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度十大教育锐评

思而思学网

 1.亟须抑制抢生源的恶性竞争

【原文摘要】

现在各省在县域内都建有一两所优质高中,便于县域内优秀学生接受较优质的教育。但有少数考试成绩突出,被清华北大等大学录取比例较高的所谓名校却到各区县去抢先选拔学生,有的甚至用重金去收买优质生源。还有的学校招收已被高校录取但不够理想的学生到校复读,用强制训练的方法使他们第二年能够考上名校。这不仅破坏了当地教育生态,使得当地县级高中无法招收到本地的优秀学生,当地校长意见极大,而且社会影响恶劣。

教育部门必须抑制这种无序的教育竞争,切实落实《实施意见》的规定,建立一个区域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1月5日,作者顾明远)

2.办教育不能滥用市场思维

【原文摘要】

在有的人眼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享有选择“雇主”的完全自由,高校人才流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应加以干涉。这倒符合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概念,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高校人才竞争的现实图景,也不断印证这一理论相当“接地气”。如今教育主管部门亮明态度,正是对乱象的积极纠偏。

当下市场思维的过度泛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良性的教育生态,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了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形象,拉低了公众的教育满意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2月13日,作者杨国营)

3.小心“精准挖人”伤了高校“筋骨”

【原文摘要】

高校“敏于挖抢”人才之举,有违发布此榜单之初衷,也无助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无益于学者成长的“诗意栖居”,远未达到其行动所指向的美好愿景。

风物长宜放眼量,单纯期望挖人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足取。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高校更应做的,绝不是竞相开高价码“挖抢”人才,而是以开放的胸襟和浩然之正气引领发展之路。有胸怀,方能汇大师,聚英才;有正气,乃学术本真,方能久远。同时,还应切实转变人才观,超越那些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浅层次的单向流动,秉持绿色共赢的发展理念,顺应“互联网+”式的人才共享新构,通过远程移动、互联互通而网罗大批超一流人才,以实现更多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共享。(3月3日,作者张立迁)

4.从国家战略视野铸造“双一流”

【原文摘要】

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在贯彻执行“双一流”政策的过程中,要将人放到中心位置,客观看待西方价值支配下的简单评价指标,不能舍本逐末。各地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有大局意识,避免各自为政,搞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双一流”建设不应该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互相攀比、互挖墙脚、无序竞争的功利性游戏。

只有放弃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做到以学为尊、以生为本、以师为先,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忘记外在的刚性指标、建设套路和功利驱动,共同信守“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才有可能早日实现。(3月9日,作者张端鸿)

5.低龄留学热不等于对教育不满

【原文摘要】

伴随低龄留学热,尤其是出国读中学热,一些名人、专家纷纷站出来说:低龄留学热,是对中国教育说不。仔细分析原因,就知道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中国有句话: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上学。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家长的第一支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总希望投入更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时出国留学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不仅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在经济起飞时期,都曾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出国留学热首先是一个文化现象,并非对中国教育的不满,而是在有了物质条件后,对教育路径的多样化选择,这就如美国有钱人会选择去最好的私立学校、英国人选择伊顿公学一样。实际上伴随物质条件的大幅改善,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在全方位快速增长,不仅仅体现在出国留学上。(3月14日,作者陈志文)

6.当心否定素质教育的论调抬头

【原文摘要】

公开鼓吹应试教育,漠视了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的期盼。不必讳言,素质教育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仍然有自己的市场。即便如此,哪怕是那些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的地方和学校,也没有多少人敢公开否定素质教育改革,有人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来描述这种现状。其实换个角度看,教育实践中的这种矛盾现象,至少包含着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过度应试教育的某种反思和警惕,也包含着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某种敬畏,这种表面的尴尬之下,深深埋藏着的,其实是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期盼。

当前要特别警惕,鼓吹应试教育的言论、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需求和某些教育市场主体之间互相呼应形成合力,进而对学校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生态产生潜在负面影响。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离不开包括教育官员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媒体营造的良好舆论氛围。(5月18日,作者张金岭)

7.给老师减减“心累”的负担

【原文摘要】

解决教师“心累”的问题,需要合理为教师减负。为教师减负要有治本之心,要区分哪些是教师本职工作,哪些是甜蜜的负担,哪些是无效的冗余,逐步建立教师长效发展机制,为教师安心从教保驾护航。而区分教师工作类型及合理边界,是为教师合理减负的基石。

由外在的考评机制倒逼学校运作转向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搭建,是合理减负之本。由外而内的机制往往是管理导向而非发展导向,运用的往往是行政手段而非科研手段。而将外控式的管理转变为跟进式的服务,要优化学校编制,将教师从繁重的非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学校也要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建立档案,使其重拾职业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7月12日,作者王凯)

8.对入学“租购同权”要有合理预期

【原文摘要】

从政策上讲,“租购同权”意味着租住在名校招生的片区内,其子女应当同等享有就读名校的机会。但在当前优质资源较为短缺的情况下,学校划片招生时通常会根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多重信息,将学区内的生源进行分类,确定派位的优先顺序,即使拥有自有产权住房也没有就读名校的完全把握。因此,入学“租购同权”,并不意味着租房就能上名校。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择校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实行“多校划片”,是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的一种新探索。实行“多校划片”会使附着在房产上的就读名校的功能有所弱化,“学区房”过热状况也会有所缓解。因此,寄希望通过租住在名校招生的片区内,进而获得就读名校的机会,这样的预期不可过高。(8月29日,作者汪明)

9.理性看待非理性的“教育批评”

【原文摘要】

对于一些所谓的“教育批评”不必过于敏感,网上的言论千奇百怪,但整体来说,肯定是“邪不压正”。当然,对于那些激烈而离奇的教育言说,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供具有更多社会共识的教育言说,以清晰的逻辑让人看到谬论之荒谬,给众人以警示,不能形成“沉默的螺旋”,任由谬论传播而没有正论反制。

嘈杂而丰富的教育言说中,激烈与平和共存的教育批评中,内有民众的心声与诉求,人民渴求更好的教育。相信,随着我们的教育越办越好,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越来越高,一些所谓的“教育批评”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市场。(12月27日,作者任孟山)

10.*呼唤蓬勃的青年精神

【原文摘要】

“佛系青年”虽诞生于网络,但其影响却可能延伸到真实的社会空间,这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的。

作为网络空间的一种亚文化,“佛系青年”排斥人的社会状态,强调人的反社会状态。在现实问题和矛盾面前,当青年人尝试将自我悬置起来,实际上也将生命意识和主体责任一并悬置起来了,而这显然不利于他们“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就涉及网络文化建设这一命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敢于抵制一切负能量,更需要我们铸就网络文化空间的*青年精神。因此,要强化青年人的教育,以真正挽救一些青年人精神上的消沉与退缩。(12月29日,作者刘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