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刘古愚、杨双山、王徵、刘古愚、杨双山、王徵、胡登洲、康海、马理、王恕、王重阳、杨良瑶,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咸阳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嬴政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中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 。嬴政的父亲是秦孝文王,名叫子楚,子楚早年进入赵国邯郸,作为质子,嬴政生于赵国邯郸。秦国始建国在甘肃天水一带,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后秦国都城多次迁都,但一直都在陕西境内,公元前350年秦国最后一次迁都于咸阳。关于嬴政是哪里人,争议地比较多。嬴政的贡献包括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征伐南越,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他还结束了周朝以后的混乱局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制度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这个事件是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文化政策。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等都是妨碍法家理论推行的障碍,因此下令焚毁儒家经典,并坑杀儒生 。后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伟人曾高度评价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父亲:班彪(被誉为“东汉文坛第一人”)、弟弟:班超(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和史学家)、妹妹:班昭(中国第一位女性历史学家,被汉和帝封为“曹大家”)。班固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是东汉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此书是“前四史”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官方修史全部沿用了断代史的体例。作为辞赋家,他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合称为“汉赋四大家”,其代表作《两都赋》,是以都洛、都雍(即长安)为题材的作品,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在陕西省咸阳市扶风县安陵镇建有班固墓和班固纪念馆。
马超
马超(公元176年—公元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他是蜀骠骑将军、五虎上将之一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超年少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退回甘肃。后马超投靠张鲁,并没有得到张鲁的信任和重用。益州争夺战期间,马超毅然另投新主,加入了蜀汉集团。此后,马超跟随刘备平定益州并参与汉中之战,但不久后便遭刘备弃用。尽管后来马超担任过左将军、骠骑将军、凉州牧等职,却并无实权,最终郁郁而终。据《三国志》记载,马超曾在潼关之战中大败曹军,被誉为“锦马超”。虽马超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他在处理内部矛盾和与刘备的关系上有些不当。但不可否认马超是一位英勇善战、有胆有识的著名将领。
马援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族。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东汉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马氏之父。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被誉为“伏波将军”,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后世有史学家评价马援是“有谋略,有见地,屡立奇功,成就传奇人生的东汉奇男子。” 马援为国尽忠,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他忠勤国事,马革裹尸,令人钦佩。马援进身朝廷,没有一个人推举荐拔,全靠自己公忠为国。后来居于高位,也不结势树党。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马援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李靖
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今属陕西省三原县),祖籍陇西狄道(今属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谥“景武”。他出身于官员家族,舅舅是隋朝的名将韩擒虎,而祖父李崇义还做过殷州刺史,被封为了永康公。李靖自幼聪慧过人,曾经因为过于聪明而被隋文帝杨坚所忌惮。 李靖在隋朝时期曾担任马邑郡丞等职务。后来他投奔唐朝,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谋士。他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表现出色,南平萧铣、辅公祏,又赴桂州,招抚岭南诸部。他著作的《卫公兵法》现在也流传在世,此外还有《六军镜》《阴符机》《霸国箴》等。他的形象还被编入神话传说,被塑造成“托塔天王”的形象,出现在很多的民间故事中,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
另记:王重阳
王重阳(公元1112年—公元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 ,字知明,号重阳子。自呼王三 (排行第三)或王害疯。咸阳(今陕西咸阳)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他以内丹修炼为基础,提倡三教合一。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私寡欲,出家修行。他的著作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全真集》、《秘语五篇》等。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王重阳被描述为一个武功高强、心地善良、正义无私的人物。
二、咸阳历史沿革
周:公元前1066年(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封其弟姬高于毕(即中华人民国和国建国后的咸阳原)。公元前350年(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建都咸阳,次年自栎阳徙都咸阳。
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定都咸阳。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3国,是为“三秦”的由来。
汉: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汉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三国:三国时,咸阳的版图分布在扶风、冯翊、新平诸郡内。
西晋:咸阳境内有始平郡、新平郡、安定郡、扶风郡及诸郡所辖数县。
南北朝:先后有过灵武县、石安县、咸阳郡等建置。至北周末,境内有分属三州辖下的咸阳、扶风、新平、云阳、冯翊、平凉数郡的十余个县。
隋:隋初废郡县制,置州县,后又改州为郡。至隋末,境内有京兆郡的始平、武功、醴泉、上宜、三原、泾阳、云阳7县,北地郡的新平、三水2县,安定郡的鹑觚县东北部。
唐:在关中设京畿道,改豳州为邠州,至唐末,境内有京畿道京兆府的咸阳、三原、泾阳、醴泉、云阳、兴平、武功、好畤、奉天9县,邠州及所辖的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五代: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好畤、醴泉、武功6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乾州及所辖奉天县,邠州及所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宋:北宋在陕甘置永兴军路,置淳化县,撤销乾州,置醴州。北宋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邠州及所辖新平、宜禄、三水、淳化四县,醴州及所辖奉天、武功、醴泉、永寿、好畤5县。
