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荐读】

思而思学网

付晶晶

安阳广播电视台《安阳新闻》栏目记者,从事新闻工作3年。

《行路致远 砥砺前行》

3年前,我成为了一名记者。今天我站在这里,化了精致的妆容,穿着漂亮的西装,带着闪闪发亮的首饰。但其实,我们记者平时并不是这样。素面朝天、扎着马尾,穿运动服牛仔裤才是我们的本色。脚上那双舒适的鞋子,是为了让我们在每一次采访时,都能够跑在所有人的前面,跑得快一些、再快一些。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跑得那么“快”呢?因为有时候,我们,是你们的眼睛。我手上的摄像机,是安阳百万观众的眼睛。

每一个晨曦交替间,时光穿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生活得格外忙碌。但我希望,偶尔,我们都能够停下来,来看一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感受它的发展变化,体会这些变化背后的辛勤付出......

今年,作为主创人员,我参与策划制作了反映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的系列报道《看见》。5月底,我采访了一个人,他叫陈俊海。

记得那天,35度的高温,在文峰区的聂村沟,我穿上了25斤重的皮衣皮裤准备下到地下的暗沟里。衣服很沉、鞋很大,我记得当时自己是歪歪扭扭地走到沟边。当脚落在泥水里时,你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往下陷的。我不会游泳又很怕水,当时我紧紧抓住带着我往暗沟里走的师傅,甚至都给他的胳膊掐出了指甲印儿。因为那时我有点紧张也有点害怕,每走一步,我都要从泥里用力地拔出自己的脚,每走一步我都会怕自己跌进泥里。当我一步一步地挪进暗沟里时,我看到了陈俊海和他的同事们。

这里,机械设备无法涉足,这些清淤工人,一人一把铁锨,就这样一锨一锨地,将污泥从暗处铲出来。百米长的暗道,每一次从泥中拔起脚,每一次用力地挥动握着铁锨的手,都让他们花费了比平时多出几倍的力气。当时我站在那儿做出镜报道,污泥就甩到了我的头发上。我到现在还记得,擦那些污泥时刺鼻的气味儿。

脏乱、高温、恶臭、蚊虫、有毒气体,每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需要工作超过10个小时。每个晨曦来到这里,每个黄昏甚至黑夜他们才会离去,比起繁华的地上景色,也许他们更熟悉的是地下的世界。当我问陈俊海,你累不累时,他说,累呀,肯定累呀,不过这脏活儿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这城市才能变得更好啊!

从五月到九月,黑臭水体治理高峰期曾有1600余人加班加点、凝聚一心,参与到了这场全市的整治攻坚战中。共清理河道49.57公里,清理淤泥、垃圾75万余立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以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演播厅来说,它大概有7200立方米,而75万立方米,就相当于104个这么大的演播厅。

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一句话: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哪儿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因为是一名记者,所以我才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那一面。

夜晚,当我们吃过晚饭,与家人一起出来散步,欣赏城市美轮美奂的夜景,感慨于生活的美好之时。也许,你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位工人师傅,像蜘蛛人一样飘飘荡荡地被吊在空中。王师傅从事高楼装灯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他也会说:“在这么高的地方装灯,说不怕是假的。二十好几层的高楼,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会看得头晕。最怕的就是刮大风的时候,被吹得摇摇晃晃,即使腰上套着绳子,但这心里还是慌啊。”

一栋约30层的建筑,需要安装四五千盏灯,五六万个灯点。当这些灯点被点亮后,我觉得它们美得胜过天上的繁星。而从事这份工作,注定王师傅他们要长年累月承受风吹日晒、雨打冰冻。但他们像一盏盏灯,站在城市的飞尘里,尽力照亮别人,默默奉献自己。

每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都在奋力前行;每天,我们也都在影响着这座城市。因为有无数人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尽职尽责,才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随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市的城建工作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城绿了,景美了,生活也更舒适了,美丽安阳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作为一名记者,一定是裤脚沾满泥泞、内心充满温暖和正能量并且不断向前奔跑的人。我希望,我能带着大家去看见这个城市的变迁,去看见不同的冷暖,去看见细微处显现的正能量,去看见平凡静默中蕴藏的强大力量!

