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引下??*新气象新作为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佛系’生存状态,这是缺乏担当的一种表现。走上社会,当我们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年轻人还是需要有一点血性的,就像《毕业歌》里唱的‘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浙江警察学院青年教师陈卓的一番话,引得学员和专家频频颔首。
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是2018年第一、二期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专题轮训班的最后一堂课。学员现场说课,专家当堂点评,检验过去两周学员的学习成果。
3月5日至16日,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两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专题轮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毛泽东思想和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骨干教师接受了专题轮训。
推动“三进”:高校思政课战线的头等大事
“全面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政课战线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开班式上,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的讲话开宗明义。
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高度,着眼长远发展,郑重提出了,把这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对我们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海良说。
据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党组第一时间部署学习宣传研究贯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行动,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推动进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取得了积极进展。
“教师先要学透,才能给学生讲好。”新疆工程学院教师李玉玲告诉记者,“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组织专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各高校宣讲。虽然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但我们始终觉得还不够系统,理解有待深入。这次国家级轮训恰逢其时,教师们都是带着问题来的。”
“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宏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如何与之对接,这对教师来说是很具体的问题。”福建农林学院教师刘新玲说出了同行们的需求。
顾海良表示:“‘三进’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能够通过课堂渠道全面、科学、完整地讲出来,不仅能够讲清、讲好、讲透、讲深,也要讲新。轮训班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教师把‘三进’工作做得更好。”
创新教学:让教师在体验中加深理解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告诉记者,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经中央批准,从2007年至今已连续开展12年,累计培训了8000余名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为建立健全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培训、学校全员培训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的三级培训体系提供了积极示范,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宣部、教育部非常重视这个培训,配备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今年的轮训不仅继承这一特点,还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
记者在课程表上看到,党的十九大代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主讲《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顾海良报告的题目是《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动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带来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来自教育部相关司局和高校从事思政课一线教学和研究的专家、教师,分别从*教育思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思政课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技术应用等角度为学员带来丰富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