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心得体会【精华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7 16:43:43

对于我们党而言,解放思想不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实践而言,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肇庆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肇庆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心得体会(一)

3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旭东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解放思想、实干兴肇”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全市“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强调要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当好实干兴肇的表率。

陈旭东指出,该市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对解放思想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历次思想大解放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束缚我市发展的思想顽疾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和根治。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枢纽门户城市的冲刺攻坚期,改革发展千头万绪,困难挑战纷繁复杂,只有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围,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更好地破难题、扫障碍、聚人心、转作风,加快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

陈旭东强调,贯彻落实全市“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要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登高望远的关系。要学会抬头,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多了解掌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切入点。要对标先进,学习珠三角核心区城市的先进经验,扫除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补上经历短板、能力弱项。要敢于突破,以新理念、新思路谋划推动工作。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创新求变的关系。要有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来谋划推动工作,大胆突破原有的经验、原有的本本,努力想出新办法,找出新出路。要学习互联网思维,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变会签为会商,着力提高办事效率。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要认清肇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角色定位,进一步深化对肇庆市情的再认识,要有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努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思想大解放扭转发展的被动局面。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必须把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法治统一起来,以依法行政的新思维拓展思想解放的空间。要用制度建设保障解放思想,形成支持开拓创新者、保护勇破常规者、善用有棱有角者、淘汰四平八稳不作为者的干事创业的氛围。要处理好思想解放中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压力的关系。要激发内生动力,追求内生动力的解放思想,使思想自觉成为行动自觉,从认识到位到行动到位。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上的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既要从战略上解放思想,加快“东融西联”、产业强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也要在战术上解放思想,加快园区建设,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服务。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真抓实干的关系。要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东融西联、产业强市、实干兴肇”发展战略,把“实、干、兴”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做到谋划要实、部署要实、推进要实,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干,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努力实现“工业振兴、产城共兴、城乡齐兴、绿富同兴”。

陈旭东强调,开展“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是市委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政府党组成员和政府组成部门人员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当好表率,带头强化学习、带头找准问题、带头抓好整改、带头建章立制,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要转观念,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围绕阻碍我市创新发展“痛点”“难点”,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要转职能,以“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管理转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转方式,在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建立综合监管体系上做工作,在职能实现方式更科学上求突破。要转作风,通过“转作风”实现“优服务”,为基层和企业群众简政减负,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市政府党组成员、非中共党员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府办有关负责同志,市直及中央、省驻肇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府办公室正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肇庆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心得体会(二)

实现未来奋斗目标,思想不解放,一切都是空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进行新一轮思想解放,大力破除禁锢肇庆发展的种种落后思想,切实增强珠三角意识,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大发展。从去年6月初市委书记赖泽华到高要调研时首次提出,到写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放思想、切实增强珠三角意识正逐渐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

肇庆市新的党政主要领导到任以来,带领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践行解放思想,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在全市刮起一股干事创业的实干新风,为肇庆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敢为人先勇改革

加快建设枢纽门户城市,必须在深化改革、政务服务、融资投资等方面敢想善干,闯出一条追赶发展新路。但是,有的干部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不愿改革、不敢改革、不会改革,只会照搬条条框框,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当前拼服务的时代,严重阻碍了肇庆的发展。

公积金贷款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市民的切身利益,曾经肇庆的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间远远长于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集体投诉。赖泽华为此专门作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审批速度。经过数月努力,各个部门的审批流程进行大瘦身,办理时间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34天。

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新的户籍制度改革,全方位放宽了入户肇庆的条件,其中,放宽租赁居住人员入户条件,居住满半年可拿户口,这种“零门槛”的入户条件开启了全省先河。

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还大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企业、群众只需进“一个门”、上“一张网”就可以办好各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还将对中介服务进行改革,搭建“中介超市”,摘下“红顶中介”的帽子,为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搭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开放包容胸怀广

开放包容是肇庆的历史传统,在明朝海禁时期,肇庆敢于接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上岸,书写了一段佳话。市委、市政府秉承开放包容的精神,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共融共赢的意识,汇聚一切积极因素,加速肇庆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投资肇庆的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内资还是外资、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一视同仁,全心全意地做好服务。对有意参与肇庆建设的企业,以实力论英雄。321国道城市化改造、肇庆新区综合管廊、肇庆新区体育中心、肇庆新区商务会展中心、市体育中心等项目引入中铁、中建等大型国企参与建设,不断刷新了肇庆的项目建设速度。

肇庆要加快发展,需要干部奋发有为。现在不少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束手束脚,不敢大胆闯、大胆干。市委旗帜鲜明鼓励“为官有为”,即将出台容错纠错预警机制的意见,明确容错纠错的范围、认定程序和结果运用,加强失误风险预警,宽容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失误,让勇于干事的干部吃上定心丸。干部只要是一心为公、不越红线、不破底线,就可以大胆做、放心干。

