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指导专业化教师群体需优先

思而思学网

进入*,家庭教育实践发出的最为强烈的呼声之一,就是家庭教育指导需要专业化,而专业化需要学科建设为学术支撑。

根据全国妇联牵头作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终期评估报告介绍,学校系统普遍建立了家长学校并常态化开展活动,家长学校建校率为76%,有指导者队伍的占68.3%,每学期至少开展3次指导活动的为64.3%。同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推进,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率为59.7%,49%有志愿者队伍,46.5%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指导活动。

但由于学科建设落后和专业化人才缺乏,中国的家庭教育虽然发展迅速,却存在教育理念杂乱、方法花样繁多却未必科学的现象。一方面父母对家庭教育指导有强大需求,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化指导,势在必行。

如今轰轰烈烈的家校合作,大有把家庭变为第二课堂、把父母变为老师助教的倾向,难以走出一切围绕学校教育转、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误区。实际上,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不能走学校化之路,不能以学校教育模式为标准来推演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无视家庭与家庭教育特点和规律,就无法满足实践性与差异性巨大的家庭特点和需求。

同理,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越有魅力的家庭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具有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悠久、更有个性、更具魅力。因此,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不能机械照搬学校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而需要尊重家庭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家庭教育指导需要职业化,更需要专业化,而专业化需要学科建设为基础。家庭教育是一门独立学科,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内涵;也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诸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性、务实性且自成体系,而不是短训班、专家讲座就可完成的。

曾经长期担任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的李洪曾研究员认为,教育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有自身的特点,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像抓教育教学科研一样,纳入校长和班主任培训,校长要引导教师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也可以互学互帮,形成教育系统内部的工作机制。

的确,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特别需要加强对教育系统的引领和管理,使之成为内动力。理由之一是指导家庭教育是法律法规赋予学校与教师的职责,也是完善家校合作的必然途径。理由之二是教师队伍是最具专业性、最具规模性、最接近学生家庭、最适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群体。

优先引领教师群体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当下迫切的路径是以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带动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把家庭教育作为必修课程。

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队伍职业化水平”;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提出“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机构准入等制度,培养合格的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学校与教师负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将要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类院校学生,怎能不接受家庭教育课程的学习?

在目前家庭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高校要尽可能挖掘本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师资,同时积极借助校外力量。对于校外力量必须以专业化为标准来选择,优先选择那些有科研基础和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经验的专家,也可以选择一些教子有方的好父母现身说法。

简言之,今日中国家庭教育的蓬勃发展急需专业化的指导,而专业化指导需要学科建设为基础,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积极承担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既是外需也是内需。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