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三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0 18:49:13

建党100周年坚定信念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品读新年“金句” 接续奋斗征途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新年伊始,*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全体中国人民“点赞”,字字千钧、鼓舞人心。回首过往,守望相助的“情感基因”构筑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着眼当下,平凡岗位的执着坚守绘就“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创业景象;展望未来,“十四五”的宏伟蓝图,需要每个人努力“拼图”。“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细品新年“金句”描绘出的华丽篇章,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征途中永不止步。

点亮初心使命“灯塔”。“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100年来,从满载初心的“小小红船”到担当使命的“巍巍巨轮”,在披荆斩棘的艰难历程中,共产党人始终怀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致胜“锦囊”。昔日长征途中血泪洒下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红色基因,“半条被子”的温暖传递着党心系人民的“鱼水情怀”。在*“星辰大海”的前行中,我们看到“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村医贺星龙、举家“落户”山村的“羊书记”隋耀达等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拓印着初心,以“无我”姿态诠释“大我”情怀。征程未有穷期,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远航”的“灯塔”积蓄着一辈辈的红色“能量”,在赓续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中砥砺前行。

铸造乡村振兴“引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经过8年持续奋斗,“绝对贫困”被刻在中国人民书写的“奇迹史册”中,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已然铺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以发展的视角看乡村振兴的“远方”、算乡村经济的“大账”。要持续下好“精准棋”,帮助“摘帽”的贫困地区做好过渡期的产业谋划,在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上下力气“补课”,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衔接“齿轮”扣紧。要持续培养“排头兵”,树立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的“过硬品牌”,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施展“十八般武艺”,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扬改革开放“风帆”。“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同频共振”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坚持向世界敞开怀抱、广交朋友,同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世界的“中国风”越来越多,从基础设施到民生改善,从贸易往来到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惠及世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于新的时代高度、面对新的实践课题,要找准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不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进展新成效及时有效化解风险、应对挑战,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建党100周年坚定信念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2021 再唱“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在这次高潮中产生并成为一首优秀歌曲被广为传唱,从“深情”到“悲怆”再到“激昂”,这首“三部曲”以强烈的情感诉求抒发着对党的热爱,大气磅礴、感人肺腑。唱着老一辈留下来的红歌,感悟镌刻于红色旋律中党的光辉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经典咏流传,以传承续写华夏不朽的篇章。

念萧萧过往,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用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中华民族以大国崛起之姿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建党100周年,再唱“山歌”给党听,一起庆祝党的生日,为伟大的党献上中华儿女最诚挚的祝福。

唱支山歌给党听,峥嵘岁月,我们不曾忘记

在“红船”的孕育中诞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历经革命、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新阶段,“红船”一路航行,“红路”跋涉艰辛,奠定了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并成为中华儿女启航*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正是党的诞生,才让深陷“苦难”的华夏民族不断觉醒、重见“曙光”。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心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断拼搏着,1921年至2021年,百年来,我们从开天辟地走向伟大复兴,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峥嵘岁月,我们不断抗争、接续奋斗、实现崛起,我们不曾忘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唱支山歌给党听,大道如砥,我们同心同行

涓滴之力将汇聚成为磅礴伟力,“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席2021年的新年贺词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极不平凡的2020年,见证了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抗击风险、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守望相助抗击疫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负重前行抗洪抢险……全体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克时艰。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数平凡英雄“横空出世”、勇往直前,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敢于斗争、敢于拼搏,啃下“硬骨头”、取得新胜利,吹响了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号角。应对风险挑战,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心手相连的接力构筑披荆斩棘的铜墙铁壁!

唱支山歌给党听,继往开来,我们再创辉煌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征程万里阔、艰险更向前,“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同志“最牵挂的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的坚定信念。实践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途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密码,办好“最牵挂的事”,关键在党,任重而道远,仍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新的征程上再创辉煌。作为人民的选择,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关注民生工程,把人民福祉是否真正得到落实、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的力量源泉,要不忘初心始终跟党走,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努力成为“了不起的人”!

再唱“山歌”给党听,“这山唱来那山和”,一首首深情的旋律在耳畔萦绕,党的光辉历史在记忆中永驻,这正是我们开辟美好未来的自信所在!

建党100周年坚定信念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做好*的“答卷人”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极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过去,充满期待的2021年向我们走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党员干部要做好*的“答卷人”,始终信念坚定、本领高强、善于总结,坚持不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往无前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力前行,切实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涵养“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信念。当前,“十四五”发展蓝图已经擘画,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实施。远行的号角已经吹响,奋斗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党员干部若无坚定的理想信念,必将无法承担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理想信念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勇气,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只有信念过硬,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立场坚定。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嘱托,始终坚持正确立场、严守党的规矩,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忠诚于党和人民。

铸造“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攻坚本领。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行的道路必定充满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若缺乏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遇到矛盾便惊慌失措,遇见斗争就“打摆子”。党员干部要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挑战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超越精神,在重大斗争一线,不回避、不遮掩、不推脱,敢于直面问题矛盾,勇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履职尽责,不断把各项工作做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切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落细落实。

锤炼“步履稳踏自茫茫”的总结意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忙于实践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思考和总结的重要性,导致自身出现思想僵化、工作机械化、创新能力不强等现象,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进步和事业的长效发展。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我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才能有所创新、不断进步。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总结经验的能力,坚决克服在工作中得过且过、完成任务的错误思想,要习惯在工作中深入思考、善于总结,及时将错误的案例反省为自我成长的经验来源,并不断运用到下一步工作实践中,确保提高个人工作能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党员干部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勇挑重担争上游,抖擞精神加油干,拉高标杆、争创一流,奋力开创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