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最新三篇

思而思学网

 红旗渠,这条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孕育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忠诚。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渠”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她的故事也曾听过,但总是那么抽象而遥远。然而,随着医院组织党员学习活动的到来,5月21日“红旗渠”这三个字将会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红旗渠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看着那些保存下来的一幅幅珍贵照片,听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光辉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历代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想水盼水,望眼欲穿。不引水没有出路,引水,则要面对太多的难题。多少人望而却步,望水兴叹。而以老县委书记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想百姓所想,急群众所急,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十万林县人民,绝壁穿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用一锤、一铲、一双手,硬是在悬崖峭壁中修出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把甘泉引到了林县,滋润了百姓,解决了人民的心头之患。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用生命和鲜血不仅铸就了新中国的一大奇迹,同时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旗帜永远插在了太行之巅。

红旗渠创造了人间奇迹,它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代和未来。“尽管开山的号角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先辈们锤钎的交响和高亢的呐喊,仍在红旗渠儿女心中回响,先辈们期盼的眼神,依然在历史的深处凝视着我们,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当地导游的一席话,同样也给了我一种震撼,这便是??传承。

50年来,红旗渠精神已融入林州人的血脉,成为一种品格、一种传统、一种民风。这种传承让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篇章。

传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任何一种职业精神的传承都离不开师傅的“传帮带”。作为医者的我们,传承有着怎样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不言而喻。医学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理论应该和实践结合,诊断疾病是经验科学,许多经验由鲜血凝结而成。医学离不开传承,医德更需要传承。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何为医德?作为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医疗的权利及对医疗的渴求,不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都一律平等对待。我们的医学祖先华佗的广施人道、不分贵贱是我们的医德典范。

通过学习,体会到传承良好的医德也应该融入我们医者的血液中,不论时代怎样变迁,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这就是医德的基本原则。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献身于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篇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的这一论述,从容坚定,铿锵有力。

中国当然最有理由自信。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我们信奉并不断创新的理论,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制度,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承受得住难以想象的压力,足以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正如强调指出的那样,中国有着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这样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展开一场“两种发展模式”的竞争,竞争双方一方是中国,另一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美式民主”、“西方体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最好最优越的,而中国则是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基于这样的判断,他们对于中国百般挑剔,百般指责,时时表现出种种傲慢与偏见。然而,当中国坚定地一步一步发展前进,不断将奇迹呈现于世人面前时,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严肃地思考,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唯一正确”的模式吗?面对经济危机频发,恐怖主义泛滥等等难题的困扰,中国的蒸蒸日上难道不值得格外关注?于是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承认并认真研究中国模式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人在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着迷。这不禁让人想起百年前英国学者绍尔(H.N.Shore)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可以在真正完全摆脱迷信的重担和对过去的崇拜时,迅速使自己新生,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

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一再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毫无疑问,“讲清楚中华文化”,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既包含着历史,也涵盖了现在,更指向未来。

“讲清楚中华文化”,还需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与世界先进文化兼容并蓄、互为借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当年,莱布尼茨受《易经》的启发发明二进位制,而二进位制最终演变出当代计算机技术,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能够摩擦出惊艳的火花;曾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显示出来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革命文化,让世界惊叹不已;如今,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创新精神和,以及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先进文化,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令世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巨大潜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站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基点之上,中国人民将在自己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篇三: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渠,这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上小学时,看过《红旗渠》电影纪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多年来,不止一次地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够亲身领略红旗渠的风采。初夏时节,参加局党校第三十六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赴河南进行教学考察,有幸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精神。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分水苑,红旗渠纪念馆就建在这里。走进纪念馆,听导游讲解,红旗渠位于太行山脉,在河南省安阳地区林州市(原名林县),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红旗渠是“人工天河”,动工于1960年,林州人民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如同愚公一样,经过十年鏖战,修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修建红旗渠,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艰苦卓绝、甚至是残酷悲壮的。在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的情况下,民工们上山采树叶,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没有机械设备,就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一副肩膀;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炸药水泥,就土法上马,自己研制炸药,生产水泥。他们靠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劈山挖渠、开洞架槽。

我们走在通往青年洞的旅游栈道上,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红旗渠的主干渠竟有13是这样悬挂在太行山上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核心工程,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的枢纽。青年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宽5米,高6.2米,挖石方19400立米,总投工13万余个。当年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持续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苦战,终于将洞凿通。为了纪念青年们的艰苦奋斗的业绩,特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石洞上方峭壁上,是郭沫若题写的洞名,左侧则刻着江泽民同志的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我们全体学员在洞前集体合影留念。

红旗渠的修建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修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它是林县人民整整一代人用青春、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他们踏平了1250座山头,钻透了211个隧洞,架起了152座渡槽。挖砌土石1818万立米。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0多名民工重伤致残。

红旗渠的建成,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今天,这种精神将成为我们务林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