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学网 2024-03-12 23:43:21

商丘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燧人氏、商汤、少典、灌婴、江淹、太甲、侯方域、惠子、杨镐、魏元忠、石延年、陈希烈、朱敬则、徐处仁,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商丘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燧人氏

燧人氏,旧石器时代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尚书大传》等古籍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燧人氏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燧人氏生伏羲氏、女娲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年编制的《中国历史年表》中把“三皇”之首“ 天皇”燧人氏所处的年代界定为100万年前。燧人氏生于商丘,葬于商丘。商丘因此被誉为中国火文化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的燧皇陵。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赵朴初作诗赞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商汤

商汤(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履,又称武汤、天乙、成汤,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是商族部落的首领,他宅心仁厚,重用贤臣伊尹,领导四方诸侯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朝,建立了商朝,在位30年,商朝兴盛。商汤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他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此后中国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打破了天子之位不可变的定律,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对后世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少典

少典,华夏族,汉族先祖之一。也称有熊氏,《国语》载其子为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近代学者丁山先生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指出:古少典者,小腆也;腆,国家也;即小国,弱小部落方国首领。神农,轩辕和伯夷都是某国公子公孙,神农是烈山氏,轩辕是有熊氏。

灌婴

灌婴(?~公元前176年),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灌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颍阴侯。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叛汉的作战。吕后死后,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升为太尉。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相。孝文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灌婴卒。被追谥为“懿侯”。

江淹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江淹幼时丧父孤贫,靠采薪赡养母亲。466年,入宋建平王刘景素府,不久便因广陵令郭彦文事被诬受贿下狱,后上书陈情获释。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任巴陵王国左常侍。后转回刘景素幕下,随其镇守荆州。472年,宋少帝继位,刘景素密谋取而代之。江淹屡次劝谏,作诗十五首以讽。后因激怒刘景素,被贬为建安吴兴令。477年,萧道成执政,将其召回建康,委以重任,从此,江淹为萧道成出谋划策,起草文书,齐高帝萧道成建国后,江淹节节高升,历任中书侍郎、骁骑将军,掌国史。齐明帝时历任宣城太守、秘书监等职。梁武帝萧衍灭齐时,江淹微服投奔,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505年,去世。江淹少时以文章扬名,作品主要包括诗、文、赋三类。其诗歌创作长于模拟,其《杂体诗三十首》模拟了从汉代《古别离》到刘宋汤惠休的三十家诗体,有些诗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陶徵君·田居》。诗歌虽为模拟,但其中包含着特殊意图。《效阮公诗》是模拟阮籍《咏怀》之作,实则暗含对刘景素密谋造反的讽刺。江淹的赋多为抒情小赋,善写“悲情”。《恨赋》写生死之恨,寄寓人生短促、志不获骋的感叹。《别赋》以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奠定文章基调,叙写不同人物的离愁别恨,情感真挚。江淹一生仕宋、齐、梁三朝,早年以文采闻名,齐永明后鲜有创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在位第十二年时去世。

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1654年1月20日),字朝宗,早年号杂庸子,河南商丘人。中国清代文学家、诗文作家。侯方域生性颖异,读书尝兼数人。年少时随父移居京师,游于倪元璐之门。崇祯五年(1632年),回乡应童子试,县、府、道皆第一。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南雍,应江南乡试,举第三,以策语触讳黜。居乡期间,曾与同道徐作霖、吴伯裔等人结“雪苑社”以研习诗文。又与东南陈子龙、夏允彝等名士交游,积极参与复社社事活动。顺治八年(1651年),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后归乡隐居,取室名为“壮悔堂”,寓壮年而悔之意。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4年1月),侯方域因病去世,享年37岁。侯方域擅散文,在文论方面自成一家之言,提倡为文要学韩愈、欧阳修。认为作古文必由唐宋八家、《史记》《汉书》方可入古人境界。其著有《任源邃传》《徐作霖张渭传》等。现存文100余篇,涉序、书、奏议、传、记、论、策、墓志铭等多种文类,内容富赡。侯方域亦能诗,现存诗近400首,以甲申国变分前后两期,前期多感慨时事、忧民悯乱之作,如《禁旅十首》《闻乱八首》等,诗风雄浑慷慨,不乏苍凉之音;后期多书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之作,如《过江秋咏八首》《春兴八首》等,诗风渐转深沉,或沉郁顿挫,或雄浑悲壮,老杜气象尽显。著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补遗》1卷。(概述图:清沈塘绘侯朝宗像)

惠子

惠子(约前370—约前310),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杨镐

杨镐(1548年/1555年-1629年),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明朝末年大臣。杨镐于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授南昌知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杨镐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经理援朝军务,负责抵御日本、救援朝鲜。二十六年正月,明军在蔚山大败,杨镐被丁应泰弹劾隐瞒败讯不报,谎报军功,遂遭罢职,以万世德代之。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复起巡抚辽东。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攻破抚顺,杨镐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讨伐。次年(1619年)二月,杨镐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綎,以杜松部为主力。刘綎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四路军企图“分进合击”,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綎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之战大败,损军四万余人,开原和铁岭相继失守,明廷御史杨鹤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杨镐被处决。

