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后备干部,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后备干部培训,我深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唯有勤才能使我的人生更有价值。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0XX年x月,我参加了xx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大学生村干部培训会,学习了相关政策方针、农业农村发展、群众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知识,并参观考察了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受益颇深。深刻认识到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做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意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的需要;是转变就业观念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1.要“下得去”。作为一名已经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应该站在农村的角度来看问题,考虑的应该是农村的事务,打交道的是全体农民,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我们必须放下身份、用活知识、加强实践,要广泛地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知道老百姓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只有那种“下得去”的精神,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和怎么干好,做出真正有益于农民群众的事情来。
2.要“待得住”。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后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一是办公条件落后,不可能像城市里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二是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衣食住行不方便;三是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经常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缠住而无法脱身。这些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我们意志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我们人生追求的一大考验。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容的面对这些困难并能很快的克服它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就必须要待得住、要扎得下根。这样在农村能够干出自己一番事业,对农村农民有所贡献才不是一句空话。
3.要“干得好”。国家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用知识、用科学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过上富裕的日子。因此我们要把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恪守本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要经常虚心向那些有基层经验的老干部学习,向那些有农业技能的农民师傅请教,逐步提升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要放下架子,真正去融入农村,深入农民,帮助农民群众出谋划策,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帮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让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正拥护,才能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今后工作发展的方向
1.立足服务“三农”。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三农”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扣紧服务“三农”这个核心,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出知识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知识新、观念新的优势,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在带领农民致富中展示才华。既要当好学生又要当好先生,学会把握分寸,有选择地吸收,学习老村官们处理农村工作的方法;同时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对老村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新老“村官”共同进步。
2.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各方面学习,为更好的开展农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家涉农方面的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社会医疗、计划生育等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执行。向群众宣讲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二是要做新思想新理念的转变者,农民贫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思想僵化,理念陈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他们需要转变的不仅仅是经济思想,还有文化生活和生存理念。要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去审视、思考问题,帮助村民群众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做基层情况的调研员,整天与农民打交道,了解他们的疾苦,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扎实细致地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四是要做好民事经济纠纷的调处员。农村耕地、宅基地问题,历来是老大难问题,处理不好影响团结,妨碍经济发展,破坏和谐,要利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事纠纷。五是要做村民致富的启发人。充分利用知识广、信息多的优势寻找致富门路,结合当地实际,多出点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篇二: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意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的需要;是转变就业观念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1.要“下得去”。作为一名已经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应该站在农村的角度来看问题,考虑的应该是农村的事务,打交道的是全体农民,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我们必须放下身份、用活知识、加强实践,要广泛地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知道老百姓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只有那种“下得去”的精神,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和怎么干好,做出真正有益于农民群众的事情来。
2.要“待得住”。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后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一是办公条件落后,不可能像城市里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二是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衣食住行不方便;三是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经常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缠住而无法脱身。这些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我们意志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我们人生追求的一大考验。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容的面对这些困难并能很快的克服它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就必须要待得住、要扎得下根。这样在农村能够干出自己一番事业,对农村农民有所贡献才不是一句空话。
3.要“干得好”。国家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用知识、用科学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过上富裕的日子。因此我们要把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恪守本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要经常虚心向那些有基层经验的老干部学习,向那些有农业技能的农民师傅请教,逐步提升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要放下架子,真正去融入农村,深入农民,帮助农民群众出谋划策,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帮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让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正拥护,才能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篇三: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2007年德惠市教育系统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回顾这一年的充电与学习,领导高瞻远瞩的报告,专家、教授精彩生动的讲座,学员间热烈生动的讨论与交流使我们学会了站在理性的高度,去思考、去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那些固有的、传承的、保守的思维模式、程式化的教学定势受到了一次冲洗,我们的头脑经历了一次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振荡,因此,我深深地感到这次学习使我们领略到的是责任,感到的是精神,受到的是鼓舞,想说的是感谢!
首先,第一讲长春教科研所柏云霞所长给我们讲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那就是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电,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不断的发展、完善。从几次学习中我们每位学员的思维经历了拓展,视野得到了开阔,观念不断加以更新,思想不断得以升华,应该说是获益匪浅。通过几次培训,首先使我懂得了学习充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记得潘景峰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领导要有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高度自觉性。可见善于学习,不断充电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青年后备干部显得格外的重要,这是我们提高素质,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建功立业之本。我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内在的素质,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当前的工作,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组织部于灵国科长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报告,更使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了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勤奋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借此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另外,省教育学院的林东教授用他厚实的理论基础、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讲述了学校的管理理论,让我们充分理解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努力践行一名后备干部的责任。同时也使我们这些教育系统的后备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式,明确肩上的责任。
通过对德惠四中的考察,听到了郭延良校长的报告,我们明白了教育系统要用非线性领导管理理论进行管理,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社会的期望,对于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现今的村镇学校,师资队伍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直接的后果就是留不住部分教学骨干,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了一批走了一批,乡村学校已经成了许多教师"摆渡口",据了解,有些学校每每到开学初对新学期的"排兵布阵"都显得捉襟见肘,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成绩,也直接阻碍了乡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区内的学生纷纷转学到师资力量更强,办学设施更先进的中心镇学校就学,此种风气近年来已呈愈演愈烈之势.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就要用非线性理论来协调,来均衡出现的问题,德惠四中是改制校,为什么他的生源那么好,他的师资那么好,这就是校长启用了非线性管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的领导必须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们的管理工作,做到高屋建瓴。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既增长知识,拓宽了工作视野,又学会了诸多工作方法,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我将通过这次培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增加统筹大局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