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推进心得体会最新

思而思学网

3月17日,辽宁省委召开全省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千人大会,深入3月7日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致认为针对辽宁实际提出“三个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落实三个推进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落实三个推进心得体会

“重要讲话,为辽宁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根本遵循,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决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快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建设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美丽振兴’。”振兴区委书记栾春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依靠实体经济,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振兴区将抓住园区这个重点,科学谋划产业布局,让园区项目落得下、接得住,让优质产业、优秀企业有发展空间、有配套产业链。抓住项目这个核心,围绕重点开工项目、复工项目和推进项目,列出问题清单,逐个研究解决,确保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在“开工月”陆续开工建设。抓住产业这个关键,依托城市综合体的资源优势和辐射能力,着力引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保机构、电子商务等轻资产项目。

依靠创新驱动,助推新一轮振兴发展。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推动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重点扶持万通焦化、阿尔卑斯、海川农化、丹东药业等亿元以上企业和航空仪表、富田精工、优耐特、东方机电、北方模具等科技创新型企业,重点关注小微企业扩建增资,培育核心竞争力,引导这些企业争当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军。

依靠作风转变,夯实新一轮振兴发展。加强企业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进落实好领导干部包扶企业、联系企业工作,按照“四个一”包保办法,切实负起责任、抓实抓好。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着力提高全区干部谋划、推动、落实工作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对敢担当、勇作为的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依靠安全稳定,保障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好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好监管职责,对安全隐患要摸清底数,明确整改措施,早发现、早处置。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各类企业和单位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切实履行法定义务。落实好基础建设,尤其要把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摆上突出位置,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健全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及协调联动机制。

“振兴区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在全面从严治党、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栾春新说。

篇二:落实三个推进心得体会

3月17日,省供销社党组书记肖涵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供销合作社实际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要求各支部和每位党员都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坚持分层次分阶段学、坚持全面系统学、坚持创新发展学。要将“三个推进”要求,一句一句研读,一条一条研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与“四个着力”要求,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教育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二是明确重点,真抓实干,落实各项任务。要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基层组织的改造提升,建立同农民利益连接更紧密的服务模式;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更加高效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组建省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继续做好全系统银行不良债务化解工作,推进全系统土地确权工作,积极协调推进解决系统的企业职工两保问题。

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强化工作督导,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做到讲真话、察实情、办真事、报真数,努力完成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三:落实三个推进心得体会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我国电信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思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电信业的发展时,应该树立“三个观念”,做好“三个推进”。

一、树立深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给电信部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和重大课题。电信业必须站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更加自觉地把自己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中,进一步认清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发展的重大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如果说在以前通信业弱小、落后的历史条件下,电信部门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加快自身发展来体现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话,那么在我国从电信小国变成电信大国之后,就应该及时转变贡献方式,提高贡献水平。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电信业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发展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借助通信技术和电信业务,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影响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降低社会流通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今后电信业将不仅仅在对GDP的直接贡献上体现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将充分发挥对其他产业的倍增性、渗透性作用,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间接贡献。

二、树立电信业集约发展的观念,着力推进电信强国战略。

在经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之后,当前我国电信业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如何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市场的驱动是电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电信部门把握住了技术进步的历史机遇,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在短短的20年间一举实现了从电信小国到电信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是,随着电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信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电信竞争的日益加剧,电信业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在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的今天,电信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调整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变。这也是建设电信强国的必然要求。要解决当前我国电信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苦练内功,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树立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观念,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2005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部长明确提出:服务信息化是电信业最崇高的责任和最大的历史机遇,电信业要突破原有业务领域,树立大行业观念,立足于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树立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观念,既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行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落脚点与关键点,也是电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电信业从来都是以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为目标的。过去,传统电话业务就可以满足需求,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电信业仅靠传统的语音业务和网络接入服务已经无法适应,要能够提供集语音、数据、图像、流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和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电信企业仅靠自身的努力也不行了,要树立合作共赢的思想,与设备制造商、内容供应商、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终端厂商进行广泛联合,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的作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以上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苏金生提出,电信监管部门要积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电信行业转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切实推进发展、监管和服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加快电信业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充分利用技术原动力,推动持续发展。要加强对战略性、前瞻性重大技术的研究,如3G、NGN,努力抢占国际电信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营造支持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鼓励自主标准的研究开发,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增强通信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农村通信,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通信发展,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人权和基层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电信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强国目标的客观要求。信息产业部站在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目前取得重大进展。截至9月底,全国行政村通电话的比例已达94%。而农村通信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建立通信普遍服务基金这样的长效机制。