金: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云阳4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奉天、醴泉、武亭、好畤4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永寿、宜禄、三水5县。
元:在陕西置行中书省,境内有奉元路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醴泉、武功、永寿3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2县。
明: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今市区明清城所在地,后置三水县、长武县。明末,境内有西安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三原、醴泉5县,乾州及所辖武功、永寿2县,邠州及所辖淳化、三水、长武3县。
清:清代除将乾州、邠州改省直隶州外,仍延明旧制。
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省以下的地方政区改为道、县两级,咸阳归关中道管辖。1933年撤销道制,只存省、县两级。1935年后陕西全省县以上设10个行政督察区,境内置有第二、第七、第九、第十等4个督察区的辖地。同一时期,*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旬邑县、淳化县和铜川耀州区一带设关中特区,1940年改为关中分区。1949年5月,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设立咸阳分区,辖咸阳、长安、户县、周至、兴平、武功6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5月咸阳分区更名为咸阳专区。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
三、咸阳简介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下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彬州市、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共2区2市9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817.55亿元,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1.30万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地理及区位
咸阳处在中国几何版图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距西安仅25公里,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驿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板块、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37毫米至650毫米,平均温度9.0℃至13.2℃。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状,南部为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中部台塬区,约占总面积1/5;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嵕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河流主要有渭河、泾河等。交通便捷,形成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立体综合交通格局,13个市区县“县县通高速”,拥有4条普速铁路和2条高速铁路,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直通咸阳主城区,三期工程正在建设。坐拥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4800多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38.2万吨,2020年客流量在全国位列第7位。
●资源及禀赋
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24种,已开发利用10种,主要有煤炭、地热、石灰岩、石英砂岩、陶土、油页岩及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煤炭资源分布于辖区北部的彬州、长武、旬邑、淳化、永寿五市县,煤系自东向西呈带状分布,走向长达70公里以上,含煤面积约4206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110亿吨,预测为150亿吨左右,居陕西第二。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乾县、礼泉、永寿、淳化、泾阳、三原境内的北部山地一带,东西延长75公里,储量估计有3000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地下热水储量达2500亿立方米,分布面积3000平方公里,被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地热城”。
●历史及文化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临潼)迁到咸阳,并实施商鞅变法。两汉时期,咸阳分别归右扶风和始平郡管辖。唐、宋、金五百年间,咸阳东部是京兆府的重要组成。明、清两代,咸阳东部属西安府,西部归直隶州。民国时期,咸阳先归关中道管辖,后直属陕西省。上世纪30年代,咸阳北部地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习仲勋等曾在这一带活动。1984年咸阳撤地设市,中共咸阳地委改为中共咸阳市委。1986年从秦都区分设出渭城区,1993年兴平撤县设县级兴平市,1997年杨陵区隶属关系脱离咸阳市,2017年15个街镇托管移交至西咸新区,2018年彬县撤县设县级彬州市。
咸阳有着2370年的建都史,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的都城或京畿重地,境内有各类文物点5313处,各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571处。由27座帝王陵寝和800余座陪葬墓组成的“中国金字塔群”绵延百里。咸阳红色文化深厚,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咸阳马栏创建的关中特区、关中分区,是守卫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渭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红军在咸阳改编成八路军东征抗日。咸阳是汉隶的发源地,是一个遍处有诗词的地方,“渭城朝雨浥轻尘”等历朝历代吟颂咸阳的诗篇多达2000多篇。近现代以来,咸阳有宋伯鲁、刘古愚、于右任、范紫东、任哲中等著名艺术大家。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文学、民间文学、文学评论、秦腔、剪纸等获得市级以上奖励80多项。小说有刘宇文的长篇小说《独牛村》,屈彦龄的关中三部曲《关中轶事》《悬空道》《关中道》,杨明的长篇小说《黑鸟》等;散文、诗歌有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悬肠草》《秋思》,梁澄清的散文集《俗眼望莲》《子夜听风》,杨焕亭的系列文化散文集《海的梦幻》《月影人影》《烛影墨影》,李永强的散文集《西部绮丽》《西部情趣》等;影视作品主要有《大秦帝国》《那年花开月正圆》《岁岁年年柿柿红》《一个都不能少》《无翅飞翔》等;纪实、报告主要有集体创作的报告文学集《小康之路》《神城》等;文学评论主要有阎纲的《神·鬼·人》《余在古园》,韩梅村的文学评论集《意味的探寻》《张俊彪作品研究》等;秦腔主要有任哲中的《周仁回府》《花亭相会》,焦晓春的《黄鹤楼》《辕门斩子》,马金仙的《断桥》《双锦衣》《斩秦英》等。剪纸艺术有“剪花娘子”库淑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担任过第二届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
●发展前景
“十四五”时期,咸阳将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落实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部署为抓手,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促进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促并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