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全文】

思而思学网

 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017年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我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面临的矛盾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脱贫面临的四个矛盾

以收入为决定性指标的贫困线标准与民族地区多维贫困的矛盾。贫困具有多维性,不仅指收入不足,还包括文化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精神贫困等。我省民族地区具有多维贫困的特征,尤其体现在经济贫困与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及文化贫困的交织叠加上。因此目前以收入为决定性指标的贫困线标准并不符合民族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以经济脱贫为基础,我们更应看到教育、健康、文化脱贫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深远意义。扶贫、扶智与扶志结合才能做到标本兼治,收入脱贫虽足以解决“两不愁”,而教育与文化脱贫才可实现精神脱贫,从而使贫困群众真正走向自尊自立自信与自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精准识别的正式性与基层实践的非正式性的矛盾。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各级政府均发布了精准识别的制度性文件及规范化操作流程,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在基层实践中这种制度化规范难以完全遵守。比如收入调查如何精确?指标限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如何平衡?扶贫的福利性内涵对大多数并不富裕的村民构成了较强的利益诱惑,也因此诱发少报和虚报收入等行为。在收入调查无法精确化的前提下,要想精准识别贫困户有一定困难。同时,自上而下的指标配额难以保证不同地区与不同村社间横向公平。谁来识别贫困户,如何识别贫困户,仍需要我们在工作方法与机制上进行创新。

业绩导向的“要我脱贫”与贫困主体参与不足的矛盾。以政府为主导的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政治承诺,也是庄严的历史使命。以业绩为导向的层层目标分解将扶贫工作的压力向下传导,并与扶贫干部的奖惩升迁挂钩。然而由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及对国家政策理解的局限性、迟滞性,凸显了政府扶贫治理下“要我脱贫”的意味。部分贫困户在对政府帮扶寄予高度期望与依赖的同时,对自我能力发展的关切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则十分有限。比如产业扶贫的技能培训常常缺乏年轻主体的参与,一些集体资产发展项目的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精准扶贫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各级政府,贫困群众既是治理对象,也是治理主体,因而必须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高度系统化的政府扶贫与第三方社会组织缺位的矛盾。以政府为主导的精准扶贫呈现高度系统化特征,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资源配置及项目落地实施体现了政府扶贫治理的可控性。一方面是政府主导下的基层扶贫干部人力及能力或有不足,常常面临着“工作做不完,压力大”,穷于应付的困境;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扶贫治理体系中的缺位。公益性、慈善性、专业性社会组织是构建多元共治的扶贫主体的重要成分,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等是实现善治的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在精准扶贫协同治理框架下,发挥第三方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以弥补基层公共人力资源不足之弊,并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

精准扶贫脱贫面对的三个问题

产业扶持同质化与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用于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笔者调研的一个地区,全面实施了“1+X”产业扶贫计划,“1”是指全域发展核桃产业,“X”代表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由于受自然地理、农业传统因素限制,大多数地区呈现同质化的农业产品。那么问题是,高度同质化的农产品如何实现其预期的市场价值?高度分散的贫困户如何抵御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因此,应引进“公司+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利用企业的产品与市场经营专业化能力来减少贫困群众的市场风险。同时通过“互联网+”的经营方式实现“订购?生产?加工?包装?配送”一体化,弥补民族地区远离市场的劣势。

农村劳动人口的城镇化流动与新村建设空心化问题。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一是进入城镇务工,二是到附近相对发达县市农村租地种田。同时,为获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部分农村家庭送子女进城租房读书。因此,农村的常住人口基本上以老人、儿童、留守妇女及残疾人为主体,与传统的农村社区形成较大反差。不论是精准扶贫中的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农民夜校,还是新寨、新村建设或易地搬迁,都需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参与。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城镇化趋势给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带来了什么影响,精准扶贫与新村建设又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我们需要跳出农村看农村,避免新村建设空心化风险。