提升电信服务水平,引导和谐发展。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监管部门代表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要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电信服务规范等制度体系,狠抓社会关注的电信服务突出问题的整治,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全面发展。现代电信业是一个产业链的概念,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订有利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规划;要通过监管政策的引导,扶持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发展;要引导市场力量,规范经营行为,促进产业链的健康成长;要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的良性协调发展。

其次,制订科学监管政策,充分发挥电信管制的驱动力。

鼓励新技术新业务创新。监管要自觉适应技术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让技术业务的发展来适应监管。适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试验,使相对成熟的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政策、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大力扶持,为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放松对新技术和新业务准入的限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对重点业务重点培育,推动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规模的服务集群;适应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和渐趋融合的特点,适时开展未来电信业务分类及管理方式的预研工作;认真分析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解决好促进发展与安全有序的矛盾。

实行有紧有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对基础电信业务市场,鉴于其自然垄断性、规模经济性、全程全网性、资源紧缺性等特点,市场主体数量不宜过多,实行“审慎准入、逐步放开”的政策;对增值业务市场,实行“宽松准入、高效服务”的政策,大力鼓励扶持其发展。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开放和引导增值市场,鼓励各类经济成分主体进入增值电信领域;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对市场运营状况进行监测,引导市场理性、健康发展;通过实行年审制度,建立增值服务商有进有出的发展机制。

合理有效配置电信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电信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在促进信息化建设、促进电信公平竞争和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完善码号资源收费制度,逐步推行市场化配置资源,进一步提高码号资源利用率;进一步研究码号资源适应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方式,为其核配更加简便、统一、易记的短号码资源;加强对互联网域名和地址资源的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合理规划无线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引导和调节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加强电信设备进网管理。设备进网管理要体现促进电信业务创新、保证网络安全的思想。要加强设备标准的兼容和统一,使任何进网设备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都能互联互通、有效使用;要使进网设备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业务拓展到哪里,设备就能够支撑到哪里;要强化设备的安全性管理,推进国内网络安全相关监测标准的研究,逐步增加电信设备进网检验中保证网络安全功能的测试,以适应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实施。

最后,创新电信监管模式,有效保障信息服务大行业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互联网管理模式。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也关乎青少年的培养和民族的未来。但是,互联网与电信网在网络架构上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管理传统电信网的办法去管理互联网,而是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治理的新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继续贯彻“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通过引导、规范和改进,实现互联网的健康、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管理中,要把握“促进发展、鼓励竞争、保障安全、加强合作”四个要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当前互联网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鼓励竞争、加强规范,以科学的管理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保证通信畅通,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利益;进一步加强合作,把握机遇,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灵活运用监管手段。在政企分开、引入竞争的电信改革初期,在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电信监管部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四种手段进行监管。但是,随着电信改革的逐步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与世界规则的逐步接轨,今后政府监管将更多地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将多种手段转移到依法行政上来。

适时调整监管方式。研究表明,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放松政府对电信行业的管制,对与市场发展和经济效益相关的指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加强对电信行业的监管,对与社会效益相关的指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制订监管政策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监管目标,确定恰当的监管政策,在刺激市场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广泛的社会目标并努力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