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成语典故故事最新篇

思而思学网

精选成语典故故事

1、山鸡舞镜

又叫山鸡起舞,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国时,曹植有一子名曹冲,年岁尚幼,已聪明无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来一珍禽名山鸡。

此山鸡喜在清澈之水旁,见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无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仅五六岁之幼童曹冲思得一法,命人取来大镜,置于山鸡之前。

山鸡自镜中见其美丽之身影,仿佛身临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劲,不肯休止,终于精疲力竭而死。

山鸡舞镜原指山鸡对镜起舞。后喻顾影自怜,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常用此语。

2、呆若木鸡

这一成语与斗鸡有关,语出《庄子》和《列子》。

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

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

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

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像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

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亮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呆若木鸡本来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后来呆若木鸡的意义演变为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3、牛鼎烹鸡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小汁则熬而不可熟。

东汉末年,在陈留地方有位叫边让的人,很有名气。大将军何进便将他招来,命他作令史官。朝廷的议郎蔡邕听说边让在何进那里,心想:边让这个人才学不凡,应该做更高一些的官。

便亲自到何进家里去,劝说他把边让推荐出去,让他担任再大些的官。蔡邕说:我看边让这个人,真是才能超群呀,他聪明贤智,心通性达,非礼不动,非法不言,实在是难得的奇才啊。

俗语说,用煮牛的大锅来煮一只小鸡,水放多了,味道没了,就不好吃了;水放少了,则煮不熟,更不能吃了。

这说的是大器小用,所以是不相宜的。我现在忧虑的是,这个煮牛的大锅没有用来煮牛,希望将军仔细考虑一下,给边让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对有才的人使用不当,大材小用。

4、鹤立鸡群

鹤代表高雅,鸡意谓平庸。鹤立鸡群,当然超乎脱俗了。这说的是晋代嵇绍的事。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正面临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

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模样,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

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

敌方的飞箭,像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

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

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

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5、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的鸡是指鸡鸣,舞是舞剑、习武。它说的是晋代人祖逖的故事。

祖逖不怎么讲究仪表,但却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欢读书,后来发愤攻读,学问大有长进,他与刘琨一道担任过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夜里经常同盖一床被子谈论国家大事,谈到激动的地方,即使是半夜也要坐起来。

一次半夜里忽然听到鸡叫,祖逖踢醒刘琨说:这是吉祥的声音呀!

边说边下床,走到院子里舞起剑来。

晋元帝时,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际,他叩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而再渡江返回者,誓不为人!渡江以后,他率领部下与石勒的军队相持,收复了不少失地,恢复了东晋黄河以南的许多领地。

闻鸡起舞,后来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自励。

  6、鸡口牛后

鸡的嘴巴,牛的肛门。愿意当前者,还是后者?有一句成语就是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鸡口牛后。这是战国时代苏秦的话。

战国后期,秦国最为强大,各国围绕着与秦国的关系和态度,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连横就是以秦国,联合各国为一体,这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

合纵就是秦以外的各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前都以张仪为代表,后者以苏秦为代表。张仪劝韩王倒向秦国,苏秦则劝韩王切不可上秦国的当。

苏秦对韩王说:韩国领土广大,地势险要,又有勇敢善战的军队,为什么要向秦国低头呢?

韩国如果表示屈服,秦国一定首先要求割地给它。今年给这一块,明年它又会有背后的要求,韩国的领土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限,您怎么也满足不了它。

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您要跟着秦国合作,那就是做牛后了,我真替大王您难为情啊!韩王听了这一番话,又气又急,大叫道:先生说的对,我死也不能向秦国屈服!

苏秦是劝韩国宁可作一自由独立的小国,而不要当秦国的附庸。鸡口虽小却是进食的地方,牛后虽大,却是出粪的地方。

也有人认为鸡口牛后应为鸡尸牛从,鸡尸比喻独立作主,牛从比喻臣服于人。

但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已广为流传,并被人们以常使用。它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而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