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开展校农结合,农家菜进了食堂、贫困户增了收入—

思而思学 2023-11-06 22:31:03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二学生袁家杏最近很开心,因为她吃上了妈妈种的白菜。她的家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自治乡。“卡蒲,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从小吃的菜味道都特别好”。

吃上袁家杏家乡味菜的,还有全校1.6万名师生。一棵普通的农家白菜,如何被端上了大学的餐桌?

种菜记

平塘县是贵州省重点扶贫县,卡蒲乡是全国唯一的较少民族??毛南族自治乡。这里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记者穿行在山谷中看到,山坡上石头中间“见缝插针”种庄稼,而且爬山种地很难,很多村民只好丢荒。就是这样一块扶贫中难啃的“硬骨头”,12月成了黔南民族师院的扶贫对象。

“扶贫就是要真正沉下身去,站在农民中间看问题。”黔南民族师院党委书记邹联克认为,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群众观点,才能挖出真问题、扶助真贫困。

有一次座谈,一位村民试探性地说,自己种的粮食得留着自己吃,要不把多出来的菜收一收吧。

黔南民族师院党委副书记陈治松想,师院一共有1.6万名师生,每天食堂消费大米、猪肉、蔬菜等农产品10余吨,食堂每年至少需要采购农产品8000万元以上。一边是卖菜难、一边是需求大,扶贫何不从收购多余的蔬菜开始?

“第一次去村里收购,老百姓挑着菜、抓着养的猪和鸡,来到了收购现场,有的甚至拿着一把葱来给我们。”陈治松说,量小、分散的问题摆在了师院的面前,“我们把这些农产品拉回学校,猪叫、鸡叫响彻了整个校园,当天晚上一直安排到凌晨2点多,才全部处理好。”

订单生产、规模种菜的想法应运而生。师院先后组织卡蒲乡村干部、村民代表两次到临近县考察产业扶贫,到学校食堂实地深入了解农产品需求情况并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

随后,师院拿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联合发改、工商等部门,按照不低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师院定期集中进村收购,现场直接给付现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村民种多少收多少,期限到2020年;师院组织涉农专业师生来村指导,一对一培训种菜,教会为止……

渐渐地,村民的眼神从质疑到信任。这个学校不会跑、种多少都能收、价格不低于市场……一传十、十传百,给黔南民族师院种菜的好事,一下子就传遍了毛南族。

于是,在师院和驻村干部的引导和指导下,各村的合作社成立起来了,空闲的劳动力被分配到各个工种,弄种子、施肥、浇菜、收菜;原来一个村子分散种二十几种菜,现在一个村规模集中种两到三种菜……

不经意间,村里的种菜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激发内生动力、注重产业扶贫”的理念,被扎扎实实地落到了黔南的大地上。

截至2018年1月,采购批次增加到了43批,采购金额从最初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了近50万元,采购品种数量从原来一次几个品种、几千斤增加到现在一次10多个品种20多吨,覆盖贫困农户从原来的300余户扩大到3000多户。卡蒲毛南族乡主要农产品增长相当于前五年总合,增速创了历史最高水平。

黔南民族师院1.6万名师生也吃上了绿色的蔬菜。那么,平塘县有10个乡镇、121个村、4.2万名师生,全州有12县市、61万名学生。他们是否也能吃上自己父母种的菜呢?这里的贫困户是否也能真正脱贫呢?

送菜记

从1.6万到4.2万,这引起了平塘县县委书记臧侃的注意。

平塘县有4.2万名师生,每月的营养午餐是450万元,一年的营养午餐是4500万元,同时平塘也是贵州扶贫的重点攻坚地区,69个贫困村、15227户贫困户、47128人。如果也能让4.2万名师生吃上自己村子种的菜,尤其是贫困户种的菜,岂不是一举多得?况且师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2017年6月,平塘在全县推广校农结合的做法。

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相比于一所高校,全县中小学的覆盖面更广、路途更远、需求更分散。平塘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卢美亮说,全县共有127所学校,最远的地方距离县城110公里。

种菜容易,送菜成了难题。

同样是坚持问题导向,平塘在逐渐摸索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覆盖面广的问题,平塘没有选择在县城所在地平湖镇,而是选择了县城的地理中心牙舟镇设立营养餐配送中心,进行蔬菜分拣,并采购了18辆运菜货车。

针对人手紧张的问题,平塘县教育局成立了专门的食品公司,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烦琐等难题,并把所有食堂承包下来、聘用当地人,统一培训、统一管理。

针对需求分散的问题,每个学校每周两次(周二、周五)固定时间统一进行需求信息网上报送。

针对贫困户,平塘县规定扶贫产业规划带上种植蔬菜,每亩补贴400元。

种菜有补贴、上门来收购,这让当地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好机会。

原本在平塘县营养餐配送中心工作的魏林敏,试着带领家里人把自家闲着的4亩地全部种上了菜,一年一下子赚了3万多元钱。魏林敏索性辞了职,把村里几家人组织起来一起在丢荒的土地上种菜。

通州镇平里河村“能人”龙剑彪原来也在外地打工,后来得知校农结合的好做法,回村创业,带领村里2000多人种了1500亩蔬菜,一天给平塘县基地运送5000到1万斤菜,后来被推举为村支书,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慢慢地,这种做法进一步延伸到全州,荔波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长顺县、惠水县不断加入进来。荔波县出台文件,将投资2805万元建设校农结合基地5000亩,覆盖全县5个乡,产品供应学校、医院、事业单位职工食堂等。

目前,全州12县市已经启动校农结合工作,投入1.03亿元建成蔬菜基地52个、养殖场125个,采购本地农产品的比例达到了45%,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307户25488人,人均增收3000元。

规模大了,供应与需求很难做到100%对接。对于学校而言,不够的菜还可以从市场上购进;对于农户、合作社而言,多种的菜怎么办?

卖菜记

陈治松想,为何不考虑把这用绿色水、自家肥种出来的菜,拉到最需要绿色、无公害的地方去卖呢?在黔南民族师院的积极联系下,卡蒲的菜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了深圳蔬菜市场。

黔货出山了。

深圳供应商拿着深圳最严格质检机构的报告找到陈治松说,所有指标全部合格,甚至优于其他地方来的菜,卡蒲的菜,免检、全收!

这一次,卡蒲的蔬菜价格涨了3倍。

千里卖菜,让卡蒲老百姓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也让黔南民族师院获得了更大的转型方略:在省教育厅、省农委的支持下,学校筹措150多万元,在卡蒲乡建成了一个拥有农残检测中心、测配方实验室、适用技术培训中心的种养殖示范基地,农学、食品等专业学生来此实践,农民技术讲习所的牌子也挂了上去。无形当中,扶贫也有了可持续性。

多起来的不仅仅是菜,还有人的思想??

平塘的农户发现,收完菜总会剩下残叶,这些可以拿来喂猪,于是种菜的农户自家都会养上两头以上的猪,一头自己吃、其余的可以卖钱。

黔南州的学生发现,学校饭菜比以前香了;教师发现,不用再去操心买菜、做菜的事了,可以专心教学了。

黔南民族师院的教师发现,到了农村,课题研究落了地,回来后课堂也更活了;党委书记邹联克则发现,校农结合让干部们真正沉到基层去了,学校转型发展更有后劲儿了。

在荔波县玉屏镇福利村,村民玉如定以为记者一行是来收菜,塞了几个刚摘的橘子给我们,说:“这是我们自家种的橘子,不来收菜莫得事,有空多来我们村转转。”(本报记者 禹跃昆 朱梦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