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已迈入关键期、破冰期,如何揪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啃掉“硬骨头”值得思考。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村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欢迎大家阅读!
【村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为了更好的了解所在乡镇的情况。周末,跟随着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队长的步伐,在村主任的带领下,一路驱车,走访农户,了解情况。为了能看到最真实的信息,我们没有提前通知农户,都是随机调研。在路途中既看到了一幢幢美丽的屋舍,也看到了东倒西歪的房屋;既看到了干劲十足的村民,也见到了“啃老族”式的懒人;既看到了村组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效,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座谈时提出了“六个精准”和“四个切实”,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尤其是贵州等地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象识别困难、扶贫资源分散、基础设施滞后、基层组织弱化等等。
1、贫困对象识别困难
虽然很多地方在贫困对象识别时从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劳动能力、教育负担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户申请、组评议、村评选、乡(镇)复核、县核准的办法层层把关,为了保证识别的公平公正还提出了“九不准”的原则等等,但由于受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多元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准确统计农村家庭收入,且因贫困户所能获得的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隐性利益,致使贫困对象识别困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有些贫困户是打架打出来的”的现象。
2、扶贫资源比较分散
扶贫资源分散是制约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我国当前扶贫项目的实施来看,直接参与扶贫资金分配和管理的部门有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扶贫办、能源办、交通、国土、粮食等10多个部门。虽然各级政府考虑到扶贫资源分散的现状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协调、整合,但客观上很难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一个产业或项目,因此,难以使有限的扶贫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贫困地区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是必须要补齐的“短板”,这决定着精准扶贫能否顺利推进。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是发展产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前不少贫困地区仍普遍存在群众出行难、耕作难、用电贵、饮水不安全、居住条件差、通讯不方便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更限制了村级产业的发展,这是推进精准扶贫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4、基层组织相对弱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对精准扶贫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入党意愿不高,因此,在农村基层发展党员比较困难,难以形成稳定的后备党员队伍,大部分农村普遍存在基层党组织弱化的情况,面临党员年龄偏高、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1、完善贫困户进退机制
只有完善贫困户进退机制才能保证贫困户进退有序,这要求必须做好做细做实贫困户识别工作。具体而言,就是镇村干部要真正深入农户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包括居住、收入、健康、教育等方面,准确核算农户的家庭收入,使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农户主动退出贫困户行列,对存在的为获得扶贫政策、资金而出现的分户、拆户、并户现象进行清理,进而保证识别的精准性,并找出找准致贫原因,如此才能为精准施策提供基础。
2、整合分散的扶贫资源
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而有限的扶贫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受条块分割的限制,难以得到有效整合的现状,严重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这要求必须整合分散的扶贫资源。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领导,强化精准扶贫的领导责任制;同时,各级政府要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协调、统筹、整合分散在扶贫、财政、农林水、教育等部门的资金、项目和政策,如此才能形成资源合力和集聚效应,确保精准扶贫的效果。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决定着精准扶贫的成效,这要求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培养经济能人、科技示范户、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年轻、有文化、有见识的人入党,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其次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不仅仅是党性教育,还包括技能培训等;第三,根据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加大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的力度。
4、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
