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少数民族孩子学双语的钥匙

思而思学网

于小央与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双语学校的学生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在位于上海的研究室里忙碌,抑或偷闲坐在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本该是于小央的工作和生活日常。然而,如今的她,却常常行走在万里之外的新疆喀什、和田等地的乡村校园,和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吃住在一起。

为了找到解决少数民族孩子双语学习困难的钥匙,2010年9月,于小央来到新疆,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学校安了“家”。没想到,她在边疆一待就是8年。

从上海到新疆,她一头扎进南疆农村校

“海归”、上海“*”特聘专家、新疆“*”专家,这些都是贴在于小央身上的标签,但于小央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个致力于破解新疆双语教育难题的研究者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2010年9月,于小央受邀参与上海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帮助新疆攻克少数民族地区师生双语教学难关。从此,她开始了长达8年的援疆行。

来到新疆后,于小央住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塔尕尔其乡,跟当地农民一起生活。那时,学校的老师听不懂普通话,学生更是听不懂,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于小央说:“不会说普通话,这里的孩子将来怎么能走得出去呢?”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这里的孩子学好普通话。然而,对这些孩子来说,学好普通话并非易事。首先得有普通话说得好的老师来教,其次得有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塔尕尔其乡这样的边远农村,两者都是稀缺的。

为了更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困难,于小央带着教师及研发团队住进了当地学校空置的办公室,上下两层的架子床,成了他们的家。吃住在学校,每天两块五毛钱的伙食标准,有时候忙起来,大家只能吃白开水泡馕饼。她还住到当地老乡家里,向他们学习语言,了解民族文化。

就这样,在莎车县塔尕尔其乡和佰什坎特镇,为找到让少数民族孩子快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于小央开启了田野式调查研究和教具开发。

找问题寻规律,她开发出动漫教程

观察中,于小央发现,少数民族儿童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知“口径”非常小,相当于汉族孩子学外语,但传统教学模式却还是基于汉族儿童的,这就造成部分孩子觉得学习困难,学习兴趣打了不少折扣。于小央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孩子学起来会感觉枯燥乏味,难度也大。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学习效果不会好,孩子也会厌学。

通过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于小央发现一些孩子不爱读书,却喜欢望着窗外发呆,但一到绘画课,就很投入,没有走神,体育课孩子也十分喜欢,在操场上奔跑,全身心投入。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于小央认为,绘画课能让孩子充满想象,所以会觉得很开心;体育课,孩子动起来,玩起来,激发了快乐,所以也很开心。然而,上语文课的时候,用传统方式灌输给孩子,一些孩子就不那么愿意学了。

于小央举例说,记英语单词,小孩子不愿意,但把单词字母变成小卡通,比如,“S”变成一条蛇,“H”变成一把小椅子,“E”变成嘴巴,然后再讲故事,画出来,于小央发现孩子们都乐于接受,而且十分喜欢,兴趣很高。

基于观察和发现,以及少数民族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于小央经过实践探索开发出了“韬图汉语动漫教程”。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该教程具有视觉化、娱乐化、游戏化等特点,实现了以动漫故事来深化少数民族孩子对口语和听力的掌握,同时也强化了对字词意义的感知。

之后,于小央又建立了资源库,包括汉字动漫片1300集、绘本故事800本、维汉双语词图库5000词、维汉双语句子图库3000句、24部国学儿童剧、24套字图巧克力模具等,从而实现了教学课件故事化、故事动漫化、练习游戏化的目标。

惠及南疆四地州30万少数民族学生

于小央研发的“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已覆盖南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和阿克苏等地州17个县市、1050所学校、30多万名学生,在南疆这块土地上“遍地开花”,让于小央倍感欣慰。

“韬图动漫软件特别好,学生也很喜欢。”喀什地区伽师县夏普吐勒镇中心小学教师依米仁沙说,“我一直带学生在用,尤其是课文朗读板块,上课前学生先听一遍标准朗读,不但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我的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为了让教师更熟练使用这些教具,掌握教学方法,于小央和团队先后培训了两万多名少数民族教师。如今,该方案已经成为解决南疆长期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困难的靶向性实效技术方法。

“韬图汉语动漫教程”在和田市第五小学试点班应用,和非试点班对比结果显示,二年级成绩最大提高32.4%,四年级提高8%。喀什地区教育局对教程覆盖学校的监测抽查结果显示,叶城县平均分数比2012年高出30分。由于“韬图汉语动漫教程”的引入,喀什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考试成绩逐年递增。

“如今,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坐在南疆少数民族学校的课堂里,听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课文,而不是坐在上海街头的咖啡厅里望着窗外,然后喝上一杯咖啡。”于小央这样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蒋夫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