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荐读(三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7 12:18:19

导语: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心系民生的首要作业使命,打好脱贫攻坚仗请求各级党安排充分表现战役堡垒效果,将扶贫方针层层执行,请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好纪律关,继续推动扶贫范畴监督执纪问责,以铁的纪律筑牢脱贫攻坚保证网。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2017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2017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肩负着云岭儿女的殷切期望与重托,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参加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和政协云南省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齐聚一堂,满怀热忱与激情,对云南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畅所欲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5年时间,云南仍有574万万人口尚未实现脱贫,贫困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两会期间,“脱贫攻坚”成为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门话题。代表委员围绕“如何实现脱贫”出点子、提建议,确保贫困群众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省长陈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云南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实现“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十三五”云南要全面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

实施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的“五个一批”工程,“大水漫灌”换装“五轮驱动”,精准“滴灌”,让精准扶贫有了明确的战略思路。

“到2020年云南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明确的目标定位,让参会的代表和委员兴奋不已。

“十二五”时期,云南601万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云南,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

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怎么扶贫?怎样脱贫?如何打赢?云南又有啥招呢?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唯有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开准“药方”,精准脱贫拔“贫根”,才能让云南574万贫困人口同圆小康梦想。

代表、委员纷纷表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扶贫首先要精准确定贫困人口。末,曲靖会泽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38.5万人,在全省各县市中排第一位,可谓是“扶贫大县”。

省人大代表、会泽县委书记梁志强表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找准对象。“为此,会泽县基层干部春节期间将抓住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几天,把对象搞精准,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真正识别出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

扶贫还要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省人大代表、永平县委书记阿泽新以永平为例。“大理永平县是云南贫困县之一,其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欠账多,贫困人口在11万人以上。”

阿泽新表示,必须要解决有人抓扶贫的问题。“永平县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县里的党政干部队伍,省、州驻县、村里的帮扶队伍,‘五个一批’技术人员队伍,都要明确责任。”

阿泽新认为,扶贫就是要发挥这些干部队伍的作用,解决扶贫有人抓、责任明确的问题。

“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后,还要“输血”。

民进云南省委提案建议加快我省林下经济建设,利用广袤林业资源加快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案认为应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形成财政扶持、科技支撑、企业合作、林农经营的模式在,并因地制宜,

推动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重。省人大代表张硕辅认为,应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

“一方面强化产业培育,让龙头企业介入进来,这就要求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张硕辅说,“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出台政策扶持这些有责任感的龙头企业。”

他表示,应该把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贫困地区增收的主渠道,开展产业扶贫、互联网+电商扶贫。“必须依靠市场带动,企业介入,实行产业脱贫、电商扶贫,否则,脱贫就无法持续。”

省人大代表杨照辉则表示,扶贫攻坚,素质扶贫也很重要。“云南一些农村的小孩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这对从根本上脱贫,以及避免脱贫后再返贫是非常不利的。”

他建议,“物质扶贫”的同时,不可忘了“素质扶贫”,要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投入。

脱贫之后不能让群众再“返贫”,对此,政协委员马克伟建议建立健全我省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机制。

“无论是贫困户,还是现在非贫困户,一旦其因病、因灾、因学等各种原因造成贫困,要能被及时发现,帮助其最快脱贫。要把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并健全完善贫困人口保障体系。通过财政、农户、保险机构、社会帮扶共同出力的办法筹集资金,对农户房屋、大牲畜、林果等作物进行统保,防止他们滑入贫困。”

大数据时代,为创新脱贫开发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快速、便捷和高效推进脱贫工作,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精准的统计与分析,为精准脱贫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

压力前所未有,责任重大。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坚持追求质量效益与追求较快发展速度相统一,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新劳动力转换,创造跨越式发展的云南速度,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持续增强民生保障,“努力实现所有人群的全面小康、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所有领域的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

