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网

 篇一:2017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打赢扶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干部有担当、有干劲,才能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催化剂”“助推器”,也才能“撬动”贫困。

脱贫攻坚,眼下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面前最为紧迫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是唯此为大。从前期开展情况来看,各地行动迅速、组织精心、措施到位,为脱贫攻坚的搭建起基础扎实的平台,扶贫攻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如何才能进一步将帮扶力量整合起来、下沉下去、干出成效,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是现下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还需从“三精”下手,抓住关键,用好扶贫人,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平稳、扎实、有效推进。

首先要抓好精准选派。根据实际,统筹考虑脱贫难度与选派单位综合实力、贫困村主要矛盾与选派单位职能、选派干部个人专长等因素,择优遴选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等帮扶人,做到派需结合、因村定人。及时调整县乡联系领导和联系点,确保领导联系工作不断、接续有序。将帮扶单位“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分配到贫困村对口联系帮扶,实现部门无遗漏、村村全覆盖。

其次要抓实精心培育。发起建立QQ、微信等交流平台,方便扶贫干部交流经验、灵通信息、协同攻坚。以党校为主要培训阵地,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重点开设脱贫攻坚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等课程,提升帮扶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可以打造专用APP,提供技术学习、发展交流甚至督查考核等功能,并组织到脱贫工作先进、示范地区去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取长补短,助推扶贫工作开展。

然后要抓牢精细保障。干得下去才能干出成绩,必须按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驻村生活工作保障,尤其是派出单位逗硬兑现交通补贴、伙食补助和每年驻村工作经费等,有效解决帮扶干部的驻村生活工作困难,确保他们安心驻村开展工作。不可忽视的是,单位部门在保障扶贫干部个人的同时也要积极协助解决驻村干部在产业发展、生产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变单打独斗为集体攻坚。

脱贫攻坚不是一次性的战斗,也不是局部的战役,而是一场涉及几千万贫困人口的战争。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扶贫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干部选育、作用发挥和督查考核,更需要扶贫人把“扶贫”抓在手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为实现如期脱贫,决胜攻坚战提供应有的战斗力。

篇二:2017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扶贫攻坚,扶贫脱贫是这个春天最红最热的词。xx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想完成一件精美出彩的绣品,全在于绣女的用心真诚,用劲专注,用情执着。要用“绣花”的功夫,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政策抓扶贫,带着责任抓扶贫,带着资金抓扶贫,带着项目抓扶贫,带着技术抓扶贫,还更要带上感情抓扶贫,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仗、脱贫歼灭仗。

感情,是人与人、人与事物的桥梁纽带。是否带着感情,取决于干部党员对贫困群众的根本态度,取决于干部党员的责任担当。在扶贫中投入的感情深浅、多少、高度,将决定抓扶贫的关注力度、程度和深度。下“绣花”功夫,心之所到,情之所在,力之所及,方能让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做到落地生根、发芽成长。

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5篇

要带着感情鼓干劲。到现阶段,扶贫剩下的多是难点重点。在这部分人中,有着身在贫困得过且过的现象,对脱贫有畏首畏尾和“等靠要拖”的不良情绪,他们脱贫的热情不高、信心不足、行动不急、干劲不大的情况客观存在。扶贫先扶志,激活内因最关键。真心把贫困群众当成家里的事,克服单纯任务思想,而站在贫困户的立场想办法,出点子,搞项目,真心帮、真诚带、真正干,用真心真情把群众的心捂热激活,让贫困群众确立起能够战胜贫困,一定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勇气。

要带着感情搞调研。扶贫贵在精准。精准扶贫前提是情况明,底数清,穷因准,措施实。这就要在以往入户调查、评估登计、整体帮扶的基础上,用更大精力、更多气力驻村进户,逐村逐户,用过筛子的办法调查研究,分析找准贫困的成因。而后按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甚至是一家多策、一人一策的办法扑下身来,精心制定对路得当、措施具体的扶贫方案,让每一个贫困家庭户都有各自的脱贫办法措施与致富办法。

带着感情持久抓。扶贫脱贫是啃骨头、打硬仗,绝非一日一时之功,须紧抓不放、持久用力才能见效。扶贫脱贫要把政策落实好,把项目实施好,把产业培植好,把具体问题解决好,把致富基础夯实好,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做到不见成效不停步、不除穷根不撒手、不入小康不收兵。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不让一户一个贫困人口掉队,确保如期如数完成扶贫任务。

篇三:2017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匡正扶贫工作“重物轻人”的现象,需要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的智识。扶贫干部要有对扶贫事业的责任心,对贫困群众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提高贫困群众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近来,各地扶贫成果捷报频传,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在中央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正确引领下,贫困群众物质脱贫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贫困”的现象则愈加凸显。一些地区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开始信宗教寻求精神寄托,有的大搞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活动,侵蚀了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

精准扶贫,莫忘扶智。这里说的扶智,主要是指帮助贫困群众提高智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正是因为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缺乏有品质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宗教势力才得以滋生,封建迷信才大行其道,低俗文化才有市场,不能放任这种精神贫困发展成“集中连片区”。

人的现实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如果长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迟早要出问题。从我国的扶贫工作体制机制来看,扶贫工作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考核评估主要侧重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等可量化的物质方面因素,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也往往“重物轻人”,疏于俯下身子,设身处地地思考贫困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说物质扶贫是显绩,那精神扶贫就是潜绩,一味重显绩轻潜绩,很可能造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后果。

匡正扶贫工作“重物轻人”的现象,需要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的智识。扶贫干部应摆脱完成扶贫任务的被动思维,建立起对扶贫事业的责任心,对贫困群众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提高贫困群众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政策引导,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让贫困群众从被动“输血”到生出“造血”的能力。

推动贫困地区的精神扶贫,还必须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以往我们说“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往往侧重教育扶贫,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掉穷根的根本之策。通过教育扶贫全覆盖,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得以改变。然而,对于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刚走出村庄的孩子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改变贫困农村的落后面貌,还得依赖于常住农村的群众,这就要求赋予“扶贫必扶智”新的内涵,探索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在贫困地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