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学网 2024-05-05 23:48:41

台州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济公、张伯端、王宗沐、戴复古、王士琦、徐中行、柯九思、方国珍、谢深甫、王彦威,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台州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

重要事件:济公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高僧,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和净慈寺居住。他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尊称为“济公活佛”。他的著作包括《镌峰语录》10卷,以及许多诗作。

影响:济公以其特立独行的形象和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吸引了很多信徒和弟子。他的教诲注重人性化和实际化,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评价和争议:济公的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和嗜酒爱肉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他的学问渊博和行善积德的事迹也得到了广泛赞誉。后人尊称他为“济公活佛”,对他的教诲和行为进行了传颂。

2 张伯端(984年-1082年)

重要事件:张伯端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高道,自幼聪明好学,涉猎三教经书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他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主张“三教合一”,试图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他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并与其他四位真人被奉为“南宗五祖”。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悟真篇》、《青华秘文》、《金丹四百字》等。

影响:张伯端的“三教合一”思想和道教修炼性命之说,对后世的道教发展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也成为了道教经典之一。

评价和争议:张伯端的“三教合一”思想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被尊为全真道南宗始祖和五祖之一,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3 王宗沐(1523年02月04日-1592年)

重要事件:王宗沐是明朝的将领和军事家,曾任广西按察佥事、广东参议、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务。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敬所文集》、《奏议》、《宋元资治通鉴》、《江西大志》等。

影响:王宗沐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将领和军事家,他的作品对于研究明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和争议:王宗沐的军事才能和文化素养得到了广泛赞誉,但他的一些政治观点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不过,他作为明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其贡献和成就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和尊重。

4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

重要事件:戴复古是南宋著名的江湖诗派诗人,常居南塘石屏山,自号石屏、石屏樵隐。他的作品兼具晚唐诗风和江西诗派风格,抒发了爱国思想和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题。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江阴浮远堂》、《江村晚眺》、《淮村兵后》等。

影响:戴复古的诗歌作品在南宋诗歌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对于研究南宋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和争议:戴复古的诗歌作品得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和推崇,但他也因其爱国主义思想和反对外族侵略的立场而受到一些质疑和打压。不过,他的诗歌作品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传颂和赞誉。

5 王士琦(1551年-1618年)

重要事件:王士琦是明朝的将领和军事家,历任工部主事、兵部郎中、知府、按察副使、布政、右副都御史等职务。他的著作包括《封贡纪略》、《三云筹组考》等。

影响:王士琦的著作对于研究明朝历史和军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军事思想和经验也为后世的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评价和争议:王士琦在明朝时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和军事家,他的著作和军事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不过,他在一些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中的表现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6 徐中行

重要事件:徐中行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知府、盐运判官、佥事、参议、副使、参政、布政使等。他一生到处为官作宦,诗歌多能描绘各地的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并寄寓到处奔波的无限感慨和怀念乡土的悠悠情思。

影响:徐中行是明代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天目山堂集》、《青萝馆诗》,对明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徐中行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被誉为“浙中新语派”的代表之一。但有人批评他的诗歌缺乏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关注,过于注重描写山水,缺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

7 柯九思

重要事件:柯九思是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博学能诗文,善书,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绘画以“神似”著称,擅画竹;他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之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

影响:柯九思的诗、书、画三绝被誉为“南宋三绝”,对中国文学、书法和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柯九思的绘画和书法技艺被广泛认可和赞扬,但他的诗歌作品却受到一些批评。有人认为他的诗歌缺乏情感深度和思想性,过于注重技巧和表现形式。

8 方国珍

重要事件:方国珍是台州黄光(今浙江黄光)人,出身舟师家庭,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年),他被任命为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

影响:方国珍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对于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和争议:方国珍的形象在民间文学和传说中被描述为英勇无畏、忠诚义气,但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铁腕统治者,残忍无情,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善于处理政治和军事的复杂关系。

9 谢深甫

重要事件:谢深甫是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大理寺丞、临安府尹、吏部侍郎、右氶相、少傅等。他还以文名著一时,主张文章有气骨,作诗讲性灵,著有《东江集》。

影响:谢深甫是南宋中期的重要官员和文学家,对中国的文学和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受到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评价和争议:谢深甫的政治生涯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他在政治上过于机敏,追求权力和地位,缺乏诚信和原则。但他的文学成就却受到广泛认可,被誉为南宋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10 王彦威

重要事件:王彦威是浙江黄岩人,同治九年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他为军机处汉官领班章京,辑编《筹办洋务始末记》。其著有《西巡大事记》、《清朝掌故》、《清朝大典》、《枢垣笔记》等。

影响:王彦威是清朝末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他的著作涵盖了政治、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对于后人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王彦威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他过于依附权贵,缺乏独立思考和勇气,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缺乏应有的反思和批判。

二、台州历史沿革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王、东越王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王除,民徙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内)。建安四年(199)(一作兴平二年<195>,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少帝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贸卩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肃宗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置浙江第六专区。同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玉环县属温州专区。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
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年1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玉环县。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 境内椒江得名。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撤销临 海县,置临海市。1989年9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3年2月,撤销温岭县,置温岭市。台州地区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境辖椒江、黄岩、路桥3区与临海、温岭2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县。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

三、台州简介

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西连丽水、金华,北接绍兴、宁波。陆地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领海和内水面积约6910平方公里,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市区入台州湾。沿海区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为台州主要产粮区。大陆海岸线长约740公里,岛屿928个,海岛岸线长约941公里,岛陆域面积约273.76平方公里,主要有台州列岛和东矶列岛等。最大岛屿为玉环岛,现与大陆相连,人口606.98万,其中市区人口163.63万。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玉环3个县级市和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