贫困群众脱贫可持续性问题。让贫困群众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在各种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实现在一个静态时点上的收入脱贫或许还相对容易,但是要做到持续的收入增加、脆弱性减少以及能力增强等则需长久之功。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对于脱贫后返贫的主要担心来自因病返贫以及红白喜事花费返贫等,比如部分地区流行的厚葬薄养观对脱贫可持续性就有不利影响,而省委提出的“四个好”目标尤其是“好习惯、好风气”构建可谓切中时弊。可持续脱贫的影响因素复杂,导致了贫困生成的动态性与风险性。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因素不可忽视,移风易俗需要长期努力。

搞好精准扶贫脱贫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进行系统思考、系统规划,是扶贫脱贫可持续的基础。正确认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将扶贫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均衡,短期绩效与中长期绩效并重,辩证把握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关系,将基于能力与资产建设的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的救济型济贫相结合,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在推进产业扶贫中高度重视科技扶贫、绿色扶贫,引入项目以可持续发展为考量,保证“青山绿水”与扶贫脱贫效果并存。深度拓展与延伸贫困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及创业素质教育,以中高职教育为依托,全面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阻断民族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

构建多元协同的扶贫治理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贫困产生的多维性与多因性决定了精准扶贫需要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因此,精准扶贫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精准扶贫治理不是简单的一套制度安排,而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方面治理主体协调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正式制度的安排,也需要非正式制度发挥有效性作用。在上述治理逻辑下谨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适度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地区的扶贫,如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精准识别与评估,参与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与绩效评估,吸引公益与慈善资金进入民族地区帮弱助学等。

延伸扶贫产业链,建立扶贫产业项目的增值与收益分享机制,是扶贫脱贫可持续的关键。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迭代日益加快。对于我省民族地区而言,有机、生态、特色农业项目无疑是现实的发展选择。因此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构建贫困人群参与的产业项目增值与收益分享机制十分必要。运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合作模式,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运用“农业+互联网”的销售订购模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运用“采摘农业+乡村旅游+集体股份经济”的特色化运作模式,提升农业项目的附加值,由此帮助贫困农户在分享劳务收益的同时,获得产品价值链的增值收益。

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监测与救助机制,是实现扶贫脱贫可持续的保障。贫困产生的多维性与动态性决定了建立贫困监测与救助机制的必要性。应整合扶贫部门、民政、社保及农业口的相关数据,构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大数据,并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以保障扶贫与社会救助的协同运行,从而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

【2017年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积极主动创造性贯彻落实各项扶贫开发政策,脱贫步伐大大加快。到2015年末,兰州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并开始迈入小康村建设;武威市减贫12.3万人,占贫困人口的47.6%,民勤县实现整体脱贫,天祝县55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3%下降到12%,古浪县3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32.8%下降为16.82%。

精准扶贫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调研发现,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我省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攻方向,这一认识已经深入人心。市、县、乡、村各级组织,广大基层干部、双联帮扶工作人员、社会有识之士,各个帮扶单位、各类龙头企业、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各种项目资源、各类资金、各种帮扶力量,上下左右各个方面都被有效整合调动起来。

全面落实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各市县、各镇村认真贯彻“1+17精准扶贫方案”,着力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做到了“8个准”,每个贫困村制定了作战“5张图”,每个贫困户落实了“3本账”。

切实摸清了精准扶贫的底数。配合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核实,各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精准识别,列出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脱贫需求清单,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永登县对各乡镇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婚、因缺土地、因缺技术、因缺劳动力、因缺资金、因交通条件落后、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各种致贫原因都有详细的列表分析,对每一贫困村、每一贫困户所落实的各种精准扶贫措施都作了分村、分户的汇总统计,一目了然。

