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社保缴费比例和基数调整新政策  

思而思学网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是计算应缴纳养老保险金额的基数,也是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我国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特殊情况下,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具体缴存基数规定依据本地实何规定的?以下为你介绍关于三门峡社保缴费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际情况确定。那么2019年三门峡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是多少?三门峡社保缴费基数最新调整政策如下。

近日,我市确定了2018年度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范围及新的缴费标准。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参保职工每人每月最低缴纳772.2元,其中单位缴纳543.4元,个人缴纳228.8元;灵活就业人员每人每月最低缴纳572元,比上年度增加23%。

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缴费年度,使用一个缴费基数,调整依据为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日前,省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单。其中,2017年三门峡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7207元,月平均工资为4767元。较2016年三门峡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873元增长23%,增幅为十年来最高水平。

按照规定,参保职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个人实际工资总额为基准,上限为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上限为14302元,下限为2860元。执行新标准后,参保职工每人每月最低缴纳772.2元,其中单位缴纳543.4元,比上年度增加101.84元,个人缴纳228.8元,比上年度增加42.88元;灵活就业人员每人每月最低缴纳572元,比上年度增加107.2元,缴费增加幅度均为23%。

新缴费基数自2018年7月1日起执行,届时我市24万余参保职工将执行新的缴费标准。

2018年12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指出,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具备全面推开条件。

修改后的《社会保险法》明确,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从而为两项保险合并实施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明确提出,“遵循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总体思路,推进两项保险合并实施”。

试点方案明确的试点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统一、一不变”。即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和管理、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不变。

1、统一参保登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2、统一基金征缴和管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征缴。

3、统一医疗服务管理。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后实行统一定点医疗服务管理。生育医疗费用原则上实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4、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后,要统一经办管理,规范经办流程。生育保险经办管理统一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5、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期限执行。

国务院:试点具备全面推开条件

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指出,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具备全面推开条件。

社会保险法相关条款已经修改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决定》,其中规定:

将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修改为“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将第六十六条中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修改为“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预算合并编制外,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这就为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