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新动态

思而思学网

总理: 药价要下来,服务价要上去,医保支付要保住

刚刚结束东亚之行回到北京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提出改革能源、交通、环保、医疗服务及药品等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在这次常务会议上,医疗价格改革等相关方案引起参会者的广泛讨论。

指导方针明确:价格改革加速推进

从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到放开医保目录内低价药品价格;从铁路货运市场定价的准池试点到全面放开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年来,官方一直致力于将价格的形成机制由政府行政定价这一“看得见的手”调整为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

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的好处显而易见:从企业角度来讲,有助于打破垄断,让企业和产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化升级,让好的企业、产品更好的成长;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市场化定价机制将让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有充分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不过,在讨论研究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时,李克强坦承这一改革“确实不容易”。他强调,价格改革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

李克强直言,目前在价格方面,的确仍存在一些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项。他强调,价格改革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的重要制度建设。价格改革事关全体民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按照改革已积累的经验,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稳步推进。

而“加快推进”、“更大程度”等围绕着价格改革和市场定价的表述,也显示未来官方将加快这场改革攻坚战的进程。更多的价格改革措施料将陆续面世。

医药领域或有大动作,通过价格改革理顺机制,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得到实惠

中国政府网16日披露的描写常务会详细情况的新闻稿中,更是用专门的一段内容描写了李克强对医药领域价格的关注。

在一次基层调研考察中,一位医生告诉总理,自己的按摩理疗服务价格每小时只有几十块钱,而在外面的“洗脚城”,一小时按摩服务的价格却有上百元。李克强强调,目前公立医院医事服务费价格确实太低,但药价虚高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过改革,逐步理顺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机制。

上述常务会议上,医疗价格改革等相关方案引起参会者的广泛讨论。李克强强调,目前公立医院医事服务费价格确实太低,但药价虚高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过改革,逐步理顺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机制。“药价要下来,服务要上去,医保要保住。”李克强说,“各项改革要统筹协调推进,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得到实惠。”他还强调,价格改革是为了切实形成一种由市场需求定价、“有升有降”的合理价格机制。市场定价实际上是给了消费者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从长远来看,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并延续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方向:“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按照会议部署,医改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思而学教育动。

上面的表述事实上释放了三个重要的改革信号

其一是医疗服务价格会涨

在官方难以统一测算成本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未来或交由市场定价,让医疗服务者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其二是药品价格会降

官方现行的制定药品价格“天花板”的定价模式或有所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电视台日前曾引述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观点称,长期以来像一些药品的价格,过去搞单独定价,包括差别定价,包括最高限价。相对于这些方式,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整个医改的这种方向的要求都有差距。而现在完全具备条件,把主要的政府分管的一千多种的医保范围内的目录内的价格,完全放给市场。

其三是社保支付要改

在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方面的措施包括三部分,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以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一方面,社保制度改革《*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郑秉文说,有些国家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挑战。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国内的医疗商业健康保险。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全面推进并规范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稳步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完善商业保险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以此作为基本保障的补充。

这一系列的迹象都显示未来官方在医药领域的价格改革或有大的动作。

医疗、医药价改革要打攻坚战

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价格改革就是难点和重点,尽管世易时移,当下的价格领域依然存在不少亟待改革的问题。不过,现在推进价格改革所需的条件更充分,国务院要推进价格改革的决心也更坚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方面,要想改革顺利推行,需要讲究时机和策略,让公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当前CPI、PPI数据持续走低,国际市场的输入性价格也在低位,正处于价格改革的“窗口期”。由于一些领域推行价格改革,较容易出现“涨”声一片,引发社会的不安。李克强特别强调,价格改革并不意味着就是“涨价”,而是为了切实形成一种由市场需求定价、“有升有降”的合理价格机制。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推动价格改革的决心也前所未有,定要挖掘改革红利激活市场。正如李克强所言,“价格改革难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长远,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他认为,“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市场定价须有完善方案并做好配套

除了具备条件与决心,价格改革还需要完善的方案,必须充分评估改革的阻力,它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毕竟长期以来,由于非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让部分群众形成了路径依赖,不容易接受新的方案。比如水电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在采取梯度水价、梯度电价这些方案后,部分群众可能会遇到用电成本增加,但它又明显促进家庭节约能源,让企业降低能耗、推动技术升级,长期利好中国经济社会。

还有一部分改革阻力来自于内部,“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这类改革举措毕竟是动了一些政府部门的“奶酪”。现实中,政府在定价上哪怕是一分一厘的调整,都可能在企业间造成数以亿计的利益变化,所以这些掌握定价权的部门也往往成为“糖衣炮弹”集中攻打的地带。也正是因为如此,价格改革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反腐的功能,通过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没了定价权,腐败也就无从附着其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恩国也以未来或有大动作的药品定价改革为例,向中新社记者分析了时机和配套手段的重要性。

他分析说,在没有全民保险的情况下,药品的需求端缺乏一个集体谈判平台和药品制造商进行博弈。单个病人对于药品制造商的抬价毫无抵抗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官方不对相对强势的药品制造商进行价格管控,就有可能导致药品价格的无约束上涨。

而目前,伴随着政府主导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越来越完善,医疗保险已经可以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在药品需求侧形成力量,代替行政管制与供给端的药品生产商进行博弈。

而且,医保支付手段的改进也有助于改变药品市场的乱象。刘恩国分析说,过去医保对药品的支付是按照单一药品的价格来进行,但是目前,医保的支付已经不是以药品价格为单位,而是以“病种”甚至“人数”为单位来进行。

“支付方式带来的变化就是对病人用药不再是医院的收入而是成本”,刘恩国举例说,如果医保确定了阑尾炎的治疗为X元,那么医院每治疗一个阑尾炎病例,医保都会向医院支付固定的X元。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收入水平就取决于医生能否利用其专业水平,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药厂如若肆意涨价,自然不会被医院选择。

因此,刘恩国强调,要将药品价格交由市场确定,就必须继续提高医保的集体谈判能力并持续改进医保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官方也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加大对药品企业的反垄断执法力度,加大对串通投标、哄抬价格,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牟取暴利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的查处力度。

本文来源网上多篇文章,仅做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