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共青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心得体会汇总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7 04:48:25

团北京市委、北京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于5月至12月在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各局领导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对于引领青年促进首都更好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我为共青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我为共青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心得体会

走到最后,总会让人想到当初。这是一句电影台词,此时此刻用来表述我的心情却恰到好处。通过半年来的工作,使我感触颇深,特别是自区域化团建工作开展以来,可以说,区域化团建工作就像是一场及时的春雨,唤醒了我内心的那颗等待萌发的种子,使我耳目一新。

下面,我想围绕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如何为我乡团青工作贡献力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非学无以成事。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始终有一种“知识透支、本领恐慌”的紧迫意识,秉持敏而好学、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主动加压,努力学习。要坚持从喇叭沟门满族乡实际情况出发,自觉把理论知识融汇到工作实践中去,切实做到把学习成果扎根于思想上、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二是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学不来的,但创新也是学来的。学不来,是因为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也是学来的,是因为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对于新时期团干部来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可能并不难,但是能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确实是一个挑战。我会时刻将“服务青年、坚持信仰、忠于事业、忠于职守”的意识牢记于心,努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有自觉性,才想干事,才会干事,才能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超前性和创造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乡空间形态的演进影响着青年空间的分布格局,在今天,城市原有“行政主导、条线划分、单位依托”的组织形态已难以有效覆盖青年;在农村,随着村庄“空心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游离于团组织之外的务工青年和社会闲散青年大量增加。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作为基层团干部,能不能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不能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工作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自觉性。那么自觉性从何而来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事业的领导者,就必须真正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尤其是系统、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二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镇乡团委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团员青年,每天都与青年、群众打交道,在这个问题上,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团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真正把人民团员青年当亲人,要全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对团员青年的诉求,要认真倾听。

三是要有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团的各项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去做,要有举轻若重的意识,即使是一些看上去很平凡的事、很小的细节,耽误了就是大事,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全局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把每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我将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争取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二:我为共青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心得体会

“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各单位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青年踊跃参与。全市各单位共征集创新项目476项,经过本单位自评推荐,最终共有45家单位向团市委提交项目申报书112个。经过严格的初评、终评程序,根据评委意见、结合活动主旨,最终选出“我为改革献一策”扶持项目59个。活动中,机关事业系统广大青年展现了积极践行,努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在首都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团市委将组织开展培训,推广、运用、转化课题成果。通过此次活动,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团青工作开展,推进团青组织建设,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和出彩舞台,提升、展示青年的综合能力,带动广大青年在推动首都发展、促进改革创新、服务民生建设中做出实际贡献。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90多年来,共青团在党领导下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成为走向新辉煌的起点。我们坚信,坚定不移走群团发展道路,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洪流,历经自我革新洗礼,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将活跃在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一切组织,并没有多少从容的时机,并没有多么充裕的条件,可是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对自己所服膺的理想毫无半点犹豫,总是能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宗旨、目标、任务而展开斗争。这样的始终如一,坚定而团结,为什么在制度组织无比严谨、条件无比优渥的当下,却出现偏离初衷,“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这类问题呢?一场改革全面铺开,但每个人都不是被动等待手术的患者,思考、回顾,恰恰是重新确证理想的一次自省自察,我为什么要加入共青团组织,当初的想法,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打算,也请扪心自问。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单凭它的制度、章程,以及一系列技术化的组织手段而维持它设立的初衷。世界上有太多的政治组织,在风云际会之中,被时势推搡,被纷乱的思潮激荡,被各种诱惑、功利所腐蚀,名目犹在,内质已伤。共青团中央改革,一切群团改革,和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建设是一致的努力,不断的自我回归,回到起点找答案,便是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永恒力量。

篇三:我为共青团改革献一策活动心得体会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

方案明确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案提出,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

一、学习内容

为深入学习领会《共青团中央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团中央、团省委和学校党委的要求上来,根据《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共青团中央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精神的通知》要求,2017年12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召开2016-2017下半学年第一次团支部大会,专题学习《高校共青团中央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精神,并安排部署了团干部今后的工作方向,商学院全体共青团干部参加此次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商学院辅导员邵伟老师带领院系共青团干部集体学习了共青团改革的重大意义,《共青团中央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制定出台的基本经过、提出的重点改革举措等。并结合工作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就学校共青团今后的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还对团干部“1+100”工作进行了部署。建立“1+100”制度是新形势下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共青团去除“四个化”现象的重大举措。要求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100名青年学生。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成长中的烦恼,团干部要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对于青年面临的婚恋交友、就业创业、文体娱乐、技能提升、环保公益等方面的需求,要整合资源、设计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对于青年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可以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给予一定帮助支持。并运用讲团课、谈心谈话、实践体验、主题团日、专题学习等形式,切实做好学校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

二、改革措施

(一)聚焦核心目标

通过改革,进一步引领广大大学生群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的党中央周围,广泛开展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三严三实”和“三走一进”等活动,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高校共青团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和最根本的遵循保证。

(二)解决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分团委积极主动开展各种团学、团日活动,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的形势下,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当前商学院团委组织部的部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脱离青年学生群体的现象,部门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次就是要通过响应团中央高校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有效提升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分团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部分工作脱离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商学院团委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和体制机制等问题,从而响应商学院“尚德求新、博修商理”的嘹亮口号。

(三)实现根本重塑

要通过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院系分团委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从而辅助校团委组织更好的工作。凸显洛阳师范学院共青团在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使命,实现高校共青团的价值重塑;通过改革,重塑洛阳师范校团委组织在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基层组织等方面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实现共青团的组织重塑;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洛阳师范学院中党与团、团与教、团与学校、团与团员、团与学生、上级与下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实现学校共青团的制度重塑。

(四)提高思想觉悟

高校共青团作为当代大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的一个组织,必须要时刻保持组织内部成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始终发挥自身正能量,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总结由商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怡静做总结发言,主要针对对未来商学院共青团改革退出合理化建议。结合商学院实际问题,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为主要内容,结合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自身特色,遵循商学院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广泛开展“四进四信”活动,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展现商学院“修商”之风采。

2、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把“洛师商潮”微信公众号、“洛师商学院团委”微博以及“洛师商学院学生联合会”qq账号等作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网上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同时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借用媒介工具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商学院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商学院自身特色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在商学院团委组织当中,普遍建立从青年教师中选任至少1名兼职或挂职副书记、从学生中选任至少2名兼职副书记的制度;校级、院系级团委班子成员中,挂职和兼职副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注重从学生中选拔建立校级和院系级团组织的兼职干部队伍。

2、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

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商学院团学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教育引导商学院团委学生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作为学生干部就要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

五、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实施,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将结合自身院系特色积极主动响应团中央的号召,进行院系团组织内部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在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遵循发展规律,不盲目,不冒进,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