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集锦】

思而思学网 2023-12-16 12:29:00

 导语:按照市纪委的通知要求,观看最高人民检察院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名义》,以增强全局领导干部职工防腐拒变的思想意识。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党员观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帮助!

党员观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一)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主要讲述了由小官大贪的赵德汉被抓从而暴露了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九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人民的名义》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积极响应党中央反腐主题,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刻画和展示中央反腐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感人故事。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义》中众多案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些贪官都是因放松了思想的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扭曲,都是从“不拘小节”一步步变为巨贪,都是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权力成为私欲的工具,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警示深刻。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铸牢“三个基础”,时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一、铸牢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 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必修课。一是要多学习,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党的理论、方针等重要指导思想,学习中纪委和市纪委全会报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新《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二是要做表率,在思想上时刻树立廉洁从政、为党

分忧、为民解难得思想,不断敲响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的警钟,真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从内心深处筑牢自觉抵制贪欲引诱的防线,避免贪欲的腐蚀,努力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要带好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进行谈心谈话活动,确保“三重一大”工作由集体决定,做到总揽不包揽,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营造一个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民主班子。

二是要铸牢工作基础。

贪官们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的理念,着力打造诚信统计,打造领导用得上、群众看得懂的统计,不断提高统计服务“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一是加快改革,加快一套表及其配套改革进程;打造基本单位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协同监管、科学决策、科学统计奠定基础;加快在地统计改革,促进城区经济监测,推动城区经济发展;加快地市级标准化局建设进程,推动全市统计工作登台阶上水平。二是夯实基础,推行统计数据质量全过程的控制办法,在全市推广统计诚信全员承诺制度,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审慎评估制度的执行,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基本单位共享、一套表采集两个平台,完善基本单位名录、一套表数据、统计诚信、宏观决策四个信息数据库,构建稳固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三是依法行政,2010年1月1日新《统计法》正式实施,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守法而执法”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全力推行执法顾问制、限期责令整改制、行政处罚备案制、违法告知制四项制度,推进统计执法由“以罚代管”向“以整改纠正为目的”转变,实现统计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两促进、两提高。

三是要铸牢制度基础。

程度、欧阳菁等高官的逐步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缺失。在工作中我们将健全监督机制,用制度来约束权力,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钱。一是工作制度,完善督办工作制度,实行工作限时办结;始终坚持对局机关进行“治庸治懒”检查制度,在财务上执行预算制、日清月结等制度着力打造勤政机关。二是任用制度,全力推行市委《干部轮岗指导意见》,实行“公开竞争、实名测评、双向选择”等方法,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学习制度,严格执行《牡丹江市统计局学习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年报会、工作会、普法等机会,从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加强对统计队伍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支“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总之,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对我们有很大的警示,我们深深地感到增强防腐拒变的防范意识,还要必须做到三个“始终保持”,一是始终保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二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三是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不断地反省自已,检查自己的行为,彻底与贪污腐败、损公肥私行为决裂。

党员观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二)

近期,轨道公司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并以“你喜欢看《人民的名义》的理由”为题开展座谈和讨论。本人熬夜追看了这部电视剧,喜欢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剧情是用细节和真实的事件,反映的问题切中很多现实层面的要害。从首集“小官巨贪案”到后期“陈海车祸”悬疑不断,扣人心弦。一个个“大人物”身上出现的强烈反差,也引起了我对制度反腐的深思。敢于在大众荧屏上揭示腐败的真实,让更多的人看到贪腐之害,表明了党中央对惩治腐败“刮骨疗毒”式的勇气。

我认为,剧中检察官侯亮平的台词点出了全剧的主旨:“腐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最后还是要以国家和人民的伤痛去消解,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就比如说,我们把一个个贪官都抓起来,以人民的名义将他们绳之以法,可是那些贪官给国家形象带来的伤害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必须由漫长的岁月去承担。是需要承担,但也不会因为痛苦就放弃治疗,刮骨疗毒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人们总会记住,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曾经经历何等的刮骨疗毒,又有多少壮士断腕。”

近年来,中央大力反腐,捅破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窝案、串案。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会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式腐败?开篇作为引线的北京某部委的小官巨贪,与汉东省京州市的副市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调到中央的赵立春,虽然未出场,但可以看到其在汉东党政各个要职所布的亲信。此外,还有祁同伟岳父与高育良,高育良与祁同伟之间错综的关系,这些好像是一张大网,编织起来覆盖着职能部门的方方面面,为权力的不受控制和特殊行使权力做好了铺垫。

在讨论应该如何处理副市长丁义珍的闭门会议上,决定权其实掌握在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手里。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在他面前说话极为小心,他的爱徒,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急了些,立刻被高育良一顿批。对丁义珍到底应该先规还是先拘,检察长和反贪局长认为应该先拘,因为国法高于党纪,而达康书记则认为应该先让纪委双规,但理由绝不是他认为党纪高于国法,而是因为市纪委受市党委的领导,对丁义珍的审问就能在自己掌控中,而一旦被最高检的人带走,自己就被信息隔绝了,到底丁义珍会说啥两眼一抹黑,主动权就丧失了,对自己今后仕途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完全不可控了??因为丁义珍是达康书记一手提拔的,他要负用人不当的领导责任。在“规起来”还是“拘起来”的讨论中,涉腐官员丁副市长成功出逃……这个情节,值得我们领导干部深思。基于内心朴素的法治理念,我觉得“拘起来”做得对。