记者,应该是一个带着温度的职业。我觉得,它包含着生命的温度、理想的温度、理性的温度等等。我们报道的角度是客观的、头脑是冷静理性的,但这些报道一定还体现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为理想的努力,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要带给大家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报道。

马兰:

林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记者,从事新闻工作5年。

《用脚步丈量太行山》

太行山,一山高过一山,一山险于一山。林州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里的人们站太行、出太行、如今富太行,但这里的人们从来不曾安卧于太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老一辈人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受常人不能承受之苦,博常人不能承受之力,奔波于太行山脚下,坚守在太行山之巅,谱写出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

2013年,我研究生毕业,进入林州台做一名播音员。上班第一天,我穿上高跟鞋,职业裙装,化上精致妆容,迈进电视台。接到的第一个任务,跟着记者一起去采访“三夏”机收,我的任务是现场出境。心里想,这很简单,之前实践课模拟过很多次记者现场出镜。

一到现场傻眼了,林州地处深山区,太行山脚下,我们眼前的庄稼地是一片坡地。走进田间,我的高跟鞋一脚深陷地里,拔不出来,使劲一拨脚跟断裂,烈日下,为能在机手快速收割的第一时间出镜播报,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几遍下来,已是满头大汗,妆容花脸。再看看同行的前辈老记者,脚下是一双已经泛黄的白色运动鞋,大夏天依然身穿满是口袋的马甲,口袋里全是电池,身抗二十多斤的机器奔波在田间地头,那脸上淌下的汗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些无声的言语,不用一句话,不用一个字,已经让我很汗颜,惭愧不已。从此以后我的办公室里永远备着一双运动鞋,准备着随时的出发。

大家来看我身后的这几幅图片,如果您没到过这里,仅凭这几张图片,肯定觉得这里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这里风景秀丽,峰峦叠嶂,山花烂漫,让人心生向往,我第一次采访上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

可这里却是林州、也是安阳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这里海拔1750米,四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上世纪80年这个小山村一直与世隔绝,去采访前我的父亲告诉我,他年轻时曾下乡去过大垴村,当时还有个老奶奶拉着他的手问“日本鬼子走了没有”,可见这个小山村是多么的与世隔绝,山上的人想下来难,山下的人想上去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路,更别说饮水、吃饭、照明等问题。

有这样一个人,他叫许存山。1980年,26岁的他毅然放弃可以留在城市的机会,退伍回到大垴村,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扛起了全村260多口人的致富梦想。

梦想很美丽,现实却像太行山的石头一样坚硬:村委会全部资产摊在他手心上??3个硬币,9分钱,还有18360元的欠账。摆在他面前的还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吃穿难、照明难、通信难、娶妻难。

许存山决心一项一项攻克。他召开党支部会,带领全村11名党员在党旗下发出誓言:“握紧拳头不松手,卒子过河不后退!”

他从家里拿出了仅有的300元退伍费,交给了村党支部,作为创业基金。从1980年开始,在他的带领下打响了修路之战。在数百米高的悬崖陡壁上修路,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许存山在党旗下率先立下生死状:“如果我遇难了,不向集体提任何要求,由我的妻子接着干!”全体党员也跟着立下了生死状。

12名共产党员就是12根顶梁柱,哪里有困难危险就往哪里上。悬空作业、除险、点炮、这些险活、累活,许存山与党员干部总是抢着干。由于长时间的悬空作业,大伙儿的腰部被绳索勒得血肉模糊,晚上睡觉时衣服和肉黏在一起,无法脱下;悬崖下打炮眼,直不起腰,大家就跪着干,膝盖磨出血,找双布鞋捆在膝盖上接着干。

经过10年苦战,大垴村人终于修好了长15公里的主线公路和长25公里的支线道路。第一次看到汽车开到山顶,劳累与喜悦交加,许存山竟然一头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现在公路经过硬化、改造、拓宽,加设安全防护墙,已经彻底改变了群众行路难的状况。

如今,我们再上去采访时,已经能很顺利的直接把车开到大垴村,这条路已经成为林州市公路建设的形象标志,多次被摄影家收入镜头,见诸各级媒体。

两年通电,三年通水,五年通路,十年植树造林,二十年兴科技……许存山的梦想在太行之巅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由于超常规的工作和无规律的作息,奋斗了38年的许存山,从生龙活虎的青年变成身患疾病的老人,但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豪情不减当年,谋划村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劲头越来越足。采访时他这样给我们描绘大垴村的蓝图:“在不远的将来,大垴村会成为人们向往的‘五园’,即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业园和避暑家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乐园。”

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大垴村在许存山的带领下实现了脱贫致富梦,许存山也在2016成为河南省最美村官候选人之一。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个许存山,正是他们筑牢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正是他们在群众中竖起了一面面不倒的党旗,正是他们带领一个一个支部践行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

正是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生的坚守,都召唤我在记者的道路上,不再怕高山悬崖磨破鞋子,不再惧严寒酷暑晒黑容颜,不再畏年华易逝,青春易老;我,依然随时准备着出发,依然坚定前行,今后,还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太行山的雄浑与伟岸!