有效弥补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资金短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财政主动买单,银行主动让利,创造性地推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政策性扶贫贷款,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杠杆撬动作用,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农村富民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放大。2010年以来,武威市累计投放妇小贷、双业贷、双联贷、扶贫专项贷、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等财政惠农贷款314亿元,农户户均9万元,覆盖全市80%的农户。天祝县仅2015年就安排财政贴息资金1亿多元,当年撬动各类惠农扶贫贷款18.78亿元,使扶贫贷款余额累计达到39.55亿元,农户户均达到11.5万元。

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路、水、电、房为重点,切实改善了贫困乡村基础条件,打通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永登县实现贫困村安全饮水、动力电、标准化卫生室、乡村舞台、通村公路、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乡镇公立中心幼儿园、行政村宽带全覆盖,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2%。天祝县贫困村道路通畅率达到89.3%、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84%和72%,设施农牧业户均达到3.47亩。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

精准扶贫仍然存有问题

农村富民产业有规模但缺乏优势。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各地普遍重视富民产业的培养,武威的设施农牧业、兰州的高原夏菜种植等均已形成规模,但像白牦牛肉、红提葡萄、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与技术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标准体系,富民产业的加工、存储、销售链没有得到有效延伸,质量认证、原产地认证、品牌认证跟不上,规模优势难以转变成竞争优势。

因病因婚致贫返贫问题突出。部分贫困户需要实施多轮、重复的扶贫、脱贫措施。一些长期慢性病患者,服药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但又不能入院治疗,导致费用无法报销,因病致贫严重。结婚费用高,在永登县农村,男方要送彩礼6万?7万元,有的应女方要求还要在县城买房,一套90平方米住房要40万元,再加上装修、婚礼等费用超过60万元,很多农户因婚致贫、因婚返贫。

县级财政扶贫资金配套压力大。根据政策,教育支持计划、金融支持计划等都要求县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部分资金,互助资金项目按照省、市、县2:1:2的资金筹措要求,县上每村需配套20万元,天祝县仅2015年第二批80个互助资金项目共需配套1600万元,“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危房改造等项目成本高,但补助标准偏低,基层压力不小。

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任务还很艰巨。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农村环境面貌、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等变化滞后,脏乱差的现象没有根本转变,村容环境整治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形成。

此外,部分贫困农户还存在脱贫致富缺思路的问题;少数群众养成了向政府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地方反映精准扶贫的特惠政策冲击到了非贫困农户普惠政策福利的改善。

深化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机制出发,我们建议:

保持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政策的长期稳定。财政出资撬动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是我省的一条重要经验,政策性惠农贷款在促进贫困农村富民产业培育与发展壮大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调查中,不少干部群众担忧精准脱贫后,政策性惠农贷款会不会取消。在产业规模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并形成农户长期稳定脱贫的有效保障之前,过早停止政策性惠农贷款,可能会引起部分脱贫户的重新返贫。因此,建议对已脱贫村、脱贫户通过后续金融支持再巩固一程,同时尽快研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更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重视贫困地区农村环境治理与管护的长效机制建设。目前,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建议推广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把加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农村文明新风创建的长效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另一方面积极倡导节俭办婚礼,树立文明新风。

建立脱贫摘帽的激励机制。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力争实现贫困户争相脱贫、抢着脱贫的局面,建立按期脱贫激励机制,对按时限要求脱贫了的给予政策、资金、贷款等方面的激励,变被动为主动。

建立帮助贫困农户拓展创业致富视野的工作机制。针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没有思路的问题,考虑组织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走进来现身说法、巡回报告,组织有想法、有一定基础的贫困村民走出去开阔眼界、参观取经,大力宣传农村创业致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多管齐下、共同助力农民寻找创业致富、做大做强的金点子、好路子。继续加大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提早统筹谋划好大数据平台的后续转型升级利用问题。精准扶贫大数据动态管理平台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心血。基层担心,随着精准脱贫任务的完成,大数据平台会不会废弃。建议尽早谋划安排大数据平台的后续利用,逐步拓展、补充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内容,以使其在后续的小康村建设、甚至整个农村综合管理中发挥作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