篇二:2017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月29日,中心纪委揭露曝光八起扶贫范畴腐败疑问典型事例。当时,中国悉数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期间,让广阔贫穷户大众按期脱贫致富才干过上小康生活。但是,跟着党和国家对扶贫资金投入的不断添加,有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却盯上了扶贫资金这块肥肉,把“黑手”伸向了贫穷户的“救命钱”,或串通作假、虚报冒领,或层层截留、吃拿卡要,或克扣私分、挥霍糟蹋,或优亲厚友、显失公平,扶贫资金成为了“蚁食”“蚕食”的方针,严峻损害了人民大众的利益。

扶贫民生范畴的腐败,是阻止扶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拦路虎”,是精准帮扶中的负能量,啃食了大众的取得感。因为扶贫方针量大面广、资金运用环节多,扶贫范畴不正之风和腐败疑问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征,因而,有必要以精准的监督执纪问责“扫清”行进路上妨碍,才干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扶贫真实惠民。

丰厚监督方法,精准获取疑问头绪是条件。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仗,就要将监督查看作为一项首要作业,积极探索扶贫资金运转监督查看方法,盯紧扶贫范畴方针执行、项目推动、资金运用等首要环节,精准方针、精准项目、精准资金,可采用随机查看、暗访查看、专项纪律查看、实地观察、座谈和设置举报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相联络的方法,多渠道掌握疑问头绪,摸清扶贫攻坚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做挑选的疑问头绪。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方针执行是保证。要加强扶贫范畴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和规则挺在前面,筑好防腐墙,做到精准扶贫的作业使命在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以严正的纪律推动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布置和方针措施履行到位,保证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贫穷大众身上、用在脱贫攻坚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供给保证。

加强扶贫范畴党风廉政建设,推动责任执行是要害。呈现损害大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疑问,有些原因在于“两个责任”执行不实。只要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扛起来,把严正扶贫攻坚作业纪律作为政治纪律来抓,以钉钉子的精力把扶贫攻坚作业纪律立起来、严起来,严厉履行廉洁自律和改善风格各项规定,才干保证各项扶贫资金真实造福广阔贫穷户大众。

加强思维教学,筑牢党员干部思维防线是症结。要联络“两学一做”学习教学的深化展开,教学引导底层党员干部结实建立主旨认识和大众观点,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认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厉依照法律法规和方针就事。要加强干部纪律教学,用扶贫案子展开警示教学,让广阔干部认识到,谁要竟敢把黑手伸向扶贫范畴,就要遭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不断增强干部头脑中的扶贫攻坚政治认识、责任认识,把悉数脱贫、悉数小康作为首要政治使命的头等大事,增强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篇三:2017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总体部局、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路径是走“新四化”道路,即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且“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从“建设”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从“五位一体”、“两个翻番”到“四化同步”,预示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从“出口?投资?消费”的出口拉动型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的内需拉动型。扶贫开发本质上是经济范畴,这也预示着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不仅是 “刚性”的更是迫在眉捷的。过去的扶贫任务是围绕“解决温饱”而进行的,在低保兜底并更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的基础上,现在则要围绕“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来进行。所以,必须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未来八年扶贫成效的好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扶贫方式转变的优劣。

一是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新四化”将为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缓解直至消除农村贫困,最终要靠减少农民,即是要走一条穷人变富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农业变工业的“四变”之路,因此,要自觉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特别是其中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中。

二是综合性一体化扶贫。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扶贫开发必须打破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克服孤立地就扶贫论扶贫、就扶贫抓扶贫的观念和作法,实施综合性一体化的扶贫。重点是要抓好片区扶贫攻坚。国家确定的14大扶贫片区,应按照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片区规划,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借鉴推广“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云南“曲靖模式”,加快扶贫片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推行“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近几年,我们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成效虽然突出,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凉山、广元、巴中、南充等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更有其生命力,应当有组织地在面上特别是扶贫片区加以推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