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十三五规划建议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网 2023-12-19 03:56:37

篇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最主要的是它是第一年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或冲刺时刻,能否实现“双中高”的发展目标是决胜的关键。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均是前所未有,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国内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风险释放,国际则面临经济持续低迷和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双中高”目标,十分不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最大的困难也得克服,最重的挑战必须积极应对。这就是通过科学、前瞻的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化风险、化挑战为机遇,高质量地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的新理念框架,即坚持五个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革命。

五大发展是理念创新,也是重大的战略方向和举措。新常态下的发展最大的挑战是在旧的发展动力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如何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使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显著提高。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确立和坚持践行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实现由数量扩张式的外延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增长转变,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的实质就是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摆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新发展模式;而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各种经济社会风险,协调发展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举措。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我们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予以重大关注和战略安排,这就是系统全面地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战略。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着眼于全球视野来解决各种发展难题,并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是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开放不仅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体制创新,促进改革,实施新的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开放战略,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共享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落脚点和出发点。

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确定以后,最主要的是行动,加紧行动。我们欣喜的看到,这也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特点,重视行动,行动是关键。五中全会公报中我们看到了六大“行动”的表述,十分有新意。如要推动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创新的主要领域,必须加紧行动予以全面推进,形成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更多的国家和大从的行动,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浸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大规划国土绿色行动,海湾整治行动。而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不仅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而且号召社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议》还提到一个更令人惊喜的行动计划,那就是向贫困全面宣战,基本消灭困难,提出我国现代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篇2

公共服务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公共服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是公共服务的定位日趋合理化,公共服务被看作是执政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中国梦把宏大叙事和微观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央领导谈中国梦的时候不是仅仅停留在国家、民族的层面,而是紧密联系了老百姓的生活和梦想,紧密联系了公共服务。其次,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财政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大幅度压缩了行政开支,增加了有关民生的投入。再次是对于公共服务公平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采取了一些相应举措。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共享发展的理念,对于公共服务问题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公众目前对于公共服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关注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也关注公共服务供给公平的落实;既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也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精细化。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体人民是“命运共同体“,也应该共同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成果。所以,五中全会强调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共享发展,就要缩短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五中全会提出,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共享发展,就要减少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共享发展,就要消减公共服务的人群差距。我国还有大约7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十三五”时期,要精准扶贫,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实现共享发展,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公共服务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领导干部要把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实践中,就要设计“聪明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更多的幸福感,同心同德,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