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8 03:27:32

所谓短板,既有通常意义上的水利、重大基础设施等硬件之短,又有产权制度、简政放权、投资体系建设等制度设计的软件之短。相较而言,前者堪称“速效救心丸”,能在短期内改善民生、提振投资增速、稳定经济增长,而后者则是长期发展的基础,虽然看似“软”功夫,但却成为前者能够高效实践、高效产出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一)

补短板,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一起,构成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而“补短板”这个说法,由于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常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短板一词源于木桶效应理论,是指木桶能储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而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从这个角度讲,中央站在全局角度要求“补短板”,寓意深刻。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戴上短板这顶“帽子”。补短板,不是不加区分,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以往又做得不够的工作,才能归入“补短板”的范畴。因此,补短板需要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比如,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短板,因此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是短板,因此要加强精准扶贫;面对平安中国建设,网络安全存在短板,因此要提高安全意识、开展专项整治。

对待短板,还应坚持辩证的眼光。一方面,短板尽管不能包罗万象,却又无处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存在短板,不同地区也各有其短板,经济发达地区亦无法避免。比如“北上广深”正经历大城市病,暴露出的短板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尽管短板意味着“落后”“不足”,但又常常积蓄着“后发优势”。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也可弯道超车。比如20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度落后,但通过培育创新理念,并以航空等重大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支点,科技领域的超越似乎已在眼前。

正确认识短板,是为了补齐短板。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定标和对标。这个标准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更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讲究高质量、均衡性。高质量包括经济结构高质量、社会治理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而均衡性,则指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同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查补工作中的短板,更要增强补短板意识,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提供方案,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杜绝将问题抛给过去。

除此之外,在补短板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有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意识,有服务全局的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同时,必须要有闯劲,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要有韧劲,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补短板”是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套治国理政的哲学,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智慧。我们既不能把补短板看作涵盖一切的口号,也不能忽视短板背后潜在的机遇,更不能无视查补短板的科学方法和规律。只有抓住主要矛盾、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方能补齐短板,牢牢抓住未来。

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日来,绿春公司大黑山供电所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采取自我加压、相互充电、全面提升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专业化延伸和处理各类业务的能力素质,齐心协力补“短板”,为进一步做实做细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供电所全体员工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严格按照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时间,结合各岗位的专业特点,员工素质,业务技能等要求,采取“一对一”传、帮、带的学习辅导方式,“5+2”、“白加黑”,加班加点,自我加压,相互充电,全面提升,努力钻研和学习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新知识、新标准和新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学习和掌握各自岗位上的业务技能知识。在供电所内兴起了比学赶班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在学习中,员工们以强化个人素质和提高整体能力为基础,自觉把学习提高当作一种工作的责任、精神的追求,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态度,不懂的东西虚心向别人请教,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流程、专业知识、工作标准、行为准则等。进一步做实做细供电所的各项管理清单、类别、记录、台账等资料,有效推进供电所一体化、系统化、自动化、表单化、流程化、信息化的管理步伐,让全所员工尽快熟练掌握新的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岗位工作效率。

绿春公司大黑山供电所开展的齐心协力补“短板”岗位大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所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为实现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三)

楼高了、路宽了、广场越来越大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萝卜快了不洗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颇多短板。今年3月,一场大雨中,长沙女孩坠井身亡,让人扼腕痛心。而这并非孤例,从北京到南宁等地,类似悲剧相继发生。井盖还只是排水系统的起点,往往下场暴雨就能把不少城市瞬间变成水城威尼斯。

这些短板缺陷,固然有投资不足、规划不当、规模偏小、标准偏低等技术层面的原因,但更折射出在回答“城市为谁而建”问题时的理念偏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为了让城市的“面子”更好看,更为了“里子”??让人们的生活更好。如果说,“难等的公交车”、“不便的出行”、“干涸的龙头”还只是影响到生活质量,那么,“吃人的井盖”、“坠落的电线”等,则更可能危及公众安全。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从细微处着手,解决好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体现着工作作风,更检验着执政水平。

正因此,这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民生优先”成为贯穿始终的理念。《意见》明确要求,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提出了具体时间表。比如到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相信,有了好药方,有了路线图,有助于“城市病”缓解乃至痊愈。

仅有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够。比如,全国每年都要投资700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但是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马路修好又挖变成“拉链路”的新闻,也时有所见。只有科学规划布局、更新管理理念,才能以高水平“软件”,激发上档次“硬件”的最佳性能。

有专家曾警告,“民生工程”往往是说起来优先,做起来排后,特别是与一些对财政有贡献的“投资项目”相比,一些地方容易“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只关注“面子”,而忽略了“里子”。这也提醒我们,当此经济下行、财政吃紧时,需要的不仅是作为“顶层设计”的《意见》,更要扎扎实实的“末端治理”,包括各级政府机制性的投入、推进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改革,“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实际上,做好城市基础建设,又何尝不是一种效率颇高的投资?有经济学家测算,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1元,可以创造1.9元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看得见的福利”,更能拉动投资和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不会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无疑能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好的抓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