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386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增长1.3%。常住人口出生率14.0‰,死亡率3.3‰,自然增长率10.7‰;常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与上年相比都提高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与上年持平。
一、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人口出生率曲折上升,死亡率相对稳定,带动自然增长率同幅上升。人口出生率继续比上年小幅提高,人口出生率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自2012年开始取消生育二胎必须间隔四年的强制规定,同时又开始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群体明显增大。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又将促进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据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全市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率44.0%,在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5.9个百分点。
二、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岛内增长趋缓,岛外增长加快趋势
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岛内人口增长趋缓,比重下降;岛外人口增长加快,比重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末各区常住人口分别是:湖里区10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3%;思明区99.1万人,占25.7%;集美区64.4万人,占16.7%;同安区54.4万人,占14.1%;翔安区33.4万人,占8.6%;海沧区33.2万人,占8.6%。湖里区人口规模最大超过百万级别,其次是思明区人口也接近百万,两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0%,但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岛内人口规模趋于饱和状态;岛外四个区常住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向岛外扩展趋势,人口布局更加合理。
从增长速度来看,岛外四个区人口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岛内两个区,岛外四个区增速均超过1.5%,而岛内两个区增速都低于1%,从高到低分别是:海沧区增长2.2%,翔安区2.1%,集美区1.7%,同安区1.5%,湖里区0.9%,思明区0.8%。虽然岛外各区人口增长速度均在全市增速之上,但是岛外人口密度仅有1203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岛内12715人/平方公里的水平,岛内人口密度是岛外的10.6倍。岛外地域面积广阔,随着重大功能性项目向岛外新城配置,新城综合功能不断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岛外人口规模还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人口流入存在区域间差异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全市五成以上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为其他地市,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流入人口(即户口登记地为外地的厦门常住人口)规模庞大。各区流入人口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集美区71.7%,湖里区66.8%,思明区53.0%,海沧区43.8%,同安区43.4%,翔安区23.9%。
从流入人口在厦居住时间来看,居住半年至一年的占9.4%,其中翔安区比重最高,为21.2%;两至四年的占36.0%,其中翔安区比重最高,为46.6%;五年及以上的占54.6%,其中思明区比重最高,为64.6%。
流入人口在厦居住时间分区构成情况
单位:%
| 半年至1年 | 2至4年 | 5年及以上 |
全市 | 9.4 | 36.0 | 54.6 |
思明区 | 8.4 | 27.0 | 64.6 |
海沧区 | 11.6 | 28.9 | 59.5 |
湖里区 | 9.4 | 29.7 | 60.9 |
集美区 | 6.3 | 45.4 | 48.3 |
同安区 | 10.0 | 39.4 | 50.6 |
翔安区 | 21.2 | 46.6 | 32.2 |
四、抚养比进一步提高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抚养比29.0%,其中少儿抚养比21.3%,老年抚养比7.7%,分别比上年提高1.2、0.7和0.5个百分点,抚养比逐年提高。虽然厦门人口年龄结构仍然处于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但随着近年来人口抚养比逐年提高,反映出劳动力资源供给呈现减少趋势,加上目前人口出生率上升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将对厦门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五、城镇化推进速度保持平稳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厦门市城镇人口343.2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8.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分区域来看,思明、湖里两区城镇化率均已达到100%,其他区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海沧区91.0%、集美区86.7%、同安区69.0%、翔安区56.9%。随着中央政策对新型城镇化方向和内容的调整,推进城镇化速度的同时将更加重点关注城镇化的存量、质量以及已转移至城市人口的市民化,城镇化进程将继续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