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话一通报书面检查材料最新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08 18:30:33

脱贫要有上上下下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经济发展向上的良好氛围,年年必须接受考核、修订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台阶。下面是三讲话一通报书面检查材料,快来围观吧。

三讲话一通报书面检查材料【篇一】

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2300元以下,目前全国尚有7000万人口处在贫困线下,要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许多老百姓就业岗位受到冲击,收入增幅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用5年时间让7000万贫困人口反向脱贫确实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要打好这场艰苦的攻坚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努力调节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造成贫困固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但也与社会上存在一个人能轻松吃掉几百、上千人的口粮,在资本市场上少数利益集团能够兴风作浪,无顾及地拆整个社会"皮夹子"有关,要脱除贫困,攻坚战得首先攻掉这些山头),以促进居民住房面积标准升级为抓手(笔者测算如果中国近4亿家庭户均增加住房面积50个平方,拉动上下游各行业的经济总量蛋糕约80万亿,房地产仍是今后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级,发展中一是用税收杠杆对开发商的超额利润进行限制,不允许房价过快上涨;二是不再盖已经过剩的小户型住房,逐步拆旧房盖大房,滚动有序发展;三是政府暂时取消二手房的交易契税,政策上鼓励人们买大房,按照中国的土地国情,房地产的发展目标是城市人口中的30%中高收入家庭都能住上200平方左右的联排别墅以上的住房,50%工薪阶层能够住上160平方的宽大公寓房,相当多的家庭在郊区、风景区有第二套度假房,广大农民都有自家的四合院),带动几十个行业的良性运转,用全民大消费来逐步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供需平衡点,改变经济的不断降温,只有享受型消费和生产型消费兴旺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共同振兴了,经济才能反身向上,才能为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搞好不同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的梯度发展,在东部地区利用好改革开放赚取的第一桶金、完备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集群和庞大的生产产能,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全球一流的人才,帮助中国攻关核心技术,促进创新驱动,让大多数产业迈向中高端;在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承接好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保持对新兴经济体在传统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只有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了,跟上发展的步伐了,城市的工薪阶层收入水平提高了,农村富裕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了,永久脱贫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三、贫困地区各有差异,要认真分析贫困的原因,对症下药,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当地经济,对自然资源禀赋太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果断地进行移民搬迁;

四、中国的许多贫困地区多是无污染、原生态的环境,旅游资源丰富,要针对国家面临老龄化、旅游需求旺盛的趋势,吸引社会资本将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完善交通设施和住宿环境、开展农家乐、休闲疗养、健身等旅游项目;

五、贫困地区要在这么短的时期脱贫,必须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路资金来贫困地区寻找机会,投资强度必须大。政府要制定政策,打通城乡管路,鼓励城市人口到贫困地区承包经营土地,发展副业,用城市人的先进理念做示范,带动贫困人口致富;

六、国务院扶贫办创刊扶贫杂志和网站,介绍各地的扶贫政策、推荐扶贫发展项目、交流扶贫经验、传递需求信息和前瞻性地为贫困地区的投资、生产提供咨询,减少决策失误;

七.贫困地区的政府官员是解决脱贫问题的第一责任人,要组建精干的队伍、立下军令状,深入贫困地区驻村,一帮一地为贫困家庭做好服务,真抓实干;要引进项目和资金,用科技作为发展的推动力,努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率;

八、脱贫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让责任人签了脱贫责任状后五年之后干等结果,脱贫要有上上下下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经济发展向上的良好氛围,年年必须接受考核、修订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台阶,过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脱贫的真实效果如何应当由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来打分。

三讲话一通报书面检查材料【篇二】

本该是为人民群众带来希望的扶贫工作却因为走过场似的“观光床”这样的事寒了百姓心。身负扶贫工作任务的驻村干部是国家扶贫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衔接帮扶单位和帮扶对象的重要环节。驻村干部在帮扶措施的实施、扶贫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帮扶对象的发展意向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群众满怀期待热情地腾屋搭床,扶贫的驻村干部却迟迟不来,为群众踏实办事的诚意便一寸寸流失。扶贫驻村干部不到村往往扶贫政策难到村,帮扶工作也难见成效。若由村委会接管扶贫工作,扶贫的思路方法局限于基础建设,把有限的扶贫资金均分给全村,贫困户得不到真正实惠;扶贫项目开展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也缺乏监管。贫困户对国家扶贫政策不理解,产生怀疑都会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

群众心中有杆秤,做事只有做到百姓心坎里去才能称得上实事,只有“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才是群众期待的干部好作风。

杜绝类似“观光床”的事,我们的驻村扶贫干部还应该摆正态度,踏踏实实做事,这既是基本要求也是基本准则。只有把人民的脱贫期待当做使命认真履行,不辜负群众的信任才能让“驻村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村干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