正是采访过的这些人,这些事,召唤我在记者的道路上,不怕高山悬崖磨破鞋子,不惧严寒酷暑晒黑容颜,我依然随时准备着出发,依然坚定前行,今后,还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太行山的雄浑与伟岸!

张伟

内黄电视台主持人、记者,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六年。(大学没毕业就进入内黄电视台实习工作)

《用生命践行》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组数字:12年、16万元、13名贫困学生、22名孤儿。乍一听,这些数字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它们背后却蕴藏着一个让人动容的人生故事。

第一次听到燕志学吴明艳夫妇的名字是在2017年初。那天,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报道说:这对来自河南内黄的农民夫妇,12年来先后捐款16万多元,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和孤儿......这宣传报道,让在家休产假的我极为好奇。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背后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来到马上乡燕庄村燕志学夫妇的家。

那是一个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甚至有些寒酸的家:他们所住的房屋和他家的养猪场连接在一起,房子漏雨了,屋里的地上摆放着接水的塑料盆,那一面墙都被雨水从外印湿到里面。样式老套的家具,上面摆放了一台上世纪90年代时兴的电视机,墙上挂着一台7年前因为婆婆生病才舍得买的空调。

他们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吃的菜是自己地里种的,穿的是买饲料时人家赠送的带有饲料牌子的体恤衫,吴明艳脚上那双鞋还是去年赶集时花十块钱买的,都是过节了或家里有亲戚了才舍得穿。

有一年猪肉市场不景气,养猪不仅没赚着还赔了钱,他们自己的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但答应了孩子们就得做到,他们借了足足两万,全都捐出去了。

去年的十月份,吴明燕查出患有早期肝硬化。这无疑是给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们来到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当他们缴费拿药的时候,惊呆了,七片小药丸,140元。当他们再次来到医院的时候,一再的恳求医生,开点便宜的药吧,贵的吃不起!吴明艳说,我这吃便宜的药也能治病,省下来点儿钱还能攒着给孩子们上学用。

听着他们的这些故事,我十分的不解。在大爱面前,真的就没有一点是留给自己的吗?燕志学说:有,每年收到那些孩子寄来的站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校门口的照片的时候,收到他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的时候,听到他们打电话喊一声大爷大娘的时候,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宽慰。吴明艳说,活到这个岁数,什么事也都看的明白了,也都看的淡了。比起生离死别,生病对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对,她说了一个词,生离死别。

2005年农历5月25,对于燕志学吴明艳夫妇来说是一个终身不能忘的日子。他们的儿子早上去帮忙给人盖房子,本该把砖冲湿的水枪,不偏不倚的冲到了儿子的心脏,儿子就这样走了......燕志学说,他才17岁,一米七八的大个子,咋能说倒就倒下了呢?!

孩子的突然离世,让燕志学和吴明燕一夜白了头。他们自责呀,自责没把孩子看好,不该让孩子去工地给人盖房子,他这年纪应该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光啊!

在熬了数不清的日夜之后,燕志学告诉妻子,他想把家里的钱捐出去,捐给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吴明艳听到后,认真的沉默了,行,捐吧,别让那些孩子也去工地干活。

当吴明艳向我讲述这些的时候,她努力坚持好好说话的情绪,一再崩塌。看着眼前这对偷偷抹泪的六十岁的父母,我的眼眶一再湿润。尽管十几年过去了,儿子的离去,依然是他们心头不能触碰的伤痕。

正是经受了旁人不曾经受之痛,在大悲面前,他们也才能把如今所发生之事看的如此云淡风轻,燕志学常说,我不会积财,但我要积德。

就在不久前,我接到吴明艳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由于我们的宣传报道,社会上很多的爱心人士也加入到了他们的慈善行动,有内黄县北关信用社的牛青云,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的医生刘红霞,还有好多都在联系她,隔着电话,听着她爽朗的声音,我都能够想象到吴明艳脸上洋溢的笑容。

他们夫妇二人一直想办一家养老院,把那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们都接过来,消息不胫而走,已经有两家企业愿意资助他们共同建起这家养老院。吴明燕说她已经很满足了,他没想到自己能发挥这么多的能量,想想心里就觉得温暖。12年来,他们把人间大爱洒满枣乡大地,让温暖之光在枣乡大地熠熠生辉。