对标先进追求高

曾经的肇庆,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中游,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中游心态,缺乏忧患意识,没有争先进位的勇气和干劲,导致肇庆多年的“下游发展”。作为珠三角一员,肇庆绝不能再坐井观天,必须对标先进找差距,在产业、城市、交通建设等方面奋力赶超争一流。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学习考察团到湖南、广西、贵州以及省内的兄弟城市取经,学习先进经验,对照发展差距,深深触动了领导干部的心灵,坚定了追赶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现在,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都以珠三角发达地区为标杆,努力向先进看齐。去年底,省发布的《2017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肇庆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排在全省末位。市委、市政府今年将大力优化涉企服务环境和行政服务环境,努力降低企业投资营商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针对企业成本偏高的问题,我市提出要加快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确保制度性交易成本低于周边地区。为加快投资项目审批,我市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即将出台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办法,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总时限从107个工作日减少到36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总时限从156个工作日减少到42个工作日,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是肇庆发展的软肋,市委、市政府以广佛等地区为标杆,经过认真研究,大手笔谋划了“十三五”时期超过1100亿元的交通项目。其中,对接佛山的项目均按照佛山的道路标准,321国道城市化改造项目达到双向十至十二车道,肇开高速肇庆至高明更合段为双向六车道。

与时俱进谋创新

成立市招商委员会是市委、市政府扭转肇庆被动发展局面的创新之举,大大调动了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去年,市招商委员会各招商引资(智)小组和驻外机构新引进合同项目90宗,计划投资总额208.82亿元。今年,市招商委员会各小组和各县(市、区)都摩拳擦掌,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以前,政府融资都把商业银行作为主要渠道,2015年,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去年,我市政府性融资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大部分来自政策性银行,这些资金成本低、期限长,大大降低了我市的发展成本,以时间换空间。

市委、市政府在推进肇庆新区的建设过程中,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肇庆新区四大水系把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结合一起建设,打造岭南特色的水乡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把核心区45公里综合管廊和配套建设的38公里市政道路打包,实现了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此外,市委还即将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重点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坚决把不想事、不干事、不担事的干部清除出列,让“有为才有位,无为就无位”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荣耀。

亲商扶商要“亲”又“清”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产业的振兴,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今年新春开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慰问企业,随后还召开企业家新春茶话会,向全市企业家传递党委政府亲商扶商的重商理念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决心。

随后,肇庆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行动方案出炉,一揽子含金量十足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出台,为企业送出了新春“大礼包”。

此外,市委、市政府还出台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家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政商之间既“亲”又“清”,做到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和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情感上有归属。

实干担当新作风

市委、市政府实干担当的务实作风体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推进端州区“瓶颈路”征拆,拆通了市民期盼十多年的人民北路;实施府城复兴,在春节前再现了古城墙的雄姿;实施江滨堤路改造,征拆工作顺利开展;推进肇庆新区建设,商务会展中心仅用5个月就完成建设交付使用,创造了“新区速度”;全力追商,把中国电科这个“不可能”的项目变成了“可能”;铁腕打击西江盗采河砂和非法经营沙场,还西江一江清流……这一件件工作重塑了市委、市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对肇庆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现在,市委、市政府正以新的作风推动肇庆发展,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肇庆解放思想实干兴肇心得体会(三)

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一位外国观察家曾经感慨:人类21世纪是从1978年开始的。而置身其间的中国人,恐怕对一句话的感触更为深刻:一切始于解放思想。35年来,思想的解放与改革的进程总是相互激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改革突破”成为开启每一段改革新航程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论及改革条件和目的时,把“解放思想”列于首要位置,并特别强调其“总开关”作用。这再次表明,对于我们党而言,解放思想不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实践而言,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

没有思想的先导,就不会有行动的跟进;思想上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很多新亮点、新突破。要将方案转化为行动、将蓝图转变为现实,解放思想是基本前提。反过来讲,如果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人嘴上说思想解放,骨子里怕思想解放;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思想解放,具体地反对思想解放。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从调节分配到简政放权,许多时候,影响改革的思想障碍很多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尤其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

在新的时代场景中解放思想,不仅要有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更要有自外于既得利益的政治担当。只有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改革者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的狭隘,穿透短视思维的迷雾,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破冰,怎么会有蕴藏于农村中的生产潜力的充分释放?如果害怕竞争拒绝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又怎能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红利?正是看到这一点,约翰?奈斯比特才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感叹:“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柱。”

当然,敢于解放思想,更要善于解放思想。呼唤解放思想的勇气,激发大胆探索的豪情,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盲目蛮干。解放思想是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过程,必然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解放思想,首先要有指导思想,如果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谓“解放”就可能走向反面;解放思想,为的是解决中国问题,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所谓“解放”不过是头脑发热。我们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今天思想解放不可能是一声令下的活动,也不是靠等“指示”、等“批准”就能实现的。警惕解放思想“口号化”、“标签化”,不仅需要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而微的基层实践;不仅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甚至还可能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从这个角度,解放思想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个人的勇气担当,也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能叫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35年后,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就要坚决破、坚决改。提出的这“四个只要有利于”,既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也应成为锐意探索者的底气所在。

改革未竟全功,思想更待解放。涵养“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不断焕发的生机活力,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不仅有思想的真砥砺,更有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