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怎样回应时代命题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

思而思学网 2024-01-15 04:31:44

韦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中17次提到科技,59次提到创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以后,教育如何运用创新的思想,借科学和技术之力提高教育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教育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等新挑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

*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记者:您认为,进入*,中国教育最应该思考哪些问题?

韦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中国教育现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新在哪里?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老百姓对这样的回答满意不满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中17次提到科技,59次提到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考虑,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以后,教育如何运用创新的思想,借科学和技术之力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教育要认真思考,在培养这样的和接班人方面,现代科技为教育特别是教学与评估提供了什么样的工具。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中国教育来说挑战很大。整个教育界,从管理人员到教师,到研究人员,等等,都应该认真思考,努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创新的思维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记者:现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您认为它对教育的挑战主要在哪些方面?

韦钰:主要有两大挑战。

第一个大挑战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首先改变了人力资源的工作岗位。有很多人要失业了,他们原来学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岗位需要了。很多工作岗位甚至可能被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替代,包括有些简单的脑力劳动岗位。而且人的一生中,工作岗位会被要求发生多次改变。

第二个大挑战是,现在的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至少有40%我们并不知道。

教育如何应对新挑战

记者:教育应该怎样应对这些重大挑战?

韦钰:在面对这些挑战方面,美国有关方面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

美国科学院联合体出版的一些研究报告,代表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的观点和态度,去年一共出版了327本书。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美国在战略层面首先研究,信息技术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多少人会失业?会在什么行业失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例如,他们建议大学必须为很多人重新进入大学学习开辟多条道路,因为失业或即将面临失业的人需要接受重新培训。

而在中国,这些培训有可能是目前的职业院校单独完成不了的。

记者:您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学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战略思考?

韦钰:就教育信息化来说,大学对信息技术等工具,应抱有开放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30岁以后进大学可能不是件稀奇事了。这就启发我们,中国的一流大学要直面国内外经济竞争、劳动力市场变化,改革课程设置,提供大量网上课程,更加开放学习和研究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和生产领域的联系等。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