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20年 真心就不难 ——记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师魏发团

思而思学网

魏发团是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并于2017年入选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这是1月10日,魏发团在北京市骨干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中与同行交流体育课教学心得。

魏发团曾连续两年在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他上的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

记满老人作息和爱好的笔记本,成为魏发团须臾不可离的“智库”,让他为老人服务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春节来临前夕,魏发团(左二)带领学生志愿者来到学校附近的长青养老院为老人写“福”字、送祝福。

魏发团(右二)带领青年教师志愿者来到97岁的鲁文志家里,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一起唱歌。

课余时间,魏发团带领小学生志愿者走出校门开展公益活动。

魏发团(右)来到超市,为下午要去看望的老人选购可口的小食品。

早晨,魏发团陪伴田中言老人健身、散步,然后把老人护送回家。

都快年了,回想起在北京上大学期间看见的正在田里干活的张奶奶一家,魏发团还能记起来那天他们是在种花生。在陕西农村长大的魏发团,见此情景感觉很亲切。他很自然地走上前跟老人攀谈起来,顺便帮老人干了半天农活,后来就成了老人逢人便说的“儿子”,还供老人唯一的孙子上了大学。大前年,张奶奶去世,魏发团接到老人孙子的电话,老人临走时留话说:“别忘了你魏叔叔,这么多年一直帮我们,不图什么,是个好人。”

张奶奶家是魏发团在北京志愿帮助的第一户人家。大学毕业后,他成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从此,他也多了一项“爱好”,留意身边有困难的老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手帮一把”。近20年来,他先后成为社区遇见的、路上看到的和公园碰上的20多位老人口中的“小魏”,帮老人换洗衣服、陪老人聊天、替老人跑腿……魏发团乐此不疲,爱人、同事和学生也从最初的不太理解到主动支持。魏发团说:“四邻有事伸手帮一把,在我们农村老家很常见。我觉得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其实根本就不叫事儿。”

魏发团帮助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也快80岁了。为了计划好时间和帮助事项,魏发团习惯在笔记本上记录每位老人的作息时间和习惯爱好。比如有的老人起床早,他就上班前去老人那儿转一圈;有位老人夜里11点正是精神的时候,他就下了晚自习再去。这些年下来,魏发团写满了十几本这样的笔记本。然而,帮助老人一共花了多少钱,魏发团却没有统计。

都是居家过日子,为啥要管别人家的老人?魏发团的爱人开始也不理解,为这事两口子还论过理。“结婚十几年下来,她看我就是这么个爱管‘闲事’的人,也就理解了。”魏发团说:“这些年,媳妇从没扯过自己的后腿,慢慢也支持了,让我挺感动的。”

其实,一个陌生人跑到家里来,老人们开始也不放心,甚至有人还提醒老人要注意这个“奇怪的小魏”。魏发团说:“老人们不糊涂,去一两次,你是真心帮他还是有别的想法就清楚了。有人总说,信任很难、好人难做。要我说,做好人,真心就不难。”

还在很多年前,广渠门中学提出要办“好人学校”。老校长吴?说,“好人学校”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正直诚实做好人,才能让学生正直诚实做好人。魏发团坚持志愿帮助身边老人的事迹这两年传到学校,感动了很多同事和学生。“四邻有事伸手帮一把”,已成为广渠门中学更多老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

跟在电视里或者报纸上看到好人好事不一样,对广渠门中学的学生来说,眼前这个每天都在大家身边的魏老师,竟然就是志愿服务20多位老人将近20年的一位“好人”,给大家传递着正能量。学生们把魏发团写进作文里,学着他的样子,力所能及地为身边人做好事。

近年来,魏发团先后荣获首都“身边雷锋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在,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助人为乐的活动会邀请魏发团参加,但学校并没有组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服务队。用魏发团的话说,做好事就应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行为,不图名、不图利。(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施剑松 文)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