精准扶贫作为政府主导行为,仅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推动还不够,必须创新扶贫思路,营造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首先要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选准产业和项目,鼓励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土地等入股的方式,增强贫困户脱贫的意愿和动力,提高贫困户收入;其次,探索多样化的扶贫方式,除工作队驻村帮扶之外,发展电商扶贫,动员本村在外工作的干部、企业家返乡帮扶等;第三,发挥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使企业为村级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公司+农户”、第三方参与等扶贫新机制。
【村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
对农民的精准扶贫,并非从近些时候才开始的,有学者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有精准扶贫这么一说,然而它并未在上个世纪受到如此之规模的重视。当我们再次关注精准扶贫时,笔者觉得有必要谈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贫困到底是该政府帮助还是自谋生路?2017年2月份,笔者在返乡途中时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标语??“致富首先得立志”,大意是说,要致富先得自己有致富的决心。然而,我们依稀记得以前有很多这样的宣传口号??“要致富,先修路”、“要致富,多种树”等等。从不同的政治引导来看,到底是先立志,还是多修路,多种树?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形而上层面的精神勉励,后者是形而下层面的资源配置。比如说,某村以生产橘子为主,但因交通不便,村民要运输橘子到外地去卖就成了大问题,即便有商人进村来规模收购,交通依然成问题。这么一看,“致富靠交通”还是很有道理。同理,种植树木可以卖钱,鼓励当地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树木或花卉,同样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实在不行,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到网上去卖,不是也能致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致富不单是靠资源、交通、技术等,而是靠心态,岂不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政治引导?甚至在背后,不免让人怀疑,某些部门是否是在推卸责任呢?政府应该拿出更多诚意,引导农民种植有市场销路的产品,以及去外地市场更多地推介本地特色产品,而不是简单地说让农民有立志致富决心在先。农民朋友当然是想发财的,如向农民做调查,估计很多人会说,“谁嫌弃钱多?”故此,农民致富靠先立志,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假命题。他们顶多是不敢去拼,这才是真问题。何况,对于有些农村而言,又有什么特色资源去拼呢?农户个体谁又承受得起市场风险呢?如我们曾调查的Z村,一户农家因其女婿介绍,开始种植草莓,本以为会大赚一笔,不料大棚搭建、种苗等都弄好以后,没做好经营管理,未抓住市场行情,投入了几万不说,最后收获时却“亏死了”。如此情况,你让一位农民怎可能还有信心去继续种草莓?他立志了,但是没用。或有人说这是个案,其实不然,该村还有人种植了洋葱,同样也因种种原因亏得血本无归。
第二个问题是,扶贫到底要怎么扶?笔者在山西农村调查时,当地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们,他所负责的扶贫对象共5家,自己每个月收入(他有事业编制)共2000多元。如果单纯支持每户每个月400元,那么自己基本上一个月等于白干。在收入一定,对象被安排为5个不能变动对象的情况下,他如何去完成精准扶贫?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可以想象,当旧有的输血式扶贫撤走以后,农民依然是贫困的。何况,此类平均主义思维和一对一帮扶思维的扶贫方式,很可能导致的不是贫困的减少,而是贫困的增加。中国有句古话,“穷则思变”,如果一味用钱去解决问题,那么贫困农户就可能会形成依赖感,甚至觉得“不劳动,反正每个月都有400元拿”等等。这类心理一旦形成以后,很可能导致其好吃懒做,贫困继续。进一步说,那个负责对这5户人家进行扶贫的人,每个月工资基本上都搭进去了,又不能有更多的收入,他自己的生活怎么办?他不去做,又完不成相应的指标任务,故而就可能造成新的贫困发生。笔者并非说不该帮扶,如同我们以往上学一样,一对一的帮助学习,的确有可能增加考试分数,提高学习成绩。关键是,精准扶贫得量力而行,不能简单作为政治任务摊派下去,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把具体任务执行者弄得“饭都没得吃了”,这主要是某些地方在执行政策时思路有问题,具体操作也有些欠妥。
其实,二者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优化处理。如帮扶单位或基层干部将其所拥有的资源对位具体帮扶乡村,引导外部可利用资金资源进入,寻找地方性特色发展之路,进而以农民自我创富方式来实现“扶贫”。或者说,政府在城镇化方面努力做得更加完善,让农民有意愿而且能够进城打工,通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可以成为从事城市相应缺乏的结构性劳动力,如环卫工、家政服务等,把“人口红利”和“城市劳动力缺口”对位起来,从而使得进城农民可以相对“过得好些”,达到双赢结局。
从本质上说,关于社会资源再分配,这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如何减少城乡差距,不仅仅是一对多的帮扶问题,更应从结构和制度上去考虑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因为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农村的发展被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远远抛在了后面,农民从原来的“当家人”逐渐变成了“边缘人”。农村的贫困,不仅仅是需要工业反哺乡村的问题(现在环境受到污染的乡村很多),而且更是乡村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尤其是发展特色农业。湖北省荆门市的“中国农谷”就是农业生态+旅游+种植农产品一体发展模式,当地人居住的房子由政府出资改成徽派建筑样式,政府主导加强宣传吸引城市市民来体验农业农村,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民因此逐步走向致富之路,当地每年举办的油菜花节,带动旅游文化消费,周边村民可获利上万。在蓬蓬勃勃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做好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大发展,让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生活,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