魏元忠

魏元忠(?-707年),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唐朝宰相。魏元忠早年为太学生,但久未补官,便拜江融为师,学习兵术。676年至679年间,吐蕃屡次攻掠唐朝边境,魏元忠上书朝廷,提出用兵见解,很受高宗赏识,任他为秘书省正字、直中书省,仗内供奉,又提升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徐敬业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时,武则天派李孝逸率军征讨,命魏元忠为监军,班师回朝后,魏元忠被授为司刑正。不久,又被任为洛阳令。此后,魏元忠多次遭到奸臣诬陷下狱,但均未处死,其间依次被流放至费州、岭南,最后恢复其御史中丞的官职。698年后,魏元忠历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左肃政台御史大夫等官职。703年,武则天卧病,张易之等人在她面前诬告魏元忠,并将其逮捕入狱,但不少朝臣为其辩解,最后释放,被贬为高要尉。705年,中宗复位,任魏元忠为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几天后,迁为兵部尚书、进位侍中。武则天病死时后,中宗守丧,军国大事都委托给魏元忠裁决,又拜为中书令,封齐国公。706年,任兵部尚书,执掌朝政。后佞臣宗楚客上奏说魏元忠与太子同谋,策动兵变,应当夷灭其三族,中宗因魏元忠曾先后被高宗、武则天所敬重,便免其死罪,贬为务川尉。707年,魏元忠离京赴贬所,行至涪陵而病死,终年七十余岁。概述图片来源:清光绪修《浙江余姚魏氏宗谱》

石延年

石延年(994年-1041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号芙蓉仙人。原籍幽州(今北京一带),后迁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中国北宋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石延年于真宗选三举进士不中者授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乾宁军、永静军。入为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1032年),加馆阁校勘,通判海州。康定元年(1040年),奉使河东。次年,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石延年为人尚气节,纵酒不羁,善笔札,体兼颜、柳。又工诗,诗风豪放奇峭,长于叙事,为欧阳修所推重。其《寄尹师鲁》诗,被誉为“词意深美”他也以此自负。朱熹称赞其《筹笔驿》《曹太尉西征》《金乡张氏园亭》等诗,以为格调雄豪,法度方严缜密(《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还著有《石曼卿歌诗集》。(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陈希烈

陈希烈(?~758年),字子明,宋州商丘(今河南商丘市)人。唐朝宰相,赠工部尚书陈瑾之子。陈希烈早年精通道学,得到圣宠,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天宝五年(746年),被李林甫推荐成为宰相,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迁左相、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任职期间,依附权臣李林甫。杨国忠继任宰相后,参与清算李林甫身后事,进封许国公。唯唯诺诺,毫无作为,罢守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未跟随唐朝政府出逃,被叛军俘虏投降,伪授宰相。唐肃宗至德二年(758年),两京收复后,朝廷下诏将陈希烈在家中赐死。

朱敬则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大臣都因惧怕张的权势而不敢挺身谏阻,唯有朱敬则向武则天劝阻说:“元忠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所加的罪名没有事实,如果杀了他,会使天下的人失望。”武则天从谏,魏元忠才得赦免。后来,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治理国家事务常以用人为先决条件。但因他的性情直爽,触犯了时政,被贬为郑州刺史。他为官清廉,辞官归来时只一人一马别无所有。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去世,享年75岁。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唐睿宗即位后,追赠其为秘书监,谥号为元。(概述图片来源)

徐处仁

徐处仁(1062年—1127年),字择之,宋朝南京应天府谷熟县(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人,北宋宰相。徐处仁是宋神宗元丰年间甲科进士,初为永州东安县令。大观年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遭到排挤,回故里掌管鸿庆宫。宋钦宗任用其为宰相,授太宰兼门下侍郎。靖康元年(1126年),为中书侍郎,旋拜裁决权,然于大政无补。旋罢相。靖康二年(1127年),宋高宗于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改任其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郡。

二、商丘历史沿革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为名都大邑,燧人氏、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宋朝、明清等均在此建都建城。中华始祖、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帝喾高辛氏封于高辛(今商丘高辛镇),为天下共主。帝喾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南)。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为梁国,属豫州。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将梁国改为梁郡。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年)置宋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置睢阳郡,属河南道。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元为归德府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州为府。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

民国二年(1913年)裁归德府。1948年11月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68年改为商丘地区。1997年6月撤地设市,即目前的商丘市。

三、商丘简介

商丘,简称“商”,河南省地级市,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市总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区域面积10704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末,商丘市户籍人口总数1009万人。

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

商丘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殷商之源”的美誉。2020年,商丘市生产总值2925.33亿元。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