这就是发生在一对普普通通农民身上的故事。这就是内黄县72万人的一个缩影!沐浴改革发展的春风,淳朴憨厚的农民,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挥起长满老茧的双手,在人间写下了“大爱”这闪光的字眼。这种爱,诠释着无私,诠释着奉献,也诠释了我们安阳这座古老城市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和现代文明的荣光。

不管环境如何浮躁或如何荒芜,提起手中的话筒,已然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希望通过我的讲述,大家能记住我故事里的人。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传颂,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刘慧

龙安区国家税务局 办公室科员,龙安区委宣传部新闻通讯员,从事宣传工作三年。

《俯首甘为孺子牛》

??龙安区龙泉镇东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付晓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2015年,安阳市交通运输局干部付晓宇,肩负着扶贫的重托,来到龙安区龙泉镇东平村任第一书记。

记得那次,我和安阳日报记者姜蕴珍到东平村采访,刚进村就被一阵爽朗的笑声吸引,要不是村民朝着对方喊了一声:“付书记!”,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同第一书记联系在一起。你看他,头发杂乱、胡子拉碴、卷着裤脚,满鞋泥巴,正在地头上举着锄头和村民边干活边热烈讨论着。就是这个看起来像地道农民的第一书记,在上任不到两年时间,就让东平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平村位于龙安区龙泉镇西南部,耕地面积1923亩,多为丘陵旱地,水资源严重短缺,是省级贫困村。

付晓宇作为市交通运输局干部,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经验老道。本想着村里的事无非就是多跑跑腿、多沟通沟通就行,可一到村里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因为自己根本就“搞不定”村民。想想一个光杆司令,面对长期以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家族矛盾突出、党员队伍涣散、村委会有跟没有一个样,这工作到底该怎么干?在东平村委会破旧的砖瓦房里,在昏暗的孤灯下,付晓宇确实反复思量了好长时间。“工作是从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开始的!”找准突破口的付晓宇成了村民口中把两条腿都跑细的书记,他走街串巷走访村干部、老党员,推心置腹和他们谈党性,想方设法调动起村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他带领村里的党员清理了村委会院内堆得小山一样的垃圾、修葺了房屋、粉刷了墙壁,村委会换了新模样。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村里的干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村里有事有纠纷,都会主动负责,及时解决,东平村党支部有了凝聚力。

于是要想让东平村脱贫,解决水、电、路是关键,这是付书记确定的扶贫工作重点。然而,修路需要资金,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他奔波于市交通运输局和财政局之间,争取到了道路建设扶持资金30万元,于去年5月1日开工建设。群众只认干,不认说,更不认吹。建筑工地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加班加点的干活,以至于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日常休息时,他总是吃住在村,以至于儿子见到自己时竟会感到局促和紧张。然而就在道路建设的关键时刻,付晓宇的父亲因车祸住进了医院。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额头深深的皱纹,麻药过后疼痛的表情,他说:“那是父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但也是工程最关键的时刻,不能耽误!我很痛苦,我纠结了整整一晚上,我决定不请假,坚持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赶到医院照顾父亲。父亲看我熬得太辛苦,仅住了5天院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并不忘叮嘱我好好工作,不用挂念。”回忆至此,这个在遭受误解,累的嘴唇发紫却仍笑着为村民忙前忙后的男人,已是热泪盈眶,满是愧疚。可工程不能停,夜以继日的赶工期,短短20天,就让东平村通往省道原仅3米宽的坑坑洼洼的土路竣工通车。“这不仅仅是一条水泥路,更是东平村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两年来,为了打破发展瓶颈。他协调350万元启动电力农网改造工程;协调扶持资金54万元,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引进3家企业入驻;建设了3个文化健身广场,搭建了文化舞台;成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日间照料问题……“曾经‘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巴路,如今变成了通往家家户户的水泥公路;曾经吃水靠天、煮饭靠柴火的传统农户,如今都用上了自来水;曾经和远方的亲朋打个电话还要靠公用电话的村民,现在也用上了宽带。”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都会感叹:“这可多亏了付书记啊,才有了现在村里的新面貌!”一旁的村民张宝和一把拉着姜姐的手激动的说:“付书记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啊!他把俺村当成自己的家,俺村就是他的家,就算他以后走了,啥时候来这都是他的家!”。

出色源于本色,付晓宇辛勤耕耘在基层,以他的实际行动让所有华丽的词藻都黯然失色。他身体力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他一步一个脚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虽每一步都饱含着辛酸与苦累,却从未止步;他用一心为民和执着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工作感言

从城市到乡村,第一书记挽着裤腿耕耘在基层,身体力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路走来,他们的每一步都有着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他们乐在其中,却从未止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