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为民办实事

思而思学网

1、2016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为民办实事


刘伦堂,男,汉族,湖北黄石市下陆区人,1940年8月出生,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至2008年任下陆区老鹳庙村党总支书记,2010年老鹳庙村实施“村改居”后,任老鹳庙社区党总支书记至今。曾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黄石市优秀村党总支书记”等荣誉称号。6月25日,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去世。25年来,刘伦堂同志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勤奋工作、鞠躬尽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最终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应尽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丢了铁饭碗,人家说他亏了;群众致了富,他回答赚了??(信念坚定)勇立潮头摘“穷帽”

25年前的老鹳庙是个穷地方,全社区2400多人,仅仅只有600亩菜地,人均耕地不过三分,村办水泥厂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而停产,人平负债1500元,群众意见纷纷。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刘伦堂接受乡党委的安排,放弃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到了老鹳庙,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经过日日夜夜的走访、思索,刘伦堂意识到只有兴办工厂、发展村办企业,才能让老鹳庙村人民甩掉压在背上的数百万元债务。他本人自动请缨,到担子最重困难最大,安排村民就业最多的村水泥厂兼任厂长。刘伦堂四处奔波,找亲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终于凑齐了3.5万元,在回村任支书的第13天,水泥厂重新点火开工了。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水泥厂年产值实现128.8万元,上交利税15万元。刘伦堂又利用村里丰富的石材资源办起了建材厂、碎石厂、三磷灰厂、建筑队等企业,并使这些企业初具规模。老鹳庙村不仅很快还清了所有债务,村级经济还大有结余。2013年,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3亿元,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群众盼就要干,他心装一本民生账??(为民服务)鞠躬尽瘁尽职责

翻开刘伦堂的记事本,记录着“谁家生活有困难”、“哪家危房要修缮”、“哪位病号需照顾”等“小事”。居民们说:“刘书记对我们的难处心中有一本账!”

从1989年就任支部书记起,刘伦堂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那就是把事关2400多名居民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作为“大事”来抓,件件要有结果,事事要有实效。正是有着这样一条“规矩”,在任职的25年时间里,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改造社区泥巴路7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村级公路全部硬化,组组通水泥路,全面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水、改厕、改电,解决了群众烦心的“低电压”问题,让居民在全区最先用上自来水,实现了几辈人都盼望的梦想,让周边居民羡慕不已。

“没钱要想事,有钱要办事,为民办实事。”??(勤政务实)勤政务实死而后已

社区干部方杨奏,与刘伦堂共事有10年了。“他总是说‘党员干部就要为群众办事,不然干着啥意思,生命就应该在党徽中闪光。’”此时,方杨奏一直流着泪。刘文兵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他一觉醒来,总是能看到父亲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写材料,地下还有揉成团的废纸。下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清这样评价刘伦堂:在下陆区所有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刘伦堂年龄最长,但他从不倚老卖老,一直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乐当“老黄牛”。一心埋头工作的刘伦堂,没想到病魔正在一天天地蚕食着自己的身体。十组居民程时全,原来一直借住在二哥约30平米阴暗潮湿的小屋,一直想在房前余基上建栋新房。可老鹳庙属于下陆重点管控地区,禁建新房。程时全求助刘伦堂。刘伦堂实地查看后,表态将让程时全早日住进新房。刘伦堂和程时全一起,顶着烈日,跑规划、跑城管,找各部门签字,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时全拿到了政府批文,可刘伦堂却病倒了。程时全后悔莫及,他怎么也没想到,刘伦堂这时竟已查出患上了肝癌晚期。社区主任程冬生说,去年9月一晚,刘伦堂前往重点项目众联物流协调工作的路上,突然感觉到腹部隐隐作痛。程冬生关切地询问:“刘书记没事吧,要不去医院看看。”刘伦堂摆摆手说:“我没事,赶紧做工作。”哪怕是在生病治疗期间,刘伦堂也要强撑着身体坚持到社区一线,为民办实事。

“如果他能好好休息,也许就不会这么突然。如果他不是集体的带头人,他就有理由在家养病。”程冬生说。但在刘伦堂身上,并没有这许多“如果”,因为他的心里,装下了大家,而唯独没有自己。

