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理综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思而思学网

【理综试题点评】


化学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命题思路
(化学学科组)
2015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顺应深化课程改革实践,坚持稳定、基础、原创、科学原则,知识点考查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规定。
1.稳定性
充分体现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特色,命题风格、题型结构、呈现方式、考查内容等总体上与往年相似,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客观题考查了化学学科素养、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无机离子的推断以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转化等;主观题考查了无机物组成的推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
2.基础性
试题内容反映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例如:实验题的背景为海带中碘的提取,是源于教材的学生实验;CO2通入氨水体系时溶液中各离子的变化趋势、CO2不能用于镁燃烧时的灭火、CO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得CO、乙苯-CO2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等化学原理的考查都以学生非常熟悉的CO2为载体。这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学生构筑化学知识和能力体系。
3.原创性
所有试题均为原创,体现公平。试题内容以学科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例如: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解水制氢,恒温恒压条件下的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I2/ CCl4混合溶液的分离与碘的提纯等。试题有适度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能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
4.科学性
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密切联系。例如:液晶的特性;氨水体系中随CO2通入,溶液pH和各物种的变化趋势图;香料肉桂酸苄酯的合成;重要还原剂NaH、NaAlH4的制备;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流程;海带中碘含量测定和碘的制取等。这些内容及相关问题设置都源于科学研究成果或工程应用实际,科学严谨。
总之,化学试题重基础、重能力,难度适中,对中学化学教学和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有积极导向作用。
注重基础 强化方法 突出能力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杭州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 张永久
宁波市鄞州中学特级教师 包朝龙
今年理综化学试题遵循《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内容和理念,着重强调对化学学科思想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突出考查化学认知和科学探究能力。试题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从所考查的基础、方法、能力层面看,试题均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具体表现在:
1.题型稳定,注重基础
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类型及命题思路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客观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核心知识,主观题四个大题分工明确,分别从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无机化合物的推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化学实验等承载考查功能。如第9题基本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试题所给的表中出现了学生不太熟悉的第4周期的砷(As)元素,应用元素周期律则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本卷的一大特点,如第26题、27题涉及了电子式、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都能较好体现命题的基础性。
2.选材新颖,强化方法
在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时代性及实际应用价值的试题背景的同时,试题注重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以液晶、纳米银粒子、固体氧化物电解池、NaAlH4等作为命题素材,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第27题中的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第29题所涉及的电势滴定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滴定知识的迁移方法;第28题中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考查了考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视实验,突出能力
第8题着重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和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第29题以碘的制取和碘含量的测定为背景,考查了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问题设计角度多样、层次鲜明,既符合化学逻辑思维,又符合学生的应试心理。在考查化学知识、原理和应用方法的同时,以能力立意,考查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文字表述和计算能力。如第26题和28题中的文字、化学用语、图表和数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第29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整体性。
总之,2015年的化学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切,具有良好的分层选拔和教学导向功能。
生物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 周业宇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特级教师 方淳
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严格遵循《考试说明》,考查内容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相符。试题既保持了近几年来命题风格的连贯性又有一定创新,试卷形式新颖多样,考查的角度灵活,试题难度适当,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