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心得体会【优秀篇】

思而思学网

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一】

基层单位是接触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因而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认识,把握民生重点,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才能将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满意。作为最基层的我们,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

转变作风,就是要转变旧的思想,强化进取意识,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把功夫下到贯彻落实,迎难而上。解放思想、牢记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展才智,释放出最大能量,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业绩。树立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求实务实,始终是党的优良作风。做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有大干、苦干的思想准备,要真抓实干,力戒虚名,力戒漂浮,力戒空谈,做到少谈多做、说到做到,把“实”劲进行到底,在实干中出成绩,在实干中树威望。要把心思、精力和功夫用到“想干事、办实事、抓落实”上,把作风体现在“大干事”上,把勇气体现在“敢干事”上,把履职效果体现在“干成事”上,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切实解决工作不实、作风漂浮等问题,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多抓落实,少搞应付;多求实效,少些塞责。要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同,建立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加强跟踪考核,强化经济奖罚和选人用人,不让老实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能力强的人吃亏,树立鲜明的导向,塑造出干事创业的好风气好环境。

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二】

要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制度规定,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依靠群众,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应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采取蹲点、部门挂钩、干部结对、驻村入户、建立联系卡等形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加大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力度,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积极主动改进作风。一是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对来办事的群众要礼貌、热情、诚恳,对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尽所能的帮忙解决。二是切实加强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为方向规范和完善各项办事规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三是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展开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察民情、惠民生、维民权、聚民力工作。四是要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

每一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党旗,每一名领导干部都是前进道路上的标杆,切实转变作风,从自身做起,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忌空谈、忌浮躁。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确保“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优良作风来平时的积累,科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来自党组织的严格管理监督,但归根结底来自实践锻炼。因此,学习贯彻党和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懂得作风建设重在“做”的道理,在实践的艰苦锻炼中养成优良作风,依靠优良作风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一、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良好作风的自觉性

作风是一种实践活动。作风好不好,不是靠谁去说、怎么说,而是看做不做、怎么做。人民群众正是通过焦裕禄、孔繁森等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才认识到我们党和党领导的政府、军队的好作风。因此,讲作风建设,一定要落实到“做”上,就要从实践锻炼做起。

二、明确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握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良好作风的正确方向

我们党作风建设的规律表明,实现党的任务与党的作风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一方面,党的中心任务靠党的优良作风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作风建设须臾不能离开党的中心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合作发展为内涵的发展,已经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的逻辑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所当然,现阶段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进行。

三、找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良好作风的针对性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存在着一些新的、突出的作风问题,具体表现为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领导干部自身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虽然只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但也要给予极大重视。

四、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和监督,形成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良好作风的合力

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找准了,最重要的就是“做”,即按照党的优良作风的要求改造自己的作风。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知错就改的决心、争创一流的志气、坚忍不拔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品格。非如此,就“做”不出好的作风。实践表明,尽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内因是决定因素”,但是外因往往起着很大作用。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当然是自己“做”出来的,同时也是上级领导“带”出来的、广大群众“帮”出来的、所处环境“逼”出来的、周边氛围“薰”出来的。组织的教育是否深入,作风建设的制度是否健全,领导和群众的监督是否有力,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是否健康等,都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因此,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推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合力。其中,尤其要加强领导和监督工作。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保证。有效监督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条件。监督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但又不能停留在教育层面,必须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一是健全包括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在内的党内生活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防止不良风气的侵蚀。二是健全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主要是党风建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巡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实行这些制度,有利于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和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三是整合各种监督力量,使联合监督形成制度。应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加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共同促进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作风。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