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学以致用

“善于学习,并善于学以致用。”李文清这样评价刘伦堂。他说,刘伦堂在下陆区党建上创造出了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小组上、建在企业班组上,驻组包户等很多经验。李文清说,刘伦堂虽然学历不高,但25年来坚持学习,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创造了下陆区多个第一:他是下陆区第一个办水泥厂的企业家,第一个带头搞经济体制改革的村支书,第一个搞村级工业园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带头人,也是下陆区同时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劳动模范的唯一之人。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刘伦堂每次讲话的讲稿,都是自己一笔一画手写的,上面有很多修改记录,未见他用打印稿。“在这个信息时代,还有多少人用这种耗时费力的笨办法?”李敬军说,这些年来,他手写了几十万字的心得体会,难能可贵。

“身体真的不行了,再也不能挨家挨户走访了,群众还有很多困难,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无能为力了……”笔记本上,刘伦堂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老党员对百姓的无限热爱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老鹳庙从一个负债300多万元的村,到如今集体收入近百万元的社区,从人平不足千元到现在的人均突破6000元,老鹳庙也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商贸业的发展升级,这离不开刘伦堂敢于担当善学善用的优秀品质。

当干部要公道清白,决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清正廉洁)打铁先做到自身硬

2003年,儿媳江四兰想买套商品房,缺10万块钱,找到他,想父亲借点钱给她,但刘伦堂只能拿出几千元。后来夫妻俩只好找别人借钱,前几年房子才还清贷款。为此,江四兰一直对公公有看法。当他在弥留之际,拿出自己唯一的储蓄?一张只有3000多元的农行存蓄卡的时候,儿媳哭了。对刘伦堂有看法的还有他的同胞哥哥刘伦华。刘伦华是社区公认的困难户,多次找刘伦堂想包点工程。但每次都被拒绝,大哥因其不讲情面,见面都不跟他说话,视同路人。就在刘伦堂病危期间,刘伦华都没有来看看弟弟一眼。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盖起来的两层小楼早已破旧不堪,里面还住着刘伦堂大儿子和小儿子两家人,简陋的装修、老式的木门木窗、用了几十年的老旧家具,这就是刘伦堂的家。曾经有几个工程建筑商找到刘伦堂,要帮他把房子免费装修一下,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当了25年的带头人,刘伦堂经手的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几十个,一些老板带着钱物找到刘伦堂,请他帮忙,但每次都是高高兴兴来,“灰溜溜”的走,他丝毫没有动心。不仅在经济上,不准让亲人朋友插手,在党纪政纪上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大儿子刘文兵生了个姑娘,想要个儿子,但是刘伦堂坚决不许。小儿子刘红兵一直在附近一家企业打工,父亲从来没为他工作说过一句话。刘文兵说,父亲临终前,将家人叫到跟前说:“我这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对不起你们,但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一点扯不清的账,做人一定要公道清白,决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集体富了,但钱一分都不能乱花,必须为广大居民谋利益。这是刘伦堂当了25年的“一把手”,一直信奉的处事之道。

刘伦堂给“两委班子”定下“四不准”:不准用公款送礼、不准借工作之便收取礼物、不准以任何名义侵占公物、不准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社区各项收入,全部对外公开,每笔开支必须经过居民理财小组审核。

刘伦堂走得仓促,生前唯一留下的遗言就是,死后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老家林场。这里背靠村庄,规划中的广州西路将从这里经过,他想默默地注视着这里的变化,期望后人能实现他发展商务物流、对接团城山商务区,建设老鹳庙新城的梦想。

刘伦堂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那种不等不靠、勇为人先,誓让旧貌换新颜的开拓精神;紧跟时代、勤学善思,干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境界;利为民谋、权为民用,视群众如亲人的公仆情怀;无私奉献、公道清白,把一生交给党的质朴本色,铸就了永恒的老鹳庙精神。

2、2016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为民办实事

“刘伦堂同志是我们身边可亲、可学的好榜样,我们要认真学习!”19日,市委书记周先旺在下陆区调研时指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刘伦堂同志“清廉如水、一心为民”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上,把群众期盼的事情办好。

周先旺首先来到老鹳庙社区刘伦堂家中,慰问其亲属,并同刘伦堂的大儿子刘文兵促膝交谈;前往老鹳庙社区群众服务中心,与刘伦堂生前的同事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刘伦堂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周先旺说,刘伦堂同志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好干部,他清廉如水、一心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胸怀与境界。大家都很怀念刘伦堂同志,是因为他一直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困难扛在肩上,为群众解难分忧,他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形象朴实而光辉,是我市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楷模,是践行的时代先锋。

周先旺说,刘伦堂同志的精神,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更是老鹳庙社区党总支的集体精神。社区党总支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弘扬好、把优良传统发扬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刘伦堂同志过去与大家一起定下的蓝图实现好,把对刘伦堂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努力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周先旺一行还前往胜利社区等处调研社区建设等情况。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新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参加调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