作为一个一心只想干事的市委书记,李达康耿直果断雷厉风行,是一个“实干家”,但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耿直的同时,又不乏圆滑:在大风厂“一一六”事件当晚,一心想拆厂的李达康最终审时度势,听取了陈岩石的忠告;在遇到检察院拦车并将自己前妻带走的时候,李达康的表情严肃,但当他了解侯亮平的背景欧阳菁的问题后,便很快地释然……达康书记的耿直让人觉得可爱、他的缺点又让人感到亲切,他孤独没朋友又免不了让人同情。

引起“官愤”的老干部陈岩石退休后,和省委书记沙瑞金私人关系性质的一通电话,转瞬间就让他成了一些官员眼中需要巴结的政治资本。步步为营、精于算计的公安厅长祁同伟,不顾身份地到敬老院刨地,遭到了陈老的冷眼。让人感到其趋炎附势的同时,也隐隐地从他成长背景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价值取向,行为动机……

组织部门向沙瑞金汇报,与李达康相识于微时,曾在县委“搭过班子”的易学习,多年工作勤勤恳恳,但由于没有奉迎门派,一直不能得到提拔。而作为空降汉东的省委书记沙瑞金,打破了用人的标准,打造了唯才是用的政治生态,让人赞叹。我们的领导有没有这样的胸襟气度,窃以为,每个领导都应该扪心自问。

区长孙连成,不收礼也不办事,对百姓的要求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每天在家胸怀宇宙看星星,这种不作为的为官之道虽然没有直接的腐败,但在制造着社会矛盾。而孙连成的解释是,“不加工资也不给升职,凭什么干活儿!”这种功利为先的想法,真实反映了一部分官员的心态。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职工群众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我认为,大有人在。

剧中,还有不少引人深思的细节,比如反贪局长陈海的儿子“小皮球”告诉侯亮平,自己在学校想上场踢球就要给队长钱,而其他同学抄自己的作业也要给钱。在“小皮球”的眼里,这些已经非常正常,自己一旦打破这些规则,就不会再有同学跟自己玩了。相似处境的还有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剧中借王大路的嘴说出了,欧阳菁不缺钱也并不想收这笔钱,但其他环节的人都在收,她不收这笔钱别人也没法拿……由此可以看出,腐败固然有个人的因素,但是,当权钱交易成为一个规则运作的时候,个人之力可能难以左右,而当腐败愈演愈烈,整个社会生态的异化也在所难免。另外,大风厂的工人们维护自身权益,蛮干斗争,失火烧了自己人,最后还是走法律途径保障正当权益;在网上为大风厂工人斗争鼓与呼而造谣传谣的网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见知法,守法,用法,多么的重要。反腐需要法治精神,生活也要有法治理念。

党员观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三)

今天观看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出品的反腐题材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让我从中看到了两个词:欲望和失控。

检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遗余力消除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

记得那里面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这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其实地狱离我们多么近啊。现在的社会,压力大,矛盾多,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日子过的红火,看到别人买车买房,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红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应当得到的东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点权力去换取物质上的享受。

还记得抗日英雄吉鸿昌的一则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身为人民公仆,就应当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廉洁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片中的齐斌也一直在讲,他自己的教训就是学习不足,法律法规的这些学习高度没有拔上去。只有个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会流毒的侵蚀。

人,无欲则刚。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华美,其实烫手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刚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为别人的表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诚不欺我。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之所以会盯上领导干部,是因为,他们嗅到了某些臭味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人应当是自我约束的,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失控”。就像片子里张琨的那句话:“脑子里的那根弦就绷得松了。”于是自己就开始失控了。

贪腐者的失控其实很简单,我们中国本来就有着请客送礼的传统,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坐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身为一名人民公仆,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比常人更加的自我约束。齐斌讲了他的第二个教训,就是交朋友。“权钱交易的朋友不可用。”那些人总是从一点儿小恩小惠开始,渐渐的将你拉入堕落的深渊,到后来就成了明目张胆的好处费,甚至自己收钱成了习惯,竟然完全不再把这当成犯罪。片子里张乾德就将自己讲的很清楚,从05年开始的吃喝、烟酒、衣服,到后来按比例收取好处费,一个拥有大好前程的农机技术人员就这样成了国家的蛀虫。

从收礼到贪污,他们仅仅只是走错了一步,却不得不用自己的自由与家庭来弥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些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用他们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敲响了警钟。一旦私欲膨胀,利欲熏心,权力就会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一旦放松警惕,心存侥幸,罪恶就会如洪流一般将自己吞噬。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正确的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时刻将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放在心头,才能保证自己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对家庭、对儿女负责的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