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汇总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08 13:58:56

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是需要情况的分析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篇一】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县委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县委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投公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二是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目前正在调查摸底全县市场主体的情况,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方式主要为以下五种: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二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是家庭农场+贫困户,四是专业大户+贫困户,五是电商平台+贫困户。

三是层层落实减贫计划。各乡镇的减贫计划要到村到户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实“三化”:1、落实信息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督。2、落实清单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脱贫“任务清单”,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形成核查“进展清单”,明确“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3、落实图表化。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乡镇、村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及时间表。

四是建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七个政策支撑文件,一是产业扶贫方案(县农业局),二是搬迁扶贫方案(县住建局),三是医疗救助扶贫方案(县卫计局),四是教育助学扶贫方案(县教育局),五是培训就业扶贫方案(县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贫方案(县民政局),七是整合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县财政局)。另外承担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保障等十项重点工作的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尽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进工作;二要继续办点示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要全面推开,重点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和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

六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鄂政办发(2015)63号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建立“以县为主体、省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动精准脱贫。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对下加强氛围营造,对上加强联络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我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篇二】

2017年7月7日,自治区举办全区扶贫办主任业务培训班。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黄世勇副主席、自治区扶贫办蒋家柏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会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我会工作实际,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推进上半年贫困户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会落实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情况

(一)认真制订《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实施方案》和《区总工会“五年脱贫攻坚、共圆小康梦”行动计划》。根据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及时召开各责任部门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制定了以我会为牵头单位的《覃塘区脱贫攻坚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工作实施方案》、《覃塘区总工会“五年脱贫攻坚、共圆小康梦”行动计划》,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安排等方面,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为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二)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工作。我会在编3名干部到大岭乡政府村心村(贫困村)与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首先掌握结对帮扶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其次是进村入户调查核对情况,并根据结对贫困户各户实际情况,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再次是认真听取了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详细做好记录。我会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其中:我会于4月14日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核实了解结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仔细倾听和征求结对贫困户的想法和需求。于4月29日组织干部参加大岭乡贫困户光伏发电项目培训会议,并对正在参会的结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的宣传发动,要求结对贫困户积极参加这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增加结对贫困户的收入;于5月3日组织干部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动落实光伏发电和种桑养蚕等产业。其中就有5户贫困户不愿意参加,经过多次组织干部入户宣传发动,我会干部结对帮扶的9户贫困户就有7户参加了光伏发电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依据大岭乡种桑养蚕的特色产业,我会负责的9户贫困户中就有2户贫困户种桑养蚕,种植桑树5至6亩。结合实际,我会请养蚕技术人员2次深入贫困户中对其进行养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养蚕技术,增加他们经济收入,实现产业脱贫。

(三)制作结亲卡情况 我会根据区精准办的要求,及时按照结亲卡的内容完善好,编制“扶贫结亲卡”并钉在贫困户门口。为进一步实施精准帮扶打下基础。 (四)落实扶贫经费,帮助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我会了解到挂点的贫困村??村心村在春节开展外出返乡农民工文化娱乐活动,我们扶持了8000元经费,再次扶持8000元给村心村开展村屯道路及三条水渠建设,最后落实6000元经费帮助贫困户开展种桑养蚕培训。

(五)开展“送技下乡,助农增收”扶贫行动。6月7日,我会到大岭乡政府举办一期贫困户(农民工)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我会邀请了自治区劳模、高级农艺师谢寿泳同志为100多名贫困户(农民工)传授种桑养蚕技术。使广大的贫困户(农民工)掌握到更科学的种桑养蚕技术,促进该乡镇养蚕产业的发展,增加贫困户(农民工)经济收入,争取早日脱贫脱困。

(六)建立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按照扶贫办认定贫困户的标准,我会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全区贫困户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信息数据库,对这四类人员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全面掌握这四类人员信息,积极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帮扶活动。

(七)学习政策,熟悉政策。7月7日,我会组织全体干部到大岭乡村心村贫困户家中宣传小额贷款政策,这项惠企惠民政策广泛宣传后,我会负责的10户贫困户,其中就有5户签订了小额贷款项目。此外,根据区精准办印发的两套农户版、综合版的强农惠农政策汇编材料,我会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学习和熟悉政策,更好地为贫困户服务,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贫困户由于思想上不上进,属于好逸恶劳的思想,有等待政府“给”钱的思想。

二是由于地方资源原因,帮扶项目少。

三是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信息平台构建工作量大,有待加强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是建设区精准办收集有扶持优惠政策的单位,把帮扶政策收集汇编成册,便于帮扶干部了解政策一一对号入座,落实帮扶。

二是继续做好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把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对大岭乡村心村大李屯、沙梨屯共9户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产生效益,助推脱贫。 四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大岭乡联系,争取加快落实小额贷款项目以及其他种养项目,推进贫困户增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