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学网 2024-05-02 22:49:03

辽宁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张三丰(武当派始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安禄山、张作霖、张学良、李光弼、爱新觉罗·多尔衮、吴三桂,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辽宁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张三丰(武当派始祖)

重要事件:张三丰是宋末元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民族英雄、内家拳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龙行书法始祖。他为武当派开山祖师,被历代帝王尊为真仙、神仙、元妙真君等。他创立的太极拳、内家拳等武术流派在中国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影响:张三丰的武学思想和武功技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以柔克刚”,注重内功修炼,强调“意存气敛,气如丝般细长”,创立了太极拳等内家拳流派,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龙行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评价和争议:张三丰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被尊为武学泰山北斗、真仙、神仙、元妙真君等。但是,也有人对他的历史地位提出了争议,认为他的传说成分较多,真实历史情况难以考证。

2、清太祖努尔哈赤

重要事件: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他在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最终建立了后金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军事战略,成功地实现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和对明朝的割据。

影响:努尔哈赤的建立的后金政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清朝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贡献,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评价和争议: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奠基者和开国之君,一直受到历史学家们的肯定和推崇。但是,他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也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对明朝和其他势力进行了多次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他的历史评价也存在争议。

3、清太宗皇太极

重要事件: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1626年至1643年在位。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军事战略,包括向朝鲜和漠南蒙古进攻等。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影响:皇太极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封建化改革,对清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军事战略和政策也有着一定的成就,如向朝鲜和漠南蒙古进攻等,使清朝的领土得到了扩张。同时,他在文化方面也有所贡献,如开创了“康熙字典”等。

评价和争议:皇太极作为清朝的重要皇帝,一直受到历史学家们的肯定和推崇。但是,他的封建化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等,导致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同时,他的军事扩张也对周边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他的历史评价也存在争议。

4、清世祖顺治帝

重要事件:顺治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1643年至166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推行屯田政策,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制定《垦荒考成则例》和《赋役全书》等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还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对清朝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影响:顺治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改革,如屯田政策等,为清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政治和军事改革,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和争议:顺治帝作为清朝的重要皇帝,一直受到历史学家们的认可和肯定。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和改革,对清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在位时间较短,政策和改革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评价。

5、安禄山

重要事件: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主谋者之一,他蓄意挑拨离间,煽动叛乱,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他是唐朝著名的大忽悠,在唐朝末年,他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成为了大将军和节度使,掌握了重兵,为他的叛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影响:安禄山的叛乱导致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严重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他的叛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唐朝历史上的一大灾难。

评价和争议:安禄山作为唐朝“安史之乱”的主谋者之一,一直受到历史学家们的谴责和批判。他的叛乱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损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污点。同时,他的忽悠手段和背叛行径,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反面教材。

6、张作霖

重要事件: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时期东北的军阀首领,被誉为“东北王”。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逐渐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于是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影响:张作霖在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的军队曾参与多次政变和战争,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消除蒙古的叛乱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和争议:张作霖作为北洋政府时期东北的军阀首领,一直以来受到历史学家们的争议和评价。一方面,他在东北地区积极维护国家统一,消除叛乱和土匪势力,为当时的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他也经常与其他军阀争斗,甚至发动政变,导致东北地区政治动荡不安。此外,他的反动思想和专制行径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7、张学良

重要事件:张学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他曾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影响: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中华民国时期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事件。

评价和争议: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和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敬仰。他在中华民国时期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他也曾经与其他军阀争斗,甚至发动政变,导致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此外,他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也受到历史学家们的争议和评价。

8、李光弼

重要事件:李光弼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的第四子。他参加过多次战争,如安禄山之乱、唐朝与吐蕃的战争等。晚年被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最终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他被追赠为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但现已佚。

影响:李光弼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将领,参加过多次重要战争,其军事才能和战功为人所知。他被赞誉为“武穆”,在唐代的军事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评价和争议:李光弼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将领,其军事才能和战功为人称道。但晚年被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他在历史上也受到一些负面评价。此外,他的著作虽然在当时备受推崇,但现在却已经失传,也成为了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之一。

9、爱新觉罗·多尔衮

重要事件: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朝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阜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影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朝的奠基者之一,他在清初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指挥清兵入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事件,清朝也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评价和争议: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清朝的奠基者之一,受到了历史学家们的广泛认可和尊敬。他在清初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贡献为清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也曾经在政治上施行专制和残暴的行径,这些行为在历史上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10、吴三桂

重要事件: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影响:吴三桂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军事人物。他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他的封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也表明了其在清朝时期的重要地位。

二、辽宁历史沿革

辽宁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早在40万~50万年以前,辽宁地区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营口金牛山猿人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比驾齐鸣。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在各民族祖先的共同努力和开发建设下,辽宁形成与“中原古文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己特点的“北方古文化”区系。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建平地区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34处红山文化墓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存着距今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代表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夏、商、周时,辽河流域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已有雏形,开始使用青铜器。此后,河北、山东等地居民迁至辽宁,开发辽河流域。这时,铁器已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人口逐渐增多,土地开垦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牧业、渔业、蚕业都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东汉末期,由于各族统治者相互争夺,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辽宁为公孙氏占据,高句丽也曾一度称雄。安史之乱后,松花江流域渤海政权兴起,辽宁即为其势力范围。后来,契丹吞并渤海,建立辽政权。女真族举兵抗辽,建立金朝。在金与南宋对峙期间,新兴的蒙古族崛起,先后灭金和南宋,建立元朝。此时,辽宁已成为“边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富庶农业区。冶铁、丝织、制瓷业也很发达,金矿已有开采,鞍山之北曾设置铁榷,抚顺的煤已供烧制陶瓷之用,盐业也有发展。明代,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冶铁、制盐为主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本溪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用武力、怀柔、联姻等手段征服了东北的各族部落,定都新宾,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逐步强大,至福临继位后,统一中原,建立清王朝,国都由盛京(今沈阳)迁至北京。辽宁因是大清的“发祥地”,划归盛京将军管辖。民国时期,辽宁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辖。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俄国首先将辽宁划为其势力范围,而后,日本势力侵入辽宁。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致使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并策划建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下,辽宁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发动著名的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人,取得东北全境解放的重大胜利,并为全国解放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作为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逐步成长为重工业基地。

三、辽宁简介

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最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550公里。辽宁区位优势明显,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是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渤海和黄海。

辽宁陆地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全长2110公里。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东西向中部平原下降。辽东、辽西为平均海拔800米、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

辽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432条,其中,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6条,1000—5000平方公里的有32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384条。主要江河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83公里,境内河道长约554公里,流域面积6.93万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辽宁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最高山峰海拔1300米以上。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顶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2%。

辽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8.8°C,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南北温差5°C。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自西北向东南递增。

全省下设14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其中,16个县级市、25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59个市辖区;513个街道、640个镇、201个乡,4617个社区、1156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197万人。辽宁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矿产110种,其中,菱镁矿、铁矿、硼矿、金刚石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

辽宁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先后创造了1000余个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石化通用装备、通用航空、汽车、造船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化工、钢铁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辽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末,全省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地方铁路)630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348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陆地县全部通高速。全省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盘锦港、葫芦岛港等6个港口,202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95.1万标准箱。辽宁拥有东北最为通畅完善的空港网络,共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锦州、朝阳、长海等8个民航机场,开通航线404条,通达国内城市122个,境外城市10个。

辽宁科教实力较强。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4所,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全省有两院院士57人,研究机构达到16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

辽宁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九门口长城、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和昭陵、福陵、永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是清文化发源地。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自然风光秀美,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种生态场景一应俱全、天生丽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