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个绝对心得体会【优秀】

思而思学网 2023-12-10 01:46:19

认真学习了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关于“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同志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的决定,我认为,市委全会召开得非常及时,审议通过的《决定》意义深远,我坚决拥护,认真执行。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习两个绝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两个绝对心得体会(一)

根据市委书记王晓对“两个绝对”的说明,我更加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决定》是市委在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坚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所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制度创新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市委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担当,充分反映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和热切期盼,对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开创西宁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自2015年市委提出并践行“两个绝对”,到今年市委召开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西宁市委关于“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同志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的决定》,这一过程是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已成为全市各项工作的管总治本之策,成为西宁政治生活准则和独特名片,也是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政治保障和政治优势,对西宁未来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对市委决定表示赞成并着力践行。

对党绝对忠诚,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终生奋斗,是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原则、政治本色和政治灵魂;对以*同志的党中央绝对服从,在言论和行动上保持绝对一致,是共产党员在认识和实践基础上的不二选择。党的历史和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核心坚强有力,广大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对党忠诚信赖毫不动摇,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力拼搏,才能在全党全民族形成巨大凝聚力,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把从严治党、思想政治建党作为首要任务,市委做出的“两个绝对”的决定,非常符合中央要求和我市实际,体现了市委的责任担当和西宁市党建工作的特色。这是一件大事、喜事,值得西宁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自豪和骄傲。

作为一名刚刚退休的老同志,我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贯彻落实好市委“两个绝对”决定要求,继续关注

学习两个绝对心得体会(二)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使“两个绝对”根植于党员内心深处。在今后的党员教育活动中,班仲营村“两委”班子将依托“三会一课、夏都学习APP、党建微信群、教育广播”等抓好党员思想教育,带着感情学实、学真、学深,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的动力,不忘初心,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高标准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之呈现常态化。

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党性教育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身心归党,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完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党员搭建学习教育的有效平台,创新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学习教育载体,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抓手、出实效。付诸实践,促进党员群众自觉践行“两个绝对”。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做,作为农村党员,要做到遵章守纪、严格自律、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清正廉洁,以老实做人体现对党绝对忠诚,以踏实干事与党保持绝对一致,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努力做践行“两个绝对”的合格党员。作为村干部,要落实党中央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为群众增收致富做好表率、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学习两个绝对心得体会(三)

2017年1月9日,在西宁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王晓从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再次强调“两个绝对”。他说,“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同志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已经成为西宁政治生活的独特名片,成为全市上下走好新长征路、建设幸福西宁的最根本要求、最突出主线、最鲜明特色和最重要经验。

在市委提出的“两个绝对”中,“忠诚”与“一致”是定性要求,“绝对”是定量要求,前者不能出偏差,后者不能打折扣,两者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们绝不能以为,只要是朝着“忠诚”、“一致”的方向努力,“绝对”的纯度高一点儿或低一点儿,无关大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忠诚于党、服从中央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什么“中间地带”“缓冲区域”。

第一,“绝对”植根于纯粹。指出,在对党忠诚的问题上,必须纯粹。什么是“纯粹”?我理解,一方面,理想要纯。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是党员干部自觉保持“忠诚”和“一致”的内生动力。那些“两面人”身上存在的“伪忠诚”“假一致”,“伪”在哪里?“假”在哪里?根子就在于其骨子里信的东西和表现出的言行不一致。作为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的信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是我们的政治基因,务必真学真信、不含杂质,绝不能出现“转基因”。对西宁来说,要严防理想信念“空心化”“功利化”等不真、不纯现象,永葆共产党员的纯粹底色。另一方面,情感要纯。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郑重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初心,就是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纯粹情感、赤子之心。我们不能以为,和理想信念相比,情感属于感性层面,就不加以重视。共产党人干革命、做事业,靠信仰、信念,也靠激情、真情。这种激情、真情,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坚守理想信念的“保鲜剂”。我们要自觉以尕布龙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与各族群众一块过、一起干,以执政为民的赤子情怀把“两个绝对”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绝对”体现为自觉。一提到“绝对”这个词儿,有些同志可能就会自然不自然地联想到约束、限制等。需要指出的是,践行“两个绝对”,纪律是重要保障,但完全靠外在约束“逼”出来的“绝对”,是不够的,最终要靠发自内心的理性认同和建立在科学理论武装基础上的高度自觉。我们只有从思想源头上,像和党中央那样去思考、认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绝对忠诚、绝对一致。孔子曾经讲“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共产党人来说,“不逾矩”的最高境界是靠对科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形成的。践行“两个绝对”之所以在西宁能够形成现有的实践基础,关键就在于党员干部在学用系列重要讲话中尝到了甜头,深感是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形成了理性认同。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深刻的理性认同、高度的理论自觉成为践行“两个绝对”的不竭动力。

第三,“绝对”来自于辩证。“两个绝对”本质上是辩证法的产物。这是因为,我们所绝对忠诚的党,所绝对服从的以*同志的党中央,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这是一个充满辩证法的过程。我们讲的“绝对忠诚”,不是静态的,而是对95年来这段苦难辉煌历程的所有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历史启示的尊重和认知。我们讲的“绝对一致”,不是孤立的,而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有奋斗、所有实践、所有探索的尊重和延续。因此,我们所讲的“绝对”,是指精神内核层面上的绝对,这是“两个绝对”的魂魄。那种把中央大政方针当作“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行为,实为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背离了“绝对”的要求,我们坚决反对;那种认为“绝对”就是一字一句死抠文字、不敢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的想法,实为惰政懒政、不敢担当,降低了“绝对”的境界,我们同样坚决反对。我们要把坚决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统一起来,以奋发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践行好“两个绝对”要求。

第四,“绝对”关键在持续。在“两个绝对”要求中,“绝对”既是一个深度概念,也是一个长度概念。力度不够,不是“绝对”;坚持不久,同样不是“绝对”。我们看到,在市委的示范推动下,全市在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方面,已经实现了从机关到基层、干部到群众、党内到党外的延伸,但在融会贯通方面尚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在不少单位、不少干部中还存在“为学而学”“碎片化”学习等情况,入脑入心、学用结合上差距较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鲜明的理论主题、严密的理论逻辑、完备的理论建构、厚重的理论风格、深邃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形成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成熟理论体系,在西宁工作实践中充分彰显出科学真理的强大威力。为此,我们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上,要坚持一以贯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当前,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是我们把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普遍性、规律性真理转化为改革发展实践成果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践行“两个绝对”要求的具体载体和实践路径。我们绝不能仅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印在脑中、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坚强的定力和深厚的韧劲,把“两个绝对”要求贯穿于自身工作和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