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精华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9 21:54:33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浓缩为“两聚一高”四个字,成为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一)

闻鸡起舞,登高望远。丁酉新春来临之际,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自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带着全省人民的重托,履职尽责,共商大业。这是一次增进共识、提振精神的盛会,一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盛会。我们对省两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把握大局,还是开创新局,都需要苦干实干、积极作为。江苏正处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变为现实;江苏发展正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锚定新坐标、瞄准新目标,展现更好的精神状态,拿出更实的举措,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奋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创新的动力必须更强劲。创新引领未来。对江苏来说,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根本上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把“创新之火”烧得更旺。要在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的同时,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让改革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创新的厚实“家底”盘好用活,将创新“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发展之“渠”,既打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又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富民的步伐必须更坚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聚焦富民,要强化民生导向、锚定“富民坐标”,让百姓的口袋更鼓,饭碗更有含金量,把富民的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重视生态福祉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群众的生态财富和“隐性财富”。要激发广大群众创业的内生动力,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创造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实干的队伍必须更壮大。“两聚一高”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无论是聚力创新,还是聚焦富民,不能再去清谈为什么、要不要之类的问题,而应考虑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不能再去提多少口号、搬多少概念,而应身体力行、寻找对策。面对待解的难题、难啃的“硬骨头”,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讲真话、办实事,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人士,都要自觉加入苦干实干的“行动队”,增强执行力,形成干事创业合力,把思路变成举措,把愿景化为现实。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在春天里的谋划,以及在今后每一天里的奋斗,都将转化为丰收的硕果、书写出“两聚一高”的华美篇章!

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二)

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一个城市,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发展的最佳路径,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通过特色引领、差别竞争实现优势领先。我市这次开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要重点讨论的第一问题就是“如何确立我市发展新定位”,其要义也正在于此。

找准宿迁的发展定位,首先要站在全省“两聚一高”大格局中理解其意义和内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宿迁看宿迁,站在全局谋发展。对江苏各地的发展定位,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报告中有清晰阐述: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范。苏中地区要重融合、创特色,深入推进陆海统筹、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发展,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苏北地区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资源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全面理解苏南、苏中、苏北在全省“两聚一高”的不同定位,我们自然对把宿迁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把握。

把握好宿迁的发展定位,我们要结合宿迁市情,认真思考如何把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宏观要求落地具化为宿迁的科学定位,进而转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的生动实践。江苏在全国建设小康大局中的定位是推进“两聚一高”,宿迁在全省推进“两聚一高”工作全局中的现实任务是落实好“三项任务”。“三项任务”能否在宿迁大地落地生根,需要全市各地的每个县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结合各自的特点和职责,找准自己工作定位与宿迁发展新定位的结合点,找到推进生态经济、富民增收、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使得宿迁发展定位由概念化、理论化变为具体化、制度化、长效化。目前,通过大讨论,不少地方对各自发展目标定位已经有了新的思考。如沭阳县以“苏北县域发展排头兵”作为目标,结合沭阳发展实际进一步落细落小,积极打造中国花木之都、区域次中心城市、新兴产业基地、宜居花园城市。宿豫区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优化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工业强区、电商名城、幸福家园”。

落实好宿迁的发展定位,不仅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还需要我们每个人找准自己在宿迁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历史进程中的位置,立足本职,积极作为。落实城市发展的定位,不是简单下个定义就可以了事,定位是为了更好地进位。城市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全面打造自身特色,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才能取得发展优势。实现这一切,需要城市的每个主人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力同心一起奋斗。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每一名干部职工,当前都要把积极参与大讨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务必做到身入、心入,认真思考在江苏推进“两聚一高”全局中宿迁的定位究竟是什么?自己在宿迁落实“三项任务”全局中的定位又是什么?立足自己的定位应该如何作为?确保通过这次大讨论,每个人在思想认识上有所转变、精神状态上有所升华、工作能力上有所提高、发展举措上有所创新。尤其要变“要我讨论”为“我要讨论”,从“认清定位”到“争先进位”,积极投身到落实“三项任务”的主战场上来。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沿着宿迁新的发展轨道,在自己的岗位上精准发力,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自然越走越明、越走越宽。

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三)

3月21日下午,市航道处召开全体干部职工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部署动员会。

本次大讨论活动时间为期40天,到4月30日结束,参加对象为市直航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大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深刻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省委书记李强三次莅宿调研讲话以及在省“两会”期间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围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主题,结合宿迁发展实际、航道工作实际、个人岗位实际,重点在如何确立宿迁发展新定位、如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路子、如何聚焦富民取得新成效、如何谋求改革创新突破四个方面展开,并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市航道处负责人姜若松指出,全市航道系统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重视本次大讨论活动,要结合交通、航道发展实际,结合“三进三帮”、“挂钩帮扶”、“三服务三促进”等活动,通过充分讨论交流,努力形成有益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益于航道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学习讨论工作要求:一是学习活动要实在,杜绝走过场。要全面吃透李强书记讲话精神,做到学之能懂,问之能答,理解深刻;每次学习要做好笔记,形成简短的学习心得体会,做到学有所获。二是专题调研讨论,要形成书面成果。专题调研讨论形式要多样,围绕“四个方面”课题,采取“学习讨论会”、“交流座谈会”、“头脑风暴”务虚会等,每一组的专题调研讨论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要形成一篇2000-3000字的交流文章,各单位要将本组活动开展情况、讨论成果以及有关建议形成专题活动报告。三是要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工作。各单位和处机关各科室要通过宿迁日报、晚报、宿迁电视台、网上宿迁、速新闻、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全面宣传航道处大讨论活动调研、座谈交流、讨论、头脑风暴等好的做法及成果,切实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展示航道系统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良好对外形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