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网

 我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战略目标清晰,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任务明确,具有宏观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十大任务。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差距依然明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都存在不少“短板”。《“十三五”规划建议》正是基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十个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收入翻番, 靠什么实现

全面小康,百姓收入增长最有“获得感”。分享发展成果,百姓收入增加最直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不少。在这样的形势下,靠什么来实现收入翻番?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对城镇普通劳动者而言,工资是主要收入来源。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工资怎么才能提高?

“根本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分蛋糕,首先要把蛋糕做大,然后才是如何切好蛋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王学力说。

只有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工资提高,才是可持续的。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当前,正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展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为中国经济打造新动力的同时,也成为未来收入增长的新源泉。

其实,农民要想增收道理也是一样的。在国家加大扶贫、支农力度的同时,现代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舞台。

积极创造更多财产性收入

很多人反映强烈的收入“被增长”“被平均”等问题,实质上是收入分配机制亟待进一步改革,这样才能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十三五”会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强调按劳分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知识、技能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最低工资标准的连续上调,起到了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托底”作用。国家还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逐步引导全社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此外,一些新因素正在收入分配调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实现收入提高

人人都想涨工资,不过实现起来离不开个人努力。

王学力分析指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要迈向中高端,对职工的技能、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工需要不断学习,通过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适应经济结构升级需要的同时,实现收入的提高。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不同行业产业分化严重。专家建议,择业时更多关注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选择供求关系中供不应求的行业,这样有助于收入的较快提高。

除了个人努力、企业发展、国家推动,收入特别是城镇职工工资的提高还离不开一个重要机制——集体协商机制。

十年翻番,年均增速不低于7.2%便可实现。回首过去,“十二五”前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9%和10.1%,为收入翻番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经济发展、“双创”推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为收入翻番增添新动力。“对2020年收入翻番的实现,我们充满信心。”莫荣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