张晔来说,科研仿佛工匠雕刻艺术品般的享受:读文献、做实验都是自己和尚未诞生的论文“沟通”的过程,收获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的快乐;文章被审稿人要求修改时,是从审稿人角度反复推敲、将论文如玉石般打磨至臻于完美的满足;文章发表之后,看到别人的引用,在学术交流中收到反馈,辛苦的时光都仿佛被过滤了,只留下持久的激励。

张晔对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格外敬佩。

彭慧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课题组中的学生。“彭老师不接受中庸之道,无论什么都要求我们做到最好。他不断督促我们离开舒适区,去寻找自己的最大潜能。”张晔说,“彭老师以身作则,工作强度比我们所有学生都大,我们有时改文章到晚上11点就去睡觉,想着老师最快明后天才反馈。但是一觉醒来,他已经在凌晨一两点就把文章改好发来了。”

正是基于如此严格的要求,张晔在科研上的进步非常快。今年4月,在美国材料研究学会春季会议上,张晔因在新型纤维状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金奖。

“新型柔性可穿戴电化学储能器件是当下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张晔告诉记者,纤维状电化学储能器件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发展新型纤维电极材料,要求其同时具有良好的柔性、高强度和电导率,以获得优异性能的储能器件。“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成功实现了线状、柔性并可拉伸的锂离子电池。简言之,通过人体运动与太阳能完成储能,衣服能自行发电再嵌入织物电脑,人就能在衣服上收发邮件。”

目前该成品已在实验室成功测试完毕,张晔正在为其投入市场努力。“科研就是要走在前面,超越市场,预想未来五十年的发展。”

去年只是一名观众的张晔,今年作为亚洲地区唯一一位美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奖得主,也是此次获奖的唯一女性,走上了领奖台。张晔说,“去年我坐在台下看到台上领奖的全是男生,我就在想为什么女生不行? 我想告诉所有女生,我们在科研上一点儿不比男生差。”

物理系博士生张骏:

发表了14篇SCI论文的他将去企业做研发

自2009年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如今读博的张骏已经发表了14篇SCI论文,这些文章被刊登在 《物理评论快报》 等物理类顶尖学术期刊。他还多次在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凝聚态物理国际学术会议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上交流科研成果。

明年即将毕业的张骏计划去企业从事研发。“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离开科研这条路。”张骏说。

大三暑假,张骏进入了课题组。他的导师???复旦大学教授李世燕是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的“大牛”,其课题组是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利用极低温热输运手段探测超导体超导能隙结构和量子磁体中低能磁激发的研究组之一。

进入课题组的喜悦没维持多久,张骏就被李世燕泼了冷水,“科研很艰苦,研究物理意味着你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超导是美妙的,它吸引我们这些物理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寻。”怀着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张骏踏上了研究合成超导新材料之路。前期寻找超导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已有超导材料进行元素替代和掺杂来合成。但,寻找超导材料没有特定的公式,一切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虽然张骏反复实验,但得到的许多样品都没有实现超导性质。“李老师常说,我们探索的是未知的领域,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这儿没石头,不远处总会有石头。”

实验失败率极高,但张骏从未放弃,最终他找到了一种新的超导材料Ta2PdSe5。尽管两年多的时间中,他合成的20多种超导材料只有一种能够投入使用,但张骏依旧很满足,“对于一个在黑暗中久久摸索的人来说,有一点光就已经足够温暖了。”

除了合成新材料,也可以运用高压技术将非超导材料变为超导。2015年,课题组开始使用高压技术,张骏成了这个方向的前行者。由于高压技术限制,样品厚度与电极都需为几十微米,实验必须手动操作完成,因此这是更艰难的挑战。

以往合成新的超导材料往往一两个月便有结果,然而高压技术两三个月只能试一次。连续两个多月,张骏早上去上海高压研究中心,半夜回来,一刻也不敢放松。

至今令张骏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失败的实验。他曾想通过向NbAs增加高压,使其从非超导材料变为超导材料,然而“经过半年实验,材料却‘纹丝不动’。我沮丧极了。”张骏说,“李老师安慰我,这段时间并不是浪费,至少我们可以证明这个材料很稳定,告诉科学界这条路行不通。”

科学研究中的失败并非毫无意义,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让后人少走弯路亦是失败的价值。

紧张的科研间隙,张骏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压方式,而我参与志愿活动就是在调整生活节奏,让我能够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中收获快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