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阅读答案

思而思学网 2024-01-20 07:36:0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

出格尔木跑出去不到一小时,就到昆仑山口了。昆仑山口很光秃,没有什么色彩。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镌刻着几个鲜红大字:“昆仑山口”。

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原不够丰厚,也看不出多么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感。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清纯的草原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的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与那么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悯。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我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这的确是抓到了一个悲天悯人的镜头。我取出三脚架,将收缩的每一节拧松,伸开,以三点的方式稳定于高原上。

待我贴近取景窗,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糅的杂色,还有它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细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却受到了震动。它的眼神里怎么飘露出一串惊恐的光斑,带动着全身微微战栗?还未等我读懂它的惊惧来自何处,这只令人垂涎可怜的小生灵竟然掉头狂奔。

我茫然无措地搜寻着来自它周围的苍茫的空间中的威胁物。显然,我没有找到,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正是在这种恍惚中,我下意识地瞅瞅我那架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长镜头像枪口一样,正瞄准了这只无辜的小生灵。于是,顿时,我明白了我的错误——受惊的它一准是把我照相的架势,错以为射击的姿势了。它是担心,我按住快门

的手会在瞬间发射出夺命的子弹。

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我缓缓收起我的照相器材,一片惆怅中,我想起了这样的文字:“夜幕降临了,汽车前灯亮了,成百上千头怀孕的藏羚羊向危险地带狂奔而去。枪声四起,藏羚羊嘶鸣不止。飞扬的尘土染成了粉红色。偷猎者驱车而去。一头藏羚羊苏醒时已经被剥去了皮,它不住地淌血。第二天,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上,吮吸着它的冰冷的乳头……”

这段文字已经从一张报纸上拓印在我的心上了,并且开始不断折磨我:从我的镜头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会不会就是那吮吸过冰冷乳头的孤儿呢?

[注]悲天悯人:哀叹时世艰辛,怜惜百姓疾苦。

【阅读习题】

1. 第三段中的“悲天悯人的镜头”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 第五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错误”。根据文意,解释这错误的具体含义。

3. 第六段中引述了报载的猎杀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4.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正因为藏羚羊十分渺小,娇媚生动,温情脉脉,而且依恋母亲,所以作者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

B. 藏羚羊“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藏羚羊因惊恐而狂奔逃命,疾速远去的情景。

C. “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这句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作者的自责心理,又揭露了偷猎者的残忍无情。

D. 文章结尾说残杀藏羚羊的事“不断地折磨着我”,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残杀生灵的暴行的愤慨,也表达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强烈愿望。

5.你认为短文题目好在哪里?全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答案】

1. 藏羚羊惊恐万状、全身颤栗

2. 作者照相时的架势,使得藏羚羊误认为要向它射击,害得它全身颤栗

3. (1)点明了上文藏羚羊受惊吓的社会原因

(2)揭示了人类残害小生灵的暴行和严重程度

4 . AC

5. 这个题目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人们只听说过枪口下逃命,没听说过镜头下逃命,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此外,该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藏羚羊把镜头误认为枪口,揭露了偷猎者的残忍和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偷猎者的憎恨,并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