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环保热点全解读

思而思学网 2024-01-14 20:03:34

 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闭幕,未来五年规划已然成型,“十三五”10大目标的落实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最现实的问题。此次大会中心议题“十三五”规划中,有关环保行业的部分有哪些?又会对今后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环保在线特推出本文全面解读。

今日,于10月26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落下帷幕,作为谋划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之路的关键点,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议召开之前,“十三五”规划将成为会议重点内容的消息就铺天盖地,截至目前,会议中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全会公报都还没有面世,但从决策层此前在多个场合关于“十三五”的论述和媒体相关报道,已经可以梳理出在今后几年发展过程中的政策侧重点。

环保作为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又维系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项长期性战略路线,在此次会议中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为此,中国环保在线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涉及生态环保的部分进行解读,以飨广大读者朋友。

  热点一: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

会议召开前一晚,《人民日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10大重点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赫然在列,也是首度进入我国五年规划进程。这一“破天荒式”的变动,是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最直接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GDP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酿成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正是站在“增进人民福祉、筑梦民族未来”的高度,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全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美丽中国梦,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曾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法令斥责国必大乱,法令行则国必大治。”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来五年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政策利好既出,要真正使新思路落地,还需各级政府与社会、家庭与个人共同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让生态文明文化与价值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以文化的力量让全社会的每个人参与到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带头、领导要带头、党员要带头、家长要带头,以示范力量推动社会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四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中。

  热点二:“十三五”规划的环保议题

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十三五”规划炙手可热,而“十三五”规划中有关环保的部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同样成为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环保“十三五”启动编制的消息早在今年初便有不小的动静,此次全会召开不久前,环保部放出消息,目前环保部门正加快“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将以环境质量改善,气水土三大环境战役将推进实施,并预计在明年3月份上报国务院审议。

为了编制环保十三五规划,今年以来环保部门做足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展开调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透露,“十三五”规划中要体现几方面重要内容,包括将参照“水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量化出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治理目标,比如除继续对四种常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外,还将新增工业烟粉尘、VOCs、总氮、总磷等四种污染物,并且将新增在河湖、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对总氮、总磷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伴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的落地实施以及环保“十三五”规划和“土十条”的预期出台,业界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近日指出,“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有望达到年增速20%以上。

而在“十三五”规划中,被寄予了厚望的环境税也将有所动作。“由于环境税缺失,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同时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因此,十三五期间开征环境税势在必行。”业内专家如是说。

热点三:保经济增长目标的环保力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五年计划这样的大形势下,在环保成为经济增长“动力”兼“阻力”的背景之中,不能忽视作为“十三五”规划中10大目标之首的保持经济增长。

毋庸置疑,整个“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便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单单是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底线要求,稳定增长更是解决国内外一切矛盾的根基所在。无论是现阶段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几大支柱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无一不是我围绕保持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在运作。

由于近年来国家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加大,导致经济增长出现“阵痛”,增速放缓,最直观体现在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为6.9%,首度破7。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曾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具备7%左右的增长潜力。7.0%左右是指在6.6%~7.4%之间,正负0.4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长率底线来看就是6.6%,这样才能确保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从经济增长率的上限来看是7.4%,一旦突破上限,就会大幅增加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也不利于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给经济增速带来的“阵痛”的环保同样也会成为未来GDP增速的强大助力。反观“十二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62%,而“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从新兴产业晋升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已是板上钉钉。

根据环保部权威数据:在“十二五”前期(2011-2013年),中国环保投入共计2.33万亿元;拉动GDP增加2.56万亿元,占前三年GDP的1.64%;拉动国民经济总产出增加8.87万亿元,占全国同期总产出的1.84%;增加居民收入1.09亿元,占居民总收入放入1.56%。另据测算,大气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拉动我国GDP增长1.94万亿元,增加就业196万人。水行动计划的实施需要环保总投入4.6万亿元,带动GDP5.7万亿。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说明真相。作为未来数年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行业的发展已经与整个经